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蹄蓋蕨

(蹄蓋蕨科蹄蓋蕨屬植物)

鎖定
中華蹄蓋蕨(Athyrium sinense Rupr.)是蹄蓋蕨科、蹄蓋蕨屬植物。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深褐色、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35-92釐米;葉柄長10-26釐米,基部直徑1.5-2毫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5-65釐米,寬15-25釐米,二回羽狀;羽片約15對,基部的近對生。葉幹後草質,淺褐綠色,兩面無毛;葉軸和羽軸下面禾稈色,疏被小鱗片和捲曲的、棘頭狀短腺毛。孢子囊羣多為長圓形,少有彎鈎形或馬蹄形,每小羽片6-7對;在主脈兩側各排成一行;囊羣蓋同形,淺褐色,膜質,邊緣齧蝕狀,宿存。孢子黃褐色,周壁表面無褶皺。
分佈於中國內蒙古、北京(百花山、西山)、河北、山西(寧武、霍縣、靈石、婁煩、洪洞、沁水、五台,陳家莊)、陝西(華山、户縣,光頭山、太白山)、寧夏(涇源)、甘肅東南部(文縣)、山東以及河南西部(盧氏老君山)。生長於海拔350-2550米的山地林下。
中華蹄蓋蕨的根狀莖可以入藥,性味微苦,涼。清熱,解毒,殺蟲。主治防治流感,麻疹,乙腦,鈎蟲病,蛔蟲病。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中華蹄蓋蕨
拉丁學名
Athyrium sinense Rupr. [7]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蹄蓋蕨科
蹄蓋蕨屬
中華蹄蓋蕨
命名者及年代
Rupr.,1845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中華蹄蓋蕨植物學史

過去文獻中記載中國產的蹄蓋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Athyrium filix-femina(L.)Roth in Rom. Mag. 2 (1): 106. 1799.——Polypodium filix-femina L., Sp. Pl. 2: 1090. 1753. ——Asplenium filix-femina (L.) Bernh. in Schrad. neu. Journ. 1 (2): 26. 48, t. 2, f. 7. 1806.》。只是根據大的形態輪廓來定名的,標本分散在從東北到西南廣大的分佈區之內。實際上它們是東北蹄蓋蕨Asplenium brevifrons Nakai ex Kitagawa)、中華蹄蓋蕨(Asplenium sinense Rupr.)和希陶蹄蓋蕨Asplenium dentigerum (Wall. ex Clarke) Mehra et Bir)等種的不同發育階段的標本的混合物,無法從這些種裏區分出一個界限分明的、獨立的蹄蓋蕨(Athyrium filix-femina(L.)Roth)的種來。如果採用廣義的蹄蓋蕨(Asplenium filix-femina(L.)Roth)概念,中國產的這三個種都應作為其異名。然而,中國的標本與模式標本採自歐洲的該種並不完全相同,這三個種的充分成長植株在形態上有所分化,例如分佈在中國東北和華北的東北蹄蓋蕨成長葉片僅基部1-2對羽片稍縮短、葉柄較長;分佈在西南的希陶蹄蓋蕨葉片下部多對羽片逐漸縮短、葉柄較短;而分佈在秦嶺附近的中華蹄蓋蕨形態居中。顯然,它們在遺傳上有所不同但又有着密切的關係,形態上的分化又和地理分佈相關,中國這三個種本身很可能是亞種關係,目前,鑑於這還有待進一步的遺傳學研究證明,暫時保留它們分別為獨立種的地位。原產歐洲的蹄蓋蕨(Asplenium filix-femina(L.)Roth)和中國產的上述種是不是也是亞種關係,也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2] 

中華蹄蓋蕨形態特徵

中華蹄蓋蕨
中華蹄蓋蕨(8張)
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深褐色、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35-92釐米;葉柄長10-26釐米,基部直徑1.5-2毫米,黑褐色,向上禾稈色,略被小鱗片;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5-65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略變狹,二回羽狀;羽片約15對,基部的近對生,向上的互生,斜展,無柄,基部2-3對略縮短,基部一對長圓狀披針形,長7-12釐米,寬約2.5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對稱,截形或近圓形,一回羽狀;小羽片約18對,基部一對狹三角狀長圓形,長8-10毫米,寬3-4毫米,鈍尖頭,並有短尖齒,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下側闊楔形,並下延在羽軸上成狹翅兩側邊緣淺羽裂;裂片4-5對,近圓形,邊緣有數個短鋸齒。葉脈兩面明顯,在小羽片上為羽狀,側脈約7對,下部的三叉或羽狀,上部的二叉或單一。葉幹後草質,淺褐綠色,兩面無毛;葉軸和羽軸下面禾稈色,疏被小鱗片和捲曲的、棘頭狀短腺毛。孢子囊羣多為長圓形,少有彎鈎形或馬蹄形,生於基部上側小脈,每小羽片6-7對;在主脈兩側各排成一行;囊羣蓋同形,淺褐色,膜質,邊緣齧蝕狀,宿存。孢子黃褐色,周壁表面無褶皺。 [2-3]  [8] 

中華蹄蓋蕨近種區別

中華蹄蓋蕨形體極似蹄蓋蕨Athyrium filix-femina (L.) Roth),但葉片基部僅2-3(4)對羽片縮短,可以區別。 [2] 

中華蹄蓋蕨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內蒙古、北京(百花山、西山)、河北、山西(寧武、霍縣、靈石、婁煩、洪洞、沁水、五台,陳家莊)、陝西(華山、户縣,光頭山、太白山)、寧夏(涇源)、甘肅東南部(文縣)、山東以及河南西部(盧氏老君山)。生長於海拔350-2550米的山地林下。 [2] 
中華蹄蓋蕨 中華蹄蓋蕨

中華蹄蓋蕨生長習性

孢子萌發:孢子吸漲後細胞變為綠色。在接種後6-7天孢子萌發從孢子壁的單裂縫處伸出初生假根,內含少量的葉綠體,孢子萌發為向心型(Momose 1942)。 [3] 
絲狀體:原葉體原始細胞橫裂為2,前端細胞再進行一次分裂為3個細胞長的單列絲狀體。此後孢子的壁脱落,絲狀體粗壯,細胞內葉綠體很豐富,產生第2條假根,也有少量的葉綠體。當絲狀體長為3個細胞時,最前端的細胞先進行縱分裂,產生2個細胞,其中一個細胞進行斜向分裂產生楔形頂端細胞。 [3] 
片狀體:片狀體頂端細胞繼續進行左右交替斜向分裂,兩側術生的細胞逐個增多。當片狀體4個細胞長時,其前端也為4個細胞寬,當片狀體7-8個細胞長時,前端出現分生組織,中央出現凹陷,分生組織活動則進入幼原葉體時期。 [3] 
原葉體:原葉體發育為鐵線型(Nayar & Kaur 1971),分生組織細胞4-5個,表面觀為梯形,邊緣細胞一層約55-80微米厚,原葉體廣寬圓狀心臟形,後端急尖為尾狀,寬度大於長度,一般5微米×3.5微米,兩翼強力向左右擴展,前端略斜向上升,內側稍又開,或相接重疊。外側邊緣全緣,少有波折,無毛狀體。邊緣細胞近方形,翼細胞多六角形,細胞向內體積逐漸增大。 [3] 
中脈:寬圓狀倒卵形,向表面鼓起,一般6-8層細胞,約350-420微米厚,6個月齡的原葉體中脈厚達14-16層細胞,1-1.4毫米厚,中脈表面及其下部密生假根。 [3] 
假根:孢子剛萌發只有一條假根,隨着發育,假根個數逐漸增多,幼原葉體的假根都發生在基部及其邊緣,原葉體生長到一定程度沿其腹面及背面的中脈下部有大量假根發生。直徑10-13微米,前端偶有膨大為球形,最長3-5毫米,壁紅褐色,老時顏色逐漸加深。 [3] 
性器官:自接種5-12周出現性器官,雄異株或同株,頸卵器發生在生長良好的原葉體上,位於原葉體生長點下方至中脈範圍內,稍向後傾斜,背腹面都有,數量在20-40個以上。精子器位於原葉體的後端、邊緣或中脈處及其它各部分。生長不良的帶狀和片狀幼原葉體表面和邊緣產生大量的精子器。在衰老的原葉體上發生精子器的數目甚多,精子器寬圓狀球形,高60-70微米左右,直徑50-75微米左右,精子器的壁由3個細胞組成,基細胞高於環細胞,精子細胞成熟時蓋細胞孔裂,精子逸出。 [3] 

中華蹄蓋蕨主要價值

中華蹄蓋蕨的根狀莖可以入藥,性味微苦,涼。清熱,解毒,殺蟲。主治防治流感,麻疹,乙腦,鈎蟲病,蛔蟲病。 [4-5] 

中華蹄蓋蕨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