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線

(幾何概念)

鎖定
中線是三角形中從某邊的中點連向對角的頂點的線段。 [1] 
三角形的三條中線總是相交於同一點,這個點稱為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分中線為2:1(頂點到重心:重心到對邊中點)。
中文名
中線
外文名
median
拼    音
zhōng xiàn
應用學科
數學 幾何學
相關術語
角平分線 高線
方    法
倍長中線法

目錄

中線定義

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對邊中點的連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中線也是線段 ,一個三角形有3條中線。 [1] 

中線性質

(1)任意三角形的三條中線把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六個部分。中線都把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個部分。除此之外,任何其他通過中點的直線都不把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個部分。 [2] 
(2)在
ABC中,連接角A的中線記為
,連接角B的中線記為
,連接角C的中線記為
,它們長度的公式為:
(3)三角形中中線的交點為重心,重心分中線為2:1(頂點到重心:重心到對邊中點)。
線段CD即為三角形ABC的其中一條中線。 線段CD即為三角形ABC的其中一條中線。
(4)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對應的邊上的中線為斜邊的一半。

中線方法

倍長中線法:倍長中線的意思是,延長底邊的中線,使所延長部分與中線相等,然後往往需要連接相應的頂點,則對應角對應邊都對應相等。
此法常用於構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中線的性質進而證明對應邊之間的關係。

中線示例

已知(如圖1)AE是ΔABD中BD邊上的中線,
AB=CD,∠BAD=∠ADB。
圖1 中線 圖1 中線
求證:AC=2AE。 [3] 
分析:這也是一道巧用中線的證明題,原題要求我們證出AC=2AE。而AE在圖形中恰好是一個三角形的中線,我們知道要證兩條線段相等,只要證兩條線段所在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就可以。
而圖形中沒有2AE這條線段,這樣我們就必須構造出一個全新的三角形,使其中一邊的長為2AE,延長AE至點P,使AE=EP(AP=2AE),連結BP,從而得到一個新的三角形△ABP。進而證得△ABP和三角形ADC全等,從而證AC=AP,即AC=2AE。
參考資料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本教材研究所.初二八年級上冊數學課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 2.    鄒步仁. 三角形中線的妙用[J]. 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數學, 2016(7).
  • 3.    陳國玉. 例析三角形中線的作用[J]. 中學生數理化:配合人教社教材, 2014(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