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村氏六鰓鯊

鎖定
中村氏六鰓鯊(學名:Hexanchus nakamurai)是六鰓鯊科、六鰓鯊屬魚類。體頗延長,前部較粗大。頭寬扁;尾基上下方無凹窪。吻短而鈍。眼大,卵圓形,無瞬膜。鼻孔小,近於吻端。口裂寬,弧形;上下唇褶不甚發達。兩頜齒異形;上頜無正中齒,每側16個,前面2齒簡單而細尖,齒頭外斜,中間7齒,外側具1-3小齒頭,最後7齒低小圓形,幾無齒頭;下頜正中具一齒,中央齒頭尖長,側齒頭3,每側12齒,前面5齒寬扁長方形,具8-11小齒頭,後面6齒細小。噴水孔細小,位於眼後緣上方。鰓孔6個。背鰭一個,小而後位,起點與腹鰭後端上方,後緣凹入,上角鈍圓,下角延長尖突;胸鰭寬大,鐮刀狀,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尾鰭狹長,尾椎軸稍翹,上葉見於尾端,下葉前部具顯着叁角形突出,中、後部間具缺刻。體背側暗褐色;吻腹側及腹部淡色。
較深海底棲中小型鯊類,棲息於水深90-600米處,在熱帶海域也偶至表層。卵胎生,每產約13 仔。主要以中小型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分佈於西太平洋、西北大西洋的温帶和熱帶海域。在中國分佈於浙江中部海域至南海,以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Hexanchus nakamurai
別    名
大眼六鰓鯊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六鰓鯊目
亞    目
六鰓鯊亞目
六鰓鯊科
六鰓鯊屬
中村氏六鰓鯊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Teng,1962
保護級別
(IUCN2008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3] 
中文名
中村氏六鰓鯊
外文名
Bigeye Sixgill Shark
同義學名
Hexanchus griseus nakamurai Teng,1962

中村氏六鰓鯊動物學史

中村氏六鰓鯊原本被稱為Hexanchus griseus nakamurai(Teng,1962),因為它與灰六鰓鯊(Hexanchus griseus)有密切關係。但是,此名稱後來更改為有效學名Hexanchus nakamurai(Teng,1962)。屬名Hexanchus源自希臘語“exa”(意思是六個)和“agcho”(意思是狹窄)。種名nakamurai是為了紀念滕的同事中村正彥(H.Nakamura)。 [4] 
1969年,斯圖爾特·斯普林格(Stewart Springer)和理查德·沃勒(Richard Waller)從北大西洋西部捕獲的標本中描述了該鯊魚,並將其命名為Hexanchus vitulus(Springer & Waller 1969)。但是,似乎他們沒有意識到,七年前,滕先生(H.T.Teng)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描述了相同的物種。滕的描述是否是正式出版物存在爭議。1991年,可以得出結論,Hexanchus nakamurai這個名字是一個有效的學名,因為滕(H.T.Teng)論文的副本最初是在日本魚類學家中廣泛傳播的。該結論已被廣泛接受,並有望在以後的出版物中進行修訂。 [4] 

中村氏六鰓鯊形態特徵

剛產仔鯊長430毫米,雌成魚長1.4-1.8米,雄成魚長1.2-1.6米。體頗延長,前部較粗大,後部漸細狹。頭寬扁,約為全長的1/5。尾中長,稍短於頭和軀幹合長, 尾基上下方無凹窪。吻相對灰六鰓鯊較長,前端略鈍。眼大,長卵圓形,眼徑約等於吻長。鼻孔小,近於吻端,前鼻瓣有個三角形突出。口大,弧形,口隅後有1唇溝,伸達距第一鰓孔之半,下唇褶見於口隅處,上唇褶不發達。上下頜齒異型。上頜齒3-4行,正中齒2枚,簡單尖細;兩側齒10~12枚,前5枚基部三角形、 齒頭斜尖,後5-6枚多行,無齒頭,基部長圓形,呈乳齒狀。下頜具1正中齒,有中央齒尖和側齒頭;每側有 5枚寬扁楔形梳狀大齒,具8-11個小齒頭;向後側齒呈多行,無齒頭;基部長圓形,呈乳齒狀。鰓孔每側6 個,斜列,第一鰓孔寬大於眼徑,遞次減小,第六鰓孔稍大於第二鰓孔1/2,位於胸鰭基底前方。尾鰭上緣後半部具較大卵圓形鱗片,排列成2縱行突起。盾鱗具1縱嵴、1棘突。
背鰭1個,中大,起點對着腹鰭基底後端,上角圓鈍,後緣稍凹,下角尖凸。尾鰭頗長,約等於全長的1/3 弱。尾椎軸稍上翹,上葉較狹,下葉前部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1缺刻,後部呈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相接,尾端鈍尖,後緣微凹。臀鰭較小,起點對着背鰭基底後端,後緣斜直,裏角尖而微突基底距尾基約等於背鰭基底距尾鰭基的12強。第一背鰭與尾鰭起點間距大於背鰭基底長的2倍餘。腹鰭基底比背鰭基底幾長1.5倍,外角圓鈍,後緣斜直,裏角尖凸。胸鰭大,寬與長約相等,外角圓鈍,裏角稍尖凸,後緣凹入。 體暗褐色,腹面色淡。 [5] 

中村氏六鰓鯊近種區別

與中村氏六鰓鯊相似的其他種類包括灰六鰓鯊Hexanchus griseus)和皺鰓鯊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大得多數的六鰓鯊的特點是下顎兩側各有六顆大牙齒,而中村氏六鰓鯊下顎兩側各只有五顆牙齒。皺鰓鯊可以通過末端而不是腹面的嘴和尖牙來識別。 [4] 

中村氏六鰓鯊生活習性

中村氏六鰓鯊屬較深海底棲中小型鯊類,棲息於大陸架或島嶼陸架斜坡的近、外海,一般棲息水深90-600米處,在熱帶海域也偶至表層。具日夜垂直分佈,白天棲於底層,晚上至上層覓食。主要以中小型硬骨魚類、甲殼類、無脊椎動物及烏賊等為食。 [5]  [6] 

中村氏六鰓鯊分佈範圍

中村氏六鰓鯊海域範圍

分佈於西太平洋、西北大西洋的温帶和熱帶海域。在西大西洋,從墨西哥到巴哈馬、古巴北部、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海域。在東大西洋,從法國南部到摩洛哥,包括地中海都有分佈。也可能分佈在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亞沿海地區。在印度洋,分佈在非洲大陸東部和南部海岸以及阿爾達布拉島(印度)。在西太平洋的分佈包括日本、菲律賓、新喀里多尼亞和澳大利亞沿海。在中國分佈於浙江中部海域至南海,以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5]  [4]  [6] 

中村氏六鰓鯊國家地區

存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巴哈馬、開曼羣島、哥斯達黎加、古巴、法國(法國大陸)、法屬波利尼西亞(社會羣島)、直布羅陀、圭亞那、意大利、日本(四國島、小笠原諸島)、琉球海溝、肯尼亞、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摩洛哥、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大陸)、菲律賓、塞舌爾(亞達伯拉)、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西班牙(西班牙大陸)、中國、美國(佛羅里達州)、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英屬維爾京羣島、美屬維爾京羣島。 [3] 
存在不確定:科特迪瓦、尼日利亞。 [3] 
中村氏六鰓鯊分佈圖 中村氏六鰓鯊分佈圖

中村氏六鰓鯊繁殖方式

具有獨特的擁的配對行為。 [7]  卵胎生,每產多達約13仔。 [5]  [4] 

中村氏六鰓鯊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3] 

中村氏六鰓鯊主要價值

偶由延繩釣、流刺網或底拖網捕獲,非重要之食用魚,一般以加工食之。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