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州音

鎖定
中州音,也稱中州正音、中原雅聲、中原雅音等,是以中原河洛地區讀書音為參照的傳統漢語通用語。
中文名
中州音
外文名
Zhyung-Zhiu-Yim
別    名
中州韻;中州雅音;中州正音;中原雅音;中州雅聲;洛生詠

中州音歷史沿革

中州音隨着歷史的變化,經歷了先秦雅言、漢魏六朝洛生詠、隋唐宋明中原雅音、清代中州音的歷史形態衍變。即一脈相承,又不斷變化。

中州音先秦

華夏民族自古有“求正存雅”的追求。夏商周定都於以河洛為中心的地區,稱為“中國”,華夏民族語言稱為“夏言”,又稱“雅言”,其中“雅”、“夏”二字相通。
宗周(西周)興於關中,後期遷都於夏商故地,稱為成周(東周),稱成周的京畿為“中國”,以洛邑作為天下之中,稱“宅茲中國”,後世稱為“周公營洛”,並以沿襲夏商語言文化,以洛邑的言語稱為雅言(夏言)。《論語·述而》曰:“子所雅言執禮,皆雅言也。”《荀子·榮辱》曰“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先秦雅言代表了周公孔子傳統儒家思想淵源在華夏民族語言上的思想濫觴。但此時語音規範還尚未成熟,以《詩經》代表的先秦雅音用韻還比較靈活,規範性還不強。

中州音漢魏六朝

兩漢時期,在洛陽建立太學,太學學生以太學教授的語音誦讀五經文字,稱為“洛生詠”或“洛下書生詠”。
此時,其語音形態不斷規範,兩漢辭賦的用韻愈加統一規範 [1] 
東晉時期,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將中原語音大量的傳入江南,官學吟誦“洛生詠”也在此傳入,成為了江南風尚。謝安作為東晉宰相,擅長洛生詠,但有鼻疾,語音重濁。一時江南名流皆捂着鼻子,模仿謝安吟誦 [2]  。(事見劉孝標《世説新語注》引宋明帝《文章志》:「(謝)安能作洛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後名流多學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3] 
漢魏六朝時期,漢語聲韻的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同時,隨着這一時期印度梵語佛經的傳入,更加促進了聲韻學的發展。誕生了大量的音韻規範性著作,如魏李登撰有《聲類》,晉代呂靜的《韻集》,南朝時期夏侯詠《韻略》、陽休之《韻略》、李季節《音譜》、杜台卿《韻略》、沈約《四聲譜》等等,但都已經失傳。但可以通過當時的韻文資料進行一定程度的復原 [1] 

中州音陳隋

從南朝末期到隋代,是漢語雅音文化發展的高峯。音韻學家陸法言對南朝時期的韻書進行了統一的校勘核對,編撰了中古時期漢語韻書的集大成者——《切韻》。《切韻》原本雖然也已經亡軼,但部分內容通過唐代王仁昫的修訂本《刊謬補缺切韻》傳承下來,成為了現存最早的漢語韻書。
《切韻·序》明確提出了“吳楚(江南)則時傷輕淺,燕趙(河北)則多涉重濁;秦隴(西北)則去聲為入,梁益(西南)則平聲似去”的理論,認為東南西北的發音都有所失正,而以中原地區讀書音為正。
《切韻》起草者之一、音韻學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音辭篇》對雅音思想作了明確的闡釋:“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榷而量之,獨金陵與洛下耳。”其中“洛下”是南渡士族對洛陽的稱呼,當時中原士族已經遷都於金陵,故而將南朝首都金陵置於北朝首都洛陽之前,實際此處金陵之音並非指江南口語,而仍指金陵文人所用的洛生詠。《音辭篇》繼續提到:“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失在浮淺,其辭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濁而鈋鈍,得其質直,其辭多古語。然冠冕君子,南方為優;閭里小人,北方為愈。易服而與之談,南方士庶,數言可辯;隔垣而聽其語,北方朝野,終日難分。”解釋了三個層面:一、北方文人與北方市井口語發音接近,而南方文人與市井口語發音懸殊的現象;二、當時洛陽、金陵文人得的讀書音相近,但也摻雜有地方俗音;三、雅音應以讀書音為正,而並非市井的口語俗音。
《切韻》共分40聲母,193韻,代表了中古早期的中原雅音形態 [4] 

中州音唐宋

唐宋時期,聲韻學家以《切韻》為底本進一步修改,政府作為官韻使用。如唐代孫愐撰修的《唐韻》,宋代陳彭年丘雍編修的《廣韻》《禮部韻略》等。
雖然唐宋時期的《唐韻》《廣韻》以陳隋時期編撰的《切韻》為底本作為官韻使用,但實際語音已經與《切韻》發生了不少變化,與當時的中原語音為代表的漢語主流產生分歧,也遭到了唐宋學者的批評。
如唐代學者李涪《刊誤》一書指出《切韻》到唐代已經不合時宜:“凡中華音切,莫過東都(洛陽),蓋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予嘗以其音證之,必大哂而異焉。”宋代學者洪邁也批判道:“《禮部韻略》所分字有絕不近人情者,如東冬、清青,至於隔韻而不通。”
到了南宋時期,毛晃、毛居正父子編著《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再一次對《切韻》進行評説,主張根據新的中原語音,在"麻韻"之後分出“遮韻”,首次提出了“中原雅聲”需要根據中原語音進一步調整;南宋末期音韻學家黃公紹在《古今韻會》中也提出了類似觀點。

中州音明清

《洪武正韻》 《洪武正韻》
明代初年,官方正式貫徹南宋毛晃、毛居正、黃公紹的思路,根據中原語音的變化,修訂了官方韻書《洪武正韻》,對唐宋韻書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洪武正韻·序》中明確了“一以中原雅音為定”的語音標準。
自此,民間也產生了大量以中州音為規範的韻書,如明代王文璧《中州音韻》、範善溱《中州全韻》、無名氏《中原雅音》等。
但是由於礙於唐宋舊韻的影響力,文人在詩詞中仍然使用舊韻,中州韻主要在日常交流、戲曲藝術中作為語音規範使用。
如明代曲學家王驥德《方諸館曲律》曰:「識字之法,須先習反切。蓋四方土音不同,故須本之中州。」
清代以滿語為國語,漢語並而行之。清代官方為了標榜自己繼承了中華舊統,根據宋代《禮部韻略》編撰了官韻《佩文詩韻》《音韻闡微》,而對前朝《洪武正韻》的“與時俱進”批判為“變亂古法”。但其實《音韻闡微》雖以《禮部韻略》為框架編撰,實際批註的語音仍是中州音。
清代文人、曲家也以中州音為正,對之倍加推崇。如樸隱子《詩詞通韻》曰:「詞嚴聲律,韻必中州。蓋河洛當九域之中,其音可通於四方耳。」羅愚《切字圖訣》:「攝以開合口呼,正以中州音。」周贇《山門新語》曰:「夫中國車書一統, 而音韻必葉中州。」

中州音民國

民國時期,由於中原文化的衰落和西方思想的傳入,中國傳統語言文化也遭到了批判。文字上,提倡廢除漢字,採用字母;文體上,提倡廢除文言,通行白話;語音上,提倡取消中原雅音,採用首都語音作為標準音。從此標誌着中州音文化推出了官方舞台,但仍作為韻白的形式,南北戲曲文化中得以苟延殘喘,稱為“中州韻”。

中州音語音演變

中州音先秦

先秦時期,沒有韻書產生,因此對上古漢語的雅言音韻沒有詳細的記錄。清代以來的音韻學者對上古音作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就。
上古音的研究以《詩經》等上古韻文為材料,研究成果主要體現為韻部層面,而對聲母、介音、聲調的認知仍存在較多分歧。從明清之交的顧炎武“離析唐韻”,分先秦十部,到現代語言學家王力細分為三十部以來,基本在先秦韻部大體上形成了共識。各家對先秦雅音的韻部如下表所示 [5] 
王力
之部
職部
幽部
覺部
宵部
藥部
侯部
屋部
魚部
鐸部
支部
錫部
脂部
微部
物部
質部
月部
歌部
元部
真部
文部
陽部
耕部
蒸部
東部
冬部
侵部
緝部
談部
葉部
黃侃
咍部
德部
蕭部
豪部
沃部
侯部
屋部
模部
鐸部
齊部
錫部
灰部
沒部
屑部
曷末部
歌戈部
寒桓部
先部
魂痕部
唐部
青部
登部
東部
冬部
覃部
合部
添部
帖部
章太炎
之部
幽部
宵部
侯部
魚部
支部
脂部
隊部
至部
泰部
歌部
寒部
真部
諄部
陽部
青部
蒸部
東部
冬部
侵部
緝部
談部
盍部
段玉裁
第一部
第三部
第二部
第四部
第三部
第五部
第十六部
第十五部
第十二部
第十五部
第十七部
第十四部
第十三部
第十二部
第十部
第十一部
第六部
第九部
第七部
第八部
江永
第二部
入聲六部
第十一部
入聲一部
第六部
入聲四部
第十一部
入聲一部
第三部
入聲四部
第二部
入聲五部
第二部
入聲二部
第二部
入聲三部
第七部
第五部
第四部
第八部
第九部
第十部
第一部
第十二部
入聲七部
第十三部
入聲八部
顧炎武
第二部
第五部
第三部
第二部
第六部
第四部
第七部
第八部
第九部
第一部
第十部

中州音漢魏六朝

漢魏六朝時期曾出現了一些韻書著作,如魏李登《聲類》,晉代呂靜《韻集》,南朝夏侯詠《韻略》、陽休之《韻略》、李季節《音譜》、杜台卿《韻略》、沈約《四聲譜》等等,但均已失傳。
所幸近代學者通過兩漢魏晉大量辭賦,將韻部加以整理復原 [1]  。八十年代,於安瀾先生總結前人研究,將韻譜加以整理,著有《漢魏六朝韻譜》 [6]  。漢魏六朝時期的韻部演化脈絡可用下表概述。
先秦韻部
三國
劉宋
齊梁陳
不分介音
不分介音
區分介音
不分介音
區分介音
不分介音
區分介音
不分介音
區分介音
不分介音
區分介音
(脂)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冬)
(沒)
(沒)
南朝永明年間,沈約等音韻學家對聲調也加以總結,明確提出了四聲。《南齊書·陸厥傳》載:“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顒,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

中州音陳隋

生活於陳隋時期的音韻學家陸法言,集前代學者之大成,著有《切韻》,是古今韻書的巔峯之作。《切韻》原本雖然已經亡軼,部分內容通過唐代王仁昫的修訂本《刊謬補缺切韻》傳承下來,為研究中古時期的聲韻系統提供了寶貴材料。
《切韻》記錄了陳隋時期的雅音。聲母可分為五音三十七母,分別為 [4] 
清濁
/
五音
次清
清濁
(又清又濁)
唇音


p
b
m


舌音


t
d
n




ʈ
ʈʰ
ɖ
ɳ










l


齶音
tɕʰ
ȵ
ɕ
ʑ
齒音

ts
tsʰ
dz

s
z

tʂʰ

ʂ
ʐ
喉音


k
g
ŋ




ʔ


j
h
ɦ
韻母與齊梁時期相似。聲調仍分為平、上、去、入四聲。

中州音唐宋

唐宋時期,聲韻系統進一步演化。唐代孫愐撰修的《唐韻》,宋代陳彭年丘雍編修的《廣韻》都在《切韻》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韻部進一步細化;但不同韻部之間發生了新的合併,並未在《唐韻》《廣韻》中加以修改。唐宋韻文反映了唐宋的實際語音,大致與《禮部韻略》(即《景德韻略》)中所註釋的“同用”韻部相符。尤以南宋時期《景德韻略》的修訂本《新刊平水禮部韻略》(即《平水韻》)最為通行。
此時聲母較陳隋時期相比,主要變化為:唇音分化為輕、重兩組;顎音與齒音合併;喉音分別稱為牙音、喉音兩組,其中匣母三等變為喻母三等。形成新的五音三十六母 [4] 
清濁
/
五音
次清
清濁
(又清又濁)
唇音
重唇


p
b
m


輕唇


ɸ
ɸʰ
β
ɱ


舌音
舌頭


t
d
n


舌上


ʈ
ʈʰ
ɖ
ɳ


半舌








l


齒音
半齒








ȵʑ


齒頭

ts
tsʰ
dz

s
z
正齒
穿

tʃʰ

ʃ
ʒ
牙音
淺喉


k
g
ŋ


喉音
深喉


ʔ


j
h
ɦ
在韻等方面,傳統三等重紐甲類與四等合併。將五音三十六母與四等相配,可列為下表:
五音
韻等
唇音
舌音
齒音
牙音
喉音
喉音
一等


p
b
m
t
d
n
l
ts
tsʰ
dz
s
z
k
g
ŋ
ʔ
h
ɦ
二等
穿
pʰʳ
ʈ
ʈʰ
ɖ
ɳ
ɭ
tʃʰ
ʃ
ʒ
kʰʳ
ŋʳ
ʔʳ
ɦʳ
三等
穿

ɸ
ɸʰ
β
ɱ
ʈj
ʈʰj
ɖj
ɳj
ɭj
tʃj
tʃʰj
dʒj
ʃj
ʒj
ȵj
kʳj
kʰʳj
gʳj
ŋʳj
ʔʳj
hʳj
四等

pj
pʰj
bj
mj
tj
tʰj
dj
nj
lj
tsj
tsʰj
dzj
sj
zj
kj
kʰj
gj
ŋj
ʔj
hj
ɦj
j
聲調方面,濁音上聲變為去聲,即“濁上變去”。同時聲母清濁開始轉化為聲調的陰陽之分。

中州音明清

明代初年,明太祖宋濂等人蔘照南宋毛晃父子《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編修了官方韻書《洪武正韻》,反映了南宋時期的實際用韻情況。《洪武正韻·序》中明確提出“一以中原雅音為定”。
後人對《洪武正韻》加以修訂,編寫了大量新的韻書,反映了明清時期的中州音。影響力較大的韻書有:明代王文璧的《中州音韻》、範善溱的《中州全韻》、清代沈乘麟的《韻學驪珠》等等。
明清時期濁音聲母發生清化,共分為20母。明代音韻學家蘭茂作《早梅詩》:「東風破早梅,向暖一枝開,冰雪無人見,春從天上來」。其中二十字,每個字表示一個聲母。
明代中州音二十聲母即:
發音部位及方法
雙唇
唇齒
齒齦
齦後
硬齶
軟齶
塞音
不送氣
(戛)
b

d

g
g
/p/
/t/

/c/
/k/
送氣
(透)
p

t

k
k
/pʰ/
/tʰ/

/cʰ/
/kʰ/
塞擦音
不送氣
(戛)


z
zh


/ts/
/tʃ/
送氣
(透)


c
ch


/tsʰ/
/tʃʰ/
擦音
(拂)

f
s
sh
h
h
/f/
/s/
/ʃ/
/ç/
/x/
(拂)

v

r


/v/
/ʒ/
鼻音
(揉)
m

n



/m/
/n/
近音
(揉)




y
gh
/j/
/ɥ/
/ɰ/
/w/
邊音
(轢)


l



/l/
明清韻母相對唐宋而言,發生一些合併。主要體現在:明末閉口韻併入抵齶韻;入聲韻尾合流或脱落。可列韻母表如下:
韻頭
韻腹
韻尾
陰聲韻
入聲韻
陽聲韻
–0
–i
–u
–h
–ng
–n

–oa–
o
/ɔ/



au
/ɑu/
oh
/oʔ/
oh
/oʔ/
曷(合)
ang
/ɑŋ/
on
/ɑn/
u–
uo
/uɔ/






uoh
/uoʔ/
uoh
/uoʔ/
uang
/uɑŋ/
uon
/uɑn/
i-









ioh
/ioʔ/



iang
/iɑŋ/




–a–
a
/a/
ai
/ai/






ah
/aʔ/
轄(洽)



an
/an/
u–
ua
/ua/
uai
/uai/





uat
/uaʔ/


uan
/uan/
i–
ia
/ia/
iai
/iai/





iat
/iaʔ/


ian
/ian/

–ae–



ei
/ei/



eh
/ɛʔ/
陌(麧)



eng
/ɜŋ/



u–



uei
/uei/



ueh
/uɛʔ/



ueng
/uɜŋ/



i–
ie
/iɛ/



iau
/iɑu/



ieh
/iɛʔ/
屑(葉)
ing
/iɜŋ/
iaen
/iɛn/
yu–
yue
/yɛ/









yueh
/yɛʔ/
yueng
/yɜŋ/
yuaen
/yɛn/

–e–






eu
/əu/









en
/ən/
u–


















i–





ieu
/iəu/
ih
/iʔ/
錫(質緝)




in
/iən/

–i–
i
/ɨ/
yi
/i/
















–u–
u
/u/






uh
/uʔ/
屋(沒)


ung
/uŋ/
un
/un/

–yu–
yu
/y/






yuh
/yʔ/
燭(術)


yung
/yŋ/
yun
/yn/
聲調方面,因地區不同產生了不同變體,影響力較大的可分為三派:中派(河南中州音)、北派(河北中州音)、南派(江南中州音)。河南中州音為六聲四調,河北或江南為七聲四調。列表如下:
中古四聲
清濁
又清又濁
又清又濁
又清又濁
又清又濁
陰陽
北派(河北)
陰平
陽平
上聲
(陰上)
去聲
陰入
(調歸上聲)
中入
(調歸去聲)
陽入
(調歸陽平)
中派(河南)
陰平
陽平
上聲
(陰上)
去聲
陰入
(調若陰平)
陽入
(調若陽平)
南派(江南)
陰平
陽平
上聲
(陰上)
(陽去)
陰去
陽去
陰入
(調若陰平)
陽入
(調若陽平)

中州音語音系統

中州音聲母

現代中州音聲母共計二十三母。按發音部位前後依次排列:唇音五母b、p、m、f、v,齦音四母d、t、n、l,齦後音五母zh、ch、sh、r、lr,齒頭音三母z、c、s,硬齶音三母j、q、x,軟顎音四母g、k、h、gh。另有介音三母y、w、yu,又作韻頭使用,俗稱零聲母。
現代中州音聲母表
古稱
唇音
齦音
齦後音
齒頭音
硬齶音
軟齶音
今讀
注音
拼音
音標
b
d
zh
z
j
g
音標
/p/
/t/
/tʃ/
/ts/
/cç/
/k/
古稱
今讀
注音
拼音
p
t
ch
c
q
k
音標
/pʰ/
/tʰ/
/tʃʰ/
/tsʰ/
/cçʰ/
/kʰ/
古稱
今讀
注音
拼音
m
n
sh
s
x
h
音標
/m/
/n/
/ʃ/
/s/
/ç/
/x/
古稱

今讀

注音

O
O
拼音
f
l
r

y
gh
音標
/f/
/l/
/ɹ/

/j/
/ɣ/
古稱


今讀


注音


O
O
拼音
v

lr

yu
w
音標
/v/

/ɭ /

/ɥ/
/w/

中州音韻母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四呼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單韻母與後響複韻母
i
i
u
yu
/ʅ//ɿ/
/i/
/u/
/y//ʯ/
支(職)
齊(錫)
模(屋)
魚(鬱)
a
ia
ㄧㄚ
ua
ㄨㄚ


/a/
/ia/
/ua/
麻(八)
家(轄)
瓜(刮)
e
ie
ㄧㄝ
ue
ㄨㄝ
yue
ㄩㄝ
/ɛ/
/iɛ/
/uɛ/
/yɛ/
遮(屑)
靴(月)
o


uo
ㄨㄜ
yuo
ㄩㄜ
/ə/
/uə/
/yə/
歌(各)
戈(郭)
(藥)
前響複韻母與中響複韻母
ai
iai
ㄧㄞ
uai
ㄨㄞ


/aɪ/
/iaɪ/
/uaɪ/
ei


uei
ㄨㄟ


/eɪ/
/ueɪ/
au
iau




/ɑʊ/
/iɑʊ/
ou
iou




/əʊ/
/iəʊ/
鼻韻母
an


uan
ㄨㄢ


/an/
/uan/


ian


yuan
/iɛn/
/yɛn/
en


uen
ㄨㄣ


/ən/
/uən/


in
ㄧㄣ


yun
ㄩㄣ
/in/
/yn/
ang
iang
ㄧㄤ
uang
ㄨㄤ


/ɑŋ/
/iɑŋ/
/uɑŋ/
eng
ing
ㄧㄥ




/əŋ/
/iəŋ/




ung
ㄨㄥ
yung
ㄩㄥ




/uŋ/
/yŋ/




中州音聲調

中州音為“六聲四調”系統。
六聲分別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
從調高上看:平聲既不高昂、又不低沉,高度中庸——合稱二平;上聲高昂、去聲低沉——合稱二仄;入聲與平聲調高對應,陰入同陰平、陽入同陽平——合稱二入。
從調長上看:平聲延展柔和,發音最長。上聲發音猛烈、去聲發音壓抑,發音較短。傳統入聲發音短促,現代中州音入聲不含韻尾,發音短而不促。
四調分別為:陰、陽、上、去。其中陰平與陰入同調,陽平與陽入同調。上聲、去聲各佔一調(其中上聲為陰上,而陽上與去聲相同)。
明代沈寵綏《度曲須知》雲:「先賢沈伯時(即沈義父)有曰『按譜填詞,上去不宜相替,而入固可以代平』,則以上去高低迥異,而入聲長吟,便肖平聲,讀則有入,唱即非入。
概括之,即:“平分陰陽、仄有上去、陽上即去、入長則平。”
[明] 桑紹良《六聲位次之圖》 [明] 桑紹良《六聲位次之圖》
六聲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陰入
陽入
別稱
清平/沉平
濁平/浮平
清上/陰上
濁上/陽上
清入/深入
濁入/淺入
調高
不高不底,調尾微揚
不高不低,調尾微降
高亢
低沉
不高不低,調尾微揚
不高不低,調尾微降
調長
調號
ˊ
ˋ
ˆ
ˇ
´
ˋ
字例
拼音
tán
tàn
tân
tǎn
江南中州音稍有變化,去聲再分陰去、陽去兩種,陽上同陽去,即七聲四調。其上聲較低、去聲較高,與中原相反,平、入與中原相同,唱曲時入聲需要先斷後續、藕斷絲連。即:“逢平必柔、逢上必落、逢去必豁、逢入必斷。”

中州音語音特點

中州音時空特點

中州音的時空特點為“中和”。
空間上,以中原河洛地區發音為參照,為東西南北的過渡語音。空間上,保持“因時而變”“與時俱進”的特徵,既不復古,也不盲從某地方言口語的變化,而是協調古今南北的中庸語音。

中州音音韻特點

中州音的語音特點為“雅正”。
中州音作為協調南北的語音中樞,音韻系統遵守漢語雅音精細的傳統。聲母上有尖團之分、平翹之分。韻母上有開合之別、洪細之別。
參考資料
  • 1.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 2.    範子燁.晉人吟詩與“洛生詠”[J]:文史知識,1995(2):106-108.
  • 3.    張明.劉孝標《世説新語注》引書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09
  • 4.    麥耘.《音韻學概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 5.    唐作藩.上古音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3-5
  • 6.    漢魏六朝韻譜.於安瀾: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