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法言

鎖定
陸法言(562年-?),名詞,以字行。隋魏郡臨漳(今河北臨漳西南)人。 [3]  鮮卑陸氏(步六孤氏)。太子洗馬陸爽之子。中國隋朝音韻學家。 [4] 
陸法言少時敏慧好學,初官承奉郎。開皇二十年(600年),因其父陸爽獲罪而被株連除名。常與劉臻、蕭該、顏之推等探究音韻,詳議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博採眾記,歷二十年之功,於仁壽元年(601年),撰成《切韻》5卷。 [4] 
陸法言所撰成的《切韻》,綜合古今南北語言,吸收了前人韻書之長,奠定漢字音韻學基礎。此書以當時洛陽音為主,酌收古音及其他方音。為唐宋韻書始祖,唐孫愐《唐韻》、宋陳彭年《廣韻》等皆以《切韻》為基礎修改演變而成,在我國音韻學上佔有一定地位。 [4] 
別    名
陸詞
法言
所處時代
隋朝
出生地
魏郡臨漳縣(今河北省臨漳縣
主要作品
切韻
本    名
陸法言

陸法言潛心學問

隋文帝開皇初年,與劉臻、蕭該、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等八人討論音韻學,評議古今是非。他們認為,自西晉呂靜《韻集》以下所成韻書,定韻缺乏標準,各有錯誤。陸法言根據議論的要點,經過認真斟酌,於仁壽元年(601年)編成《切韻》五卷。陸氏家族不見容於隋朝,因此陸法言的著作只是私家著述。但是到唐以下卻大為流行,因為他的書吸取了以前諸家韻書的長處。自《切韻》問世,六朝諸家韻書均逐漸消亡。《切韻》成為考訂古音及作詩文的根據,研究漢語的中古音韻的主要資料,也是重要的語文工具書。唐孫愐唐韻》、宋陳彭年廣韻》及其他韻書均以《切韻》為基礎修改演變而成。原書己佚。敦煌留有殘本三種,互相補充,約成原書四分之三左右。《切韻》一書可追上古漢語,下啓唐宋漢語,具有承先啓後的作用。又因為《切韻》代表了中國研究語音的規則標準,所以《切韻》成為漢語音韻學的第一經典,掌握《切韻》音系是瞭解和研究語音史的基礎。
陸法言在仕途上不順,但潛心學問卻使其在中國語音史上永垂不朽。

陸法言方誌記載

陸法言,約生於北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名詞,字法言,是我國著名的音韻學家,生於官宦之家。祖父陸概之曾任北齊霍州刺史。父親陸爽素負才名,曾任北齊中書侍郎,北齊滅後,為北周武帝慕名徵召入關,授官宣納上士。隋文帝楊堅受禪後,爽遷官至太子洗馬。法言自幼在父親的薰陶下,刻苦學習,知識廣博,尤其在音韻學方面,有精深的造詣。 [1] 
隋朝初年,任隋文帝的承奉郎。後來,因父罪被株連免職。從此,他潛心研究音韻,編寫韻書。隋仁壽元年(601年),寫成《切韻》五卷。
《切韻》收錄了12158個漢字,共分193韻。其中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他在研究前人韻書的基礎上,使之更加完整系統。當時人稱頌《切韻》是“時俗共重,以為典規”。《切韻》是我國隋以前韻書史上最完美、詳盡、準確的一部韻書。
《切韻》一書,不僅對審音辯韻有參考價值,而且對研究漢語音史,也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切韻》以當時洛陽語音為基研,酌收古音及其它方言音而成書。通過它可以研究上古音和古代方言。《切韻》寫成後,六朝諸家韻書漸亡。唐、宋韻書多以此為藍本。
《切韻》原書在長期流傳中散失了。宋朝陳彭年等重修的《廣韻》,即以《切韻》為藍本編寫。所以《切韻》的研究成果,被《廣韻》保存下來。 [2] 
參考資料
  • 1.    陸法言(《河北學刊》1984年03期)  .知網空間[引用日期2016-05-27]
  • 2.    董英.《臨漳縣誌》.北京:中華書局,1999:840
  • 3.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1641頁
  • 4.    高文德主編;盧勳,史金波,白濱等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第1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