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

鎖定
中山大學海洋學院於2008年6月成立。學院建設以立足南海,面向國家和地方在海洋科學的深海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和近岸海洋工程與環境領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圍繞資源與環境、資源與發展二大主題,重點開展我國深海生物功能基因資源、海洋生物資源保護、海洋地質礦產資源、海洋環境、海洋工程、海洋監測和海洋礦產資源基礎與應用基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
中文名
中山大學海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SYSU
創辦時間
2008年6月
博士點
海洋科學
知名校友
萬蕊雪
知名教師
王東曉
知名教師
吳加學
殷克東
王江海
所屬地區
廣東省珠海市
博士後流動站
海洋科學
現任院長
王東曉 [1] 
現任書記
李春榮 [1]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歷史沿革

2008年5月,中山大學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互聘高層次人員,聯合培養學生,合作開展研究,共建海洋學院;6月,中山大學海洋學院正式成立;9月,招收首屆本科生。
2011年11月,許寧生校長帶隊訪問國家海洋局,落實國家海洋局與教育部共建涉海高校的具體工作。
2014年9月,中山大學黨委常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在珠海校區新建海洋大樓,為海洋學院擴大研究生規模,提供必要發展空間。
2016年5月,海洋學院正式更名海洋科學學院 [2] 
2023年12月1日,參與發起的廣東省海洋文化遺產科技聯盟正式成立。 [4]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辦學條件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師資力量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學院共有專職教職員工130多人,其中教授21人、研究員9人、副教授22人、副研究員31人。擁有國家“傑青”3人、教育部新(跨)世紀人才3人、國家“優青”1人、廣東省“珠江學者”1人、廣東省“傑青”2人、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4人。
此外,學院還聘請了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美國麻州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柯柏斯克里斯提分校、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海洋技術部等機構學者為學院兼職教授(兼職研究生導師)54名 [3]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學建設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學院每年本科生招生計劃為200人規模,碩士生招生計劃為40人規模,博士生招生計劃為15人規模。
學院每構建並實施了“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協同育人模式,獲得2017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3]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學術研究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科研平台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學院建成了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口水利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海洋資源與近岸工程重點實驗室、水產品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河口水利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海岸與島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廣東高校重點實驗室、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廣東高校重點實驗室和珠海市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以及南海資源開發與保護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海洋生物天然產物化合物庫、中國-東盟海水養殖技術聯合研究與推廣中心。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科研成就

據2018年4月官網資料顯示,學院自成立以來,學院承擔國家重點科研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90多項,獲得科研經費2.75億元(到位),人均科研經費位居全校前列;累計發表論文420多篇,其中SCI收錄230多篇,ESI高被引論文10多篇,獲得或申請專利60多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