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鎖定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由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和北京軟交所三方聯合發佈。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主要服務於軟件組織的生產及運維過程管理與改進、信息化工程造價估算、信息化工程監理和審計等。 [1] 
中文名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外文名
CSBMK
發佈時間
每年一次
簡    稱
行業基準數據
初次發佈
2016年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背景與目的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軟件造價評估的基礎。 [1]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將為軟件組織的生產及運維過程管理與改進、信息化工程造價估算、信息化工程監理和審計等場景的應用以及國家標準《GB/T 36964-2018 軟件工程 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範》,工信部行業標準《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北京市地標《信息化項目軟件開發費用測算規範》、《信息化項目軟件運維費用測算規範》等一系列標準落地實施提供客觀的數據支撐。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數據來源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所依賴的是國內最大的行業級基準數據庫的分析結果,數據來自國際相關組織、聯盟內的成員單位以及標準落地為企業提供評估或諮詢服務中收集。
這些數據涵蓋了電子政務、金融、電信、能源、製造、交通等行業的高可信度數據。 [1] 

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歷年發佈情況

2022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2022年10月27日,新一年度的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聯合在京發佈。2022年度行業基準數據庫(CSBMK®-202210)中包含了來自國際國內覆蓋電子政務、金融、電信、製造、能源、交通等行業的25142套高可信度數據,數據規模比去年增加了4217套。 [8] 
2021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2021年10月22日,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三家單位聯合發佈了2021年度的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本次發佈的軟件行業基準數據分析報告所依賴的行業基準數據庫CSBMK-202110,是國內最大的行業級基準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了來自國際國內覆蓋電子政務、金融、電信、製造、能源、交通等行業的20925套高可信度數據,數據規模比去年增加了3179套。 [7] 
2020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2020年10月15日第五屆中國軟件估算大會北京主會場,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三家單位聯合發佈了“2020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本次發佈的軟件行業基準數據版本號為CSBMK®-202010,是國內最大的行業級基準數據庫。截止2020年9月1日基準數據庫包含國內外開發及運維項目數據共計17746套高可信度數據,覆蓋了電子政務、金融、電信、製造、能源、交通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數據規模比去年增加了1177套。 [2] 
2019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為支撐國家標準《GB/T 36964-2018 軟件工程 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範》的實施工作,2019年6月28日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和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三家機構發佈了“2019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本次發佈的軟件行業基準數據分析報告所依賴的行業基準數據庫CSBMK-201906,是國內最大的行業級基準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了來自國際國內覆蓋了電子政務、金融、電信、製造、能源、交通等行業16569套高可信度數據,數據規模比2018年增加了1954套。 [3] 
2018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2018年9月13日,由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三家機構聯合發佈了“2018年中國軟件基準數據”。行業基準數據將為軟件組織的生產及運維過程管理與改進、信息化工程造價估算、信息化工程監理和審計等場景的應用以及工信部行業標準《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北京市地標《信息化項目軟件開發費用測算規範》、《信息化項目軟件運維費用測算規範》等一系列標準落地實施提供客觀的數據支撐。 [4] 
2017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2017年11月16日,2017年(第二屆)中國軟件估算大會暨2017年軟件行業基準數據發佈會在北京舉辦。
這次發佈會是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北京軟件和服務交易所第二次攜手打造的發佈儀式。該發佈會一年一次,主要對本年度的軟件行業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併發布,供軟件行業用户參考使用。 [5] 
2016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
在2016年11月10日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軟件估算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三家機構聯合共同發佈了“2016年中國軟件行業基準數據”,共有來自約200家單位近500人見證了這一偉大事件。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