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

鎖定
本標準規定了軟件研發成本度量方法、過程及原則,包括軟件研發成本的構成、軟件研發成本度量過程、軟件研發成本度量的應用。本標準適用於度量成本與功能規模密切相關的軟件研發項目的成本。本標準不涉及軟件定價,但相關各方可依據本標準明確研發成本,從而為軟件定價提供重要依據。
中文名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
外文名
《Specification for softwa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 measurement》
類    型
行業標準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標準配套書籍

隨着工信部行業標準《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的正式發佈,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政府機關及各大行業(如金融、電信、能源、製造等)的軟件開發及信息化建設部門開始採用該標準用於指導軟件研發成本的度量工作,並廣泛應用於預算、招投標、項目策劃、變更管理、過程改進及項目後評價等場景。而能否正確理解《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並瞭解標準涉及方法的背景與原理,成為該標準是否可以在行業內深化應用的關鍵。 [1]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釋義》第2版(簡稱《釋義》),作者:北京軟件造價評估技術創新聯盟 [2] 
軟件成本度量標準實施指南》本指南對內容進行解讀,結合不同場景和不同角色分別給出了標準應用的細節差異,並提供了典型的應用案例。 [3]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標準研製背景

長期以來,如何度量和評估軟件研發項目的成本一直是產業界的難題。我國尚無科學統一的軟件研發項目成本度量標準體系以指導、規範、管理軟件項目的研發成本,較大程度導致做預算時無據可依,造成極大浪費;在軟件項目招評標過程中,由於無法界定軟件工程項目的合理成本範圍,常常出現惡意低價或超高價格競標現象;軟件開發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於缺乏成本控制的科學依據,也經常出現時間滯後、費用遠遠超出最初估算水平的情況。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標準研製過程

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領導下,從2010年開始啓動我國軟件成本度量標準體系的研製工作。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分會 [4-5]  (以下簡稱 “過程改進分會”)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四所”)圍繞軟件研發成本度量標準體系建設開展了基礎性研究工作,梳理了標準體系。核心標準《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於2010年12月正式立項,計劃號為2010-3194T-SJ, [6]  由過程改進分會和電子四所共同牽頭起草,組織產、學、研、 用約40家單位共同參與,歷時3年,為軟件項目預算、立項審批、招投標、項目計劃、變更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標準的價值

1、倡導使用統一的國際功能點方法度量軟件規模,使度量結果可比對;
2、倡導使用基準數據估算軟件工期和成本,使估算結果更科學;
3、倡導使用一致的估算過程和公式,使估算過程透明化、估算結果可追溯。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標準試點應用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從2012年開始試點應用。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東軟集團等單位都參與了試點工作,分別在預算審批、項目立項、招投標、項目計劃等場景進行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2013年年底,共有約2000人蔘加CCEP培訓,近1500人通過考試併成為國內首批CCEP(軟件成本估算專家)。採用標準規定的方法後,極大的解決了試點企業長期以來面臨的問題。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標準發佈

行業標準《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SJ/T11463-2013)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3年10月17日正式發佈,並於2013年12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最新進展

經推薦,該標準由中關村智聯軟件服務業質量創新聯盟 [7]  牽頭,正在申請升級為國家標準,於2015年7月31日正式下達計劃號:20151553-T-469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