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

鎖定
《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是2011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書    名
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
作    者
申元村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4月1日
頁    數
305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2951795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條形碼
9787502951795
尺    寸
25.6 x 18.2 x 2 cm
重    量
558 g
ASIN
B004YZU51Q

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內容簡介

《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從生態旅遊角度對我國生態環境形成、分異、特徵進行了系統總結,建立了以植被羣落類型為特徵的中國生態地理分區系統,並以案例研究形式進行了大區域的、縣域的、景區與景點的生態旅遊資源評判分析、形象設計、功能分區、產品開發與營銷、項目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及決策管理體系建設等的實證研究。《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可供從事旅遊科學研究者、愛好者、管理者,以及自然地理學、生態學師生閲讀參考。
該書以我國生態環境基本特點為依據,以旅遊產業發展為對象,以案例研究為途徑,全面系統地探討了我國旅遊產業發展的自然地理背景、旅遊產業的形象策劃與景區景點的規劃設計,以及生態保育與建設,是一本關於生態環境與旅遊業耦合協調研究的好書。該書有如下特點:對我國生態環境的各組成要素和地域進行了系統綜合,建立了以植被類型為特徵的中國生態地理分區系統,為認識我國旅遊的 [1]  地域分異規律奠定了理論基礎;對地域生態要素和綜合景觀進行了旅遊產品開發分析,由此而構建形成了區域生態旅遊體系,對發展我國旅遊產業有重要指導意義;以景區、景點不同特色生態旅遊資源為基礎去構建特色旅遊產業的設計,更為旅遊規劃提供了大量案例,對指導旅遊功能分區和進行旅遊產品設計有重要實用價值。

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作者簡介

申元村,男,漢族,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1941年10月生於廣東省興寧市。196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長期從事自然地理綜合研究,先後負責國家級、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課題30餘項。獲獎12項,發表科學論文與專著190餘篇(部),參與旅遊規劃100餘項。現或曾任中國地理學會自然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幹旱區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資源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土地資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景觀生態學會理事、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顧問、《乾旱區資源與環境》副主編等職。單獨和合作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多名。享受國務烷政府特殊津貼。

中國的生態環境與生態旅遊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編 通論
第1章 中國的生態環境
第2章 中國生態旅遊規劃與設計
第2編 區域與縣域生態旅遊資源規劃與設計
第3章 西北地區的旅遊資源與開發
第4章 旅遊產業的地理學基礎——以大別山區生態旅遊資源及其開發方略為例
第5章 雅安市發展生態“雅”遊的構思
第6章 安康市生態旅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第7章 鶴壁市生態景觀旅遊規劃
第8章 興安盟生態特色旅遊資源的產業開發與生態建設
第9章 籮北縣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及環境保護規劃
第10章 河北省唐海縣濕地生態旅遊的開發與保護
第11章 霸州市旅遊資源及發展農業生態風情文化旅遊產業規劃
第12章 交口縣新城區規劃設計與神南峪生態旅遊規劃
第13章 成都市温江區金馬湖景區生態旅遊規劃設計
第14章 洪雅縣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及生態保護與培育
第3編 景區特色生態旅遊資源的規劃與設計
第15章 哈爾濱市太陽島提升生態旅遊資源賦值,發展深生態旅遊的構想
第16章 重慶市美麗鄉村嘉年華旅遊區美景生態的植物品種選擇
第17章 山東省定陶縣仿山旅遊景區觀光農業園區的旅遊開發
第18章 山東省肥城市聖噢生態農業觀光園區旅遊規劃
第19章 信陽市潢川縣黃湖農場生態旅遊規劃設計
第20章 信陽市潢川縣卜塔集鎮園林花卉旅遊園區的建設規劃
第21章 桓台縣特色旅遊及馬踏湖濕地旅遊產業的開發佈局
第22章 “洪湖岸邊是家鄉”濕地生態旅遊城規劃
第23章 南太湖湖州旅遊度假區小梅山、邱城景點的生態園景建設規劃
第24章 盤瓠生態養生與生態文化旅遊的創意與開發規劃
第25章 青海省民和縣藥泉山文化生態遊覽景區的規劃與建設
第26章 庫布齊沙漠生態旅遊區的開發與保護
第27章 大泉山發展水保生態旅遊規劃的設計
第28章 蒙山峽礦區土地生態修復與旅遊開發總體規劃
第4編 生態旅遊發展的方向
第29章 樹立正確的生態旅遊觀
第30章 關山旅遊景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第31章 惠陽區生態功能與生態旅遊發展概要規劃
第32章 生態功能和生態旅遊建設規劃——以河北省薊縣為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