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

鎖定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為中國人民大學直屬的二級科研機構,於2005年7月16日成立,由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温鐵軍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中心採取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制度,國家電監會常務副主席邵秉仁出任理事會主席,著名鄉村研究專家和歷史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外聘教授黃宗智出任學術委員會主席。
中文名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
成立時間
2005年7月16日
地    址
人大明德主樓901鄉建中心辦公室
委員會主席
黃宗智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大學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
現在學校是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的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學校擁有17名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有14名教授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 [1]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中心成立

機構前身是成立於2003年的中國改革雜誌社鄉村建設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分支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鄉村建設

成立於2004年,前身為2001年成立的中國改革雜誌社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部;致力於農村的微觀制度改進、大學生志願者的農村建設行動和農村試驗基地的建設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科技發展

成立於2008年,前身為2003年成立的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21世紀中國第一所辦在普通農村免費培訓普通農民、推進科學發展的學校;致力於各種鄉村建設主題的培訓、生態農業的研究與示範、城鄉互助模式的探索,全國第一家CSA農場——小毛驢市民農園(2008年創辦)的運營方,現任總經理嚴曉輝。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教育發展

成立於2005年,致力於晏陽初鄉村建設思想的研究與推廣、平民教育的模式探索與推廣。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文化發展

成立於2002年,致力於城市打工青年的精神文化發展和勞工待遇改變。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工作室

成立於2004年,從事生態、環保、成本低廉、適合中國不同地方農村的民居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綠色聯盟

成立於2006年,是在新鄉村建設運動中成立的七家農民合作社的經濟聯合體,致力於健康農產品的生產與城鄉互助模式的探索。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合作社

成立於2006年,前身是因“教授賣大米”而形成的南馬莊無公害大米的購米包地小組,是國內首創的集消費者與生產者合作為一體的“民有”“民治”“民享”的非贏利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建設基地

中心參與的鄉建試驗區分佈在全國各地,形式多樣,例如:河南蘭考鄉村建設基地、河北翟城鄉村建設基地、吉林梨樹鄉村建設基地、河北順平、山西永濟等鄉村建設試驗區。
此外,還和地方政府合作,在海南儋州、海口秀英、安徽鳳陽、福建永安、福建安溪、福建連城、浙江瑞安、江蘇武進(嘉澤)、 [1]  福建培田、福建莆田、四川雅安、江蘇崑山等地,創辦了新農村建設試驗基地。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工作項目

項目之一:鄉村綜合建設
在河南蘭考、吉林梨樹、河北順平、海南儋州、福建安溪、江蘇武進等多個鄉村建設基地,進行如下鄉村綜合建設:
A、農村發展綜合建設
在鄉村建設基地開展農民合作社、婦女文藝隊、農民夜校、老年協會、農民保健培訓、垃圾分類與環境保護、農作物技術和電腦信息查詢技術培訓。
B、農民綜合培訓與專題培訓
承接各種社會單位的培訓項目,兼顧鄉村建設視野、技能、方法三部分內容;對象主要包括各地農民骨幹和青年志願者骨幹。
C、生態農業試驗及推廣
旨在探索適合各地農村的可持續農業生產模式,緩解目前農業生產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食品安全與環境破壞等問題。
D、生態建築研究與推廣
得益於農民和學生志願者的廣泛參與,海外華人資助開展的生態建築試驗已經取得進展,先後完成了糞尿分離的乾式生態廁所、主要使用當地可回收建築材料建造的生態農宅和教室,並開展節約建材和能源、低成本的農村生態建築培訓。
E、與鄉村建設相關的研究與出版
已建立獨立的資料中心,收集整理了鄉建歷史、80年代農村改革試驗區、當代新鄉村建設等方面的部分資料。出版了農民的地方報紙、《田間地頭叢書》等,免費贈送給農民。
中心吸引了國內外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各種鄉村發展研究者和研究機構,開展了相關的合作研究。
項目之二工業區開展以工友社區大學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平民教育工作
自2007年開始在福建廈門舉辦國仁工友之家進行試點,通過為工友提供低廉高質的教育和文化服務,旨在改善工友社區的教育環境,促進教育機會平等,增進工友福祉。
3、項目之二:培訓與組織大學生參與新鄉村建設工作
發起“大學生新農村行動”,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項目開展5年來,吸引了150多所高校的學生先後參與該項活動,超過100個學校的支農參與者在校內組建了自己的農村發展社團。利用寒暑假、“五一”、“十一”下鄉支農調研、支教扶貧、社區培訓、建立信息站、組建農民合作與文化組織等,很多社團都和村子建立了一一對應的互助關係。這些活動還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貧困家庭出身的學生的精神面貌,提高了他們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近年來還組織幾十名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展了以“休學一年駐村支農”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經過這種考驗的學生青年,可能成為真正的社會棟樑,這個行動甚至被學者稱為“中國知識分子第六次下鄉運動”的開端。
4、 項目之三:開闢新鄉村建設試驗基地
在中國14個省超過50個村莊,建立了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新鄉村建設試驗點。這些試驗點的發展思路是以農民的“自強自立”為原則,廣泛建立農民的各種自願合作組織,或者建立農民自己的文藝隊、老年人協會、婦女協會、種養專業協會、社區合作社,有的地方還開展農村互助金融、成人學校、科技服務協會,辦起了社區報紙等。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民的精神面貌,奠定了農村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其他工作

A、開辦鄉村建設論壇;挖掘宣傳歷史上的鄉村建設思想,為鄉村建設志願者隊伍擴充提供交流平台。
B、在城市開展打工青年的各項服務工作,為進城農民工提供業餘教育機會,推動城鄉之間良性互動。
C、與國內外其他單位廣泛合作,為那些從事農村各種建設項目的國內外組織提供培訓、交流、調研等方面的服務。
附錄:
1、新鄉村建設的背景
中國是一個農民大國,目前有70%的户籍人口生活在農村,即使再經過10-20年的城鎮化發展,到總人口達到15億時,仍將可能有半數以上(約為7-8億)的人口無法徹底地離開農村;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人口[3]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1991162人,佔63.89%(2020年我國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5.4%[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787562人,佔36.11%。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6415856人,鄉村人口減少164361984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耕地和水資源嚴重短缺制約下我們其實只是一個農業小國。近年來糧棉油進口逐漸增加的趨勢難以逆轉,主要農產品按照人均計算也不過僅僅能夠維持世界平均水平。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完成了工業化的原始積累。此後20多年的和平環境下中國經濟必然高速發展;但同期也出現九十年代以來農村的相對蕭條。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和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雙雙持續下降,勞動力、資金等紛紛往城市流動,農村對於年輕人越來越沒有吸引力。隨着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障礙拉美和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嚴重破壞穩定的大城市貧民窟及其伴生的社會性犯罪問題也正在形成,長期化的城鄉二元結構基本體制矛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羈絆。
正是在這種複雜局面之中,一批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開始了農村重建的探索。同期,中央政府在繼續維持“農村基本經濟制度”不變的前提下,適時地提出了旨在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統籌的政策。這些不再重新制造農村階級鬥爭的良政,將可能是推進新鄉村建設各項改良活動的基本制度條件。全面取消農業税費以後,以鄉村建設構建組織載體和制度基礎的地方良性治理,正在成為新的趨勢。
2、新鄉村建設的含義
當代新鄉村建設(Rural Reconstruction)是工業化加速時期為了緩解城鄉對立和農村衰敗、進而危及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以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為先導的、社會各個階層自覺參與的、與基層農民及鄉土文化結合的實踐性的社會改良試驗,其以“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等漸進改革為基本手段,與國家在新世紀提出的“全面小康和和諧社會”大目標相輔相成。
近年來,由於國家多次強調“三農問題,重中之重”,鄉建活動受到了農民、青年學生、社會各界和各級政府的關注,在全國很多地區出現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新鄉村建設團體,如河北、河南、山東、湖北、浙江、福建、四川、貴州、重慶、吉林、海南等省區。新鄉村建設正以日益蓬勃之勢在各個層面對經濟及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聯繫人:谷老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