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心態掃描

鎖定
《中國人心態掃描》是2010年12月1日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馬皚,是一本關於中國人心理研究的指導讀物。
書    名
中國人心態掃描》
作    者
馬皚
類    別
心理讀物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出版時間
2010年12月1日
頁    數
404 頁
定    價
36.0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62037798 [1] 

中國人心態掃描圖書目錄

一、以社會穩定和羣體心態為視角
二、社會分層理論
三、失範理論
本章結語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工具
二、問卷調查法
第三章 不同羣體社會心態研究
一、不同羣體的總體社會態度
二、不同羣體對社會現狀的態度
三、不同羣體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態度
四、不同羣體的相對剝奪感
五、不同羣體對社會不公現象的態度
六、不同羣體的歸因方式
七、不同羣體的人際信任水平
八、不同羣體的社會壓力感
本章結語
第四章 不同羣體的社會支持研究
一、社會支持狀況的描述與差異分析
二、社會支持狀況的全國性常模
本章結語
第五章 不同羣體主觀幸福感研究
一、主觀幸福感的基本描述
二、不同職業羣體主觀幸福感差異分析
三、不同收入羣體主觀幸福感差異分析
四、不同主觀階層主觀幸福感差異分析
五、不同受教育水平羣體主觀幸福感差異分析
六、不同婚姻狀況羣體主觀幸福感差異分析
七、不同年齡羣體主觀幸福感差異分析
八、不同性別主觀幸福感差異分析
本章結語
第六章 不同羣體社會適應方式研究
一、社會適應方式的基本描述
二、不同羣體社會適應方式的差異分析
本章結語
第七章 社會適應方式影響因素研究
一、不同變量與社會適應方式的相關關係
二、社會適應方式影響因素分析一
三、社會態度、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與社會適應方式的路徑分析
四、結論
本章結語
第八章 不同羣體社會心態的分析與思考
一、不同羣體的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社會態度及社會適應方式的特點
二、影響社會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三、不同羣體社會心態的思考與分析
本章結語
附錄一 個人生活與態度狀況調查問卷
附錄二 抽樣方案設計
附錄三 全國各地區和地級市的樣本量預計發放情況
附錄四 回收有效樣本基本情況
附錄五 樣本基本情況報告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人心態掃描作者簡介

馬皚,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法律心理學研究所所長。
1976年8月高中畢業於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壩工程局第四中學,當年到湖北省當陽縣胡場公社陳閘大隊下鄉務農; 1980年考入北京政法學院; 1984年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84年9月至1985年元月結業於中國政法大學與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全國犯罪心理學師資培訓班; 2001年至2003年結業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課程班; 2004年考取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專業犯罪心理學方向博士,師從我國當代著名犯罪心理學家羅大華教授。 1984年任職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犯罪心理學教研室; 1988年晉升講師,曾任教研室副主任; 1997年至2002年任職於中國政法大學法社會學與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2002年至2004年任職於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青少年犯罪教研室 ;2004年9月被聘為副教授; 2005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法律心理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0年任社會學院副院長。
馬皚自大學畢業起開始從事犯罪心理學教學與研究,並擔任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專業委員會幹事,1989年起擔任該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後又擔任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專業委員會(現更名為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成立於1983年,是目前中國法律心理學領域唯一的全國性學術團體,現有理事31人,聚集了中國法律心理學界的頂尖人才,羅大華教授擔任主任委員25年,完成了學科開創與普及工作。馬皚2010年經選舉擔任會長,成為新一代學科與學術帶頭人,中國法律心理學界也由此實現新老交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