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原食品實驗室

鎖定
中原食品實驗室(Food Laboratory of Zhongyuan)漯河市主導建設,牽頭單位為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任發政擔任實驗室主任。參與建設單位包括: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漯河市衞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河南省檢驗檢測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 [1-2]  [4]  [6] 
中文名
中原食品實驗室
外文名
Food Laboratory of Zhongyuan
成立時間
2022年9月
機構地址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文明路與107國道交叉口

中原食品實驗室研究方向

實驗室圍繞新資源挖掘與功能研究、食品功能組分解析與高效利用、精準營養研究與健康食品創制、食品物理生物耦合製造技術研究、食品柔性化智能裝備開發與應用、食品全鏈條風險因子識別與阻控技術研究等六大方向開展研究。 [6] 
研究方向
研究內容
研究團隊
新資源挖掘與功能研究
1. 開展生物強化研究,靶向提升食品原料活性組分
2. 挖掘食品新功能組分,開發活性保持與靶向強化技術
3. 構建特徵蛋白、脂類活性物質的高效生物合成技術體系
糧食加工團隊
首席科學家:譚斌、趙仁勇
油脂加工團隊
首席科學家:王興國、畢豔蘭
食品功能組分解析與高效利用
1. 升級傳統食品物料加工為功能組分加工關鍵技術
2. 構建食品組分結構與功能的靶向調控技術體系
3. 突破食品功能組分靶向篩選及生物轉化關鍵技術
功能配料團隊
首席科學家:趙謀明、屈凌波
食品風味科學團隊
首席科學家:張玉玉、張書勝
精準營養研究與健康食品創制
1. 解析營養組分與功能因子作用機制、吸收代謝過程
2. 開發複雜基質粉狀和液態營養食品的穩定性工藝
3. 開發多樣性和個性化營養健康食品
乳品與特殊食品團隊
首席科學家:姜毓君、張名位、陳樹興
精準營養團隊
首席科學家:聶少平、郭慧媛、黃繼紅
食品物理生物耦合製造技術研究
1. 突破食物資源高值化利用的節能減排技術瓶頸
2. 突破生物催化活性和產物得率提升的高效製備技術
3. 構建典型物理及生物耦合技術集成體系
食品酶工程團隊
首席科學家:江正強、黃和、胡元森
食品合成生物技術團隊
首席科學家:羅德平、劉龍、林敏
食品柔性化智能裝備開發與應用
1. 研發智能檢測技術、機器人智能分裝技術
2. 研發中央廚房柔性化加工單元裝備
3. 研發方便食品、速凍食品定製式組合裝備
肉製品與預製菜團隊
首席科學家:徐寶才、白豔紅
方便食品團隊
首席科學家:王書軍、張華
食品智能裝備團隊
首席科學家:劉東紅、黃榮傑
食品安全
1. 開發食品風險因子高通量、高精度、非靶向篩查技術
2. 突破食品全鏈條風險因子的高靈敏、可視化監控技術
3. 研究可適應遠程冷鏈儲運風險因子的智能阻控技術
風險因子識別、監測與阻控技術研究團隊
首席科學家:龐國芳、邵兵
[7] 

中原食品實驗室發展歷史

2022年9月22日,河南第三批省實驗室和首批創新聯合體舉行集中揭牌儀式。儀式上,中原食品實驗室揭牌成立。 [4] 
2023年1月9日,中原食品實驗室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5] 
2023年2月1日,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暨漯河市創新發展大會在河南漯河舉辦。 [8] 
2023年4月8日,中原食品實驗室華泰糧油機械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10] 
2023年7月22日,中原食品實驗室營養健康分中心在京揭牌成立。 [13] 
2024年5月17日,中國(漯河)食藥同源產業發展高峯論壇暨中原食品實驗室科研成果和全國食品創新人才高地政策發佈會舉行。中原食品實驗室發佈了25項科研成果,包含營養健康、食藥同源、未來食品等領域。 [14] 

中原食品實驗室科研條件

中原食品實驗室組織機構

中原食品實驗室採用“1+6+N”的建設模式進行規劃佈局。“1”即實驗室總部,設在漯河,主導實驗室總體運行,承擔實驗室的發展規劃、資源配置、科研平台建設、科研管理和日常運行服務工作。“6”即6個研究基地,分別設在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以及漯河食品職業學院。“N”即N家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設在河南省重點食品企業,是實驗室科研任務和科技成果轉化的載體。 [9] 

中原食品實驗室基礎設施

實驗室擁有12000平方米研發大樓,8000平方米中試基地,10000平方米孵化中心。現已建有生物與細胞平台、食品安全與檢測平台、食品加工與技術平台、營養與健康評估平台,擁有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等大型儀器設備。 [3]  [6] 

中原食品實驗室機構領導

理事會
理事長
副理事長
田見暉、陳復生、白豔紅、周劍
實驗室
主任
常務副主任
副主任
陳復生白豔紅屈凌波黃繼紅、陳樹興、蘇景凱 [11-12] 
學術委員會
主任
戰略諮詢委員會
主任
機構領導 機構領導 [11]
[1]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