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伏

(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鎖定
中伏,“三伏”之第二伏,即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始,至立秋後第一個庚日這段時間。 [3]  中伏的天數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這取決於每年夏至節氣後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日期的遲早。 [3]  “三伏”其氣候特點是”高温、高濕”,因為三伏天吹東南風,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期間濕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濕”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 [2] 
中文名
中伏
拼    音
zhōng fú
解    釋
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
天    數
10天,或20天 [2] 

中伏伏天釋義

中伏基本解釋

中伏,是“三伏”之第二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結束,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為10天,有的年份為20天。 [1]  [4]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三伏天出現在公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温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 [4] 

中伏詳細解釋

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1]  [5]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造成三伏天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印度洋,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濕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濕”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北方地區“高温、乾燥”。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的一段時間。 [3] 

中伏相關資訊

“三伏”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並不出現在夏至,而是出現在夏至以後的“三伏”。每年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盡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比較麻煩。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就出現了有些年份整個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況。 [2] 

中伏歷年天數

2011年中伏共20天。
2012年中伏共10天。
2013年中伏共20天。
2014年中伏共10天。
2015年中伏共20天。
2016年中伏共20天。
2020年中伏共20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