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間最美的墳墓

鎖定
作品全名:《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選自《外國優秀散文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版 張厚仁譯)。作家茨威格於1928年到俄國旅行,拜謁了托爾斯泰墓,他有感於託墓的樸素,讚頌它為“世間最美的墳墓”。
作品名稱
世間最美的墳墓
作品別名
世間最美的墳墓——記1928年的一次俄國旅行
作    者
斯蒂芬·茨威格
創作年代
1928年
作品出處
《外國優秀散文選》
文學體裁
遊記散文
選入教材
滬教版高中語文三年級上冊
主人公
托爾斯泰

世間最美的墳墓作品原文

(1)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這塊將被後代永遠懷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嚴聖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蔭裏。順着一條羊腸小路信步走去,穿過林間空地和灌木叢,便到了墓冢前;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蔭庇。他的外孫女跟我講,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風中微微搖動的樹木是托爾斯泰親手栽種的。小的時候,他的哥哥尼古萊和他聽保姆或村婦講過一個古老傳説,提到親手種樹的地方會變成幸福的所在。於是他們倆就在自己莊園的某塊地上栽了幾株樹苗,這個兒童遊戲不久也就忘了。托爾斯泰晚年才想起這樁兒時往事和關於幸福的奇妙許諾,飽經憂患的老人突然從中獲得了一個新的、更美好的啓示。他當即表示願意將來埋骨於那些親手栽種的樹木之下。
(2)後事就這樣辦了,完全按照托爾斯泰的願望;他的墓成了世間最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墳墓。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這個比誰都感到受自己的聲名所累的偉人,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誰都可以踏進他最後的安息地,圍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柵欄是不關閉的——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而通常,人們卻總是懷着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你大聲説話。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着,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温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無論你在夏天還是冬天經過這兒,你都想象不到,這個小小的、隆起的長方形包容着當代最偉大的人物當中的一個。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辦的大理石和奢華裝飾更扣人心絃: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來的人中間沒有一個有勇氣,哪怕僅僅從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紀念。人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後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殘廢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崙的墓穴,魏瑪公候之墓中歌德的靈寢,西敏司寺裏莎士比亞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樹林中的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那樣能劇烈震撼每一個人內心深藏着的感情。 [1] 

世間最美的墳墓課文解析

《世間最美的墳墓》是一篇平淡而激情其中的散文。表面看這似乎是一篇遊記——記遊托爾斯泰墓,但在實質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遊覽托爾斯泰墓抒發作者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崇敬之情,並表達這樣一種觀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長久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並讓人們永久記住。學習這篇散文,應注意引導學生體味作者抒發的感情,引導學生注意理解“樸素”、“最美”的深刻內涵。 [2] 

世間最美的墳墓閲讀思考

  • 第一段中的“宏偉”在文中的含義是:
答: 托爾斯泰的墳墓在外觀上並不宏偉,相反是“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説它“宏偉”特指托爾斯泰偉大的思想,偉大的作品和偉大的人格給後人以精神上的震撼。
  • “樸素”的外在具體表現在哪裏?體現了託翁什麼精神?
答:遠離塵囂的長方形土堆;(極為普通)
無人守護,無人管理; (迴歸自然,不勞頓他人)
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甚至連名字也沒有。(淡泊名聲)
  • 縱觀全文《世界最美的墳墓》題目中的“美”在文中具有哪幾層意思?
答:①通過它形式上的樸素之美,反映了托爾斯泰樸素純潔而高尚的心靈世界和平易而偉大的人格。
②它的美還源自於托爾斯泰童年關於植樹與幸福的傳説。所以樹下的墳墓還包含着幸福和美好的啓示。
③美還體現在人們對托爾斯泰無比的敬仰之情,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感情。
  • 本文第一段可分幾個層次?請你從下面的幾種答案中選出正確的一項,並説明理由。(序號代表句子的順序,“∥”表示層次的劃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答:本文第一段可分為3個層次。
上面選項選擇B比較合理一些。因為第一句“我在俄國所見到的景物再沒有比列夫·托爾斯泰墓更宏偉、更感人的了”是全段的總領句,歸為一層;第2和第3句是描寫託翁墳墓的概況,歸為第二層;而4、5、6、7、8句是插敍一段關於種樹的傳説,説明托爾斯泰把墓地選擇在此處的原因,歸為第三層。
  • “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一句運用了什麼手法?起到什麼作用?
答:這句話運用了類比的説法。類比説法説明托爾斯泰的墳墓與流浪漢和不為人所知的士兵一樣平凡,説明托爾斯泰的平易樸素的精神內核。然而顯然托爾斯泰和流浪漢和不為人所知的士兵是不同的。這種類比其實也是襯托了託翁的偉大高尚。
  • “保護列夫·托爾斯泰得以安息的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唯有人們的敬意,而通常,人們總是懷着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並且不容許大聲説話”在這段文字中,沒有直接描寫托爾斯泰的墳墓,而是把筆墨放在人們在墓地的表現,説説其寫作上運用的手法和其表達效果。
答:沒有直接描寫托爾斯泰的墳墓,而是把筆墨放在人們在墓地的表現上。這是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能夠通過人們對托爾斯泰的崇敬的表現烘托出托爾斯泰偉大的人格魅力。側面描寫是從一個側面來達到表現主題的作用,往往更有説服力。
  • 文章對托爾斯泰墓這一中心意象作了四次描寫,這四次描寫有什麼不同?(從課文中找出這四次描寫)。
答:文中四次用平淡樸素的文字描寫樸素的托爾斯泰墓這一中心意象,語義上層層拓展,步步加深。表達了作者對托爾斯泰作為一個平凡的偉人的無比崇敬的心情。
“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只有幾株大樹廕庇。”
“它只是樹林中的一個小小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誌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夏天,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着,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 冬天,白雪温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
“這個只有風兒低吟,甚至全無人語聲,莊嚴肅穆,感人至深的無名墓冢。”
  • “這將被後代懷着敬仰之情來朝拜的聖地,遠離塵囂,孤零零地躺在林蔭裏”,其中的“敬仰”、“朝拜”、“聖地”和“遠離塵囂”、“孤零零”形成了強烈反差。在這裏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起到什麼作用?
答:這裏用了對比的手法。兩個看似邏輯上相反的事物相映襯:一。更體現出托爾斯泰樸素而高尚的人格魅力。二。因為一,也更使人們愈發對托爾斯泰敬仰到膜拜的地步。對比手法在此起到了更強調這兩層意思的作用。
  • “而通常,人們總是懷着好奇,去破壞偉人墓地的寧靜。這裏,逼人的樸素禁錮住任何一種觀賞的閒情”,體會這句話所運用的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答:這是運用了對比手法。體現出托爾斯泰和一般偉人的區別,那些“好奇”、“觀賞”和“閒情”與托爾斯泰無緣,鮮明地體現了他強大的精神感召力。
  • “風兒在俯臨這座無名者之墓的樹木之間颯颯響着,和暖的陽光在墳頭嬉戲;冬天,白雪温柔地覆蓋這片幽暗的土地。”請指出這段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並説出句中的加粗詞語的修辭作用。
答:這裏的景物寫了不管是夏季還是冬季,自然界的風兒、陽光和白雪都來到墓地,在自然的烘托下,更顯出墓地的美好,也更好地體現了文章歌頌托爾斯泰美好樸素和高尚人格的主題。
“俯臨”、“嬉戲”和“温柔”運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風兒、陽光和白雪以人的行為、靈性和情感,體現大自然也被托爾斯泰的精神感動,渲染了托爾斯泰墓地聖潔美好的氛圍,也加強了文章的主題。
  • 請説出“比誰都感到被自己聲名所累”的含義?(聯繫生平理解)
答:1828年出生在俄國一古老的貴族家庭。他在從事創作的同時還廣泛研究哲學、宗教、道德和倫理問題,更加認清了沙皇專制的黑暗和剝削階級的腐朽,促使他的世界觀由貴族地主向宗法式農民轉變。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起,他把土地上所得收益和作品版税全部放棄。晚年,他深感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之間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幾度想離家出走,實現過平民生活的理想。1910年10月27日晚上出走,只有一個醫生和他一道坐上去南方的火車,着涼得肺炎,在一車站下車,死在這個小站上。這位偉大的老人對兒子説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愛真理,非常地愛真理。”
名人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社會關注,要合乎規矩,符合身份,稍不留神就會遭到非議。托爾斯泰是名人中的名人,但卻不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為聲名所累”的感受比誰都深。
  • 你覺得《世間最美的墳墓》這篇文章,體現的美學思想在當代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答:在商品經濟大潮中,人們對美的認識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許多人羨慕那些花枝招展、風流倜儻然而心靈扭曲、沾滿銅鏽的人,而鄙視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滿身灰土的環衞工人。有些同學拋棄純樸、純真美,一味追求“轟動效應”,刻意講究穿着打扮。學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美的最高境界是樸素,是體現在人格中的質樸、純淨、高尚的美。
  • 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説:“有的人活着……人們永遠記住他。”在這個問題上談談你對托爾斯泰的認識。
答:託翁雖然已經去世,他的墳墓連名字也沒有 ,“就像偶爾被發現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但是樸素的墳墓所展現的偉人純潔美好的精神卻強烈地衝擊着人們的心靈。人們永遠記住他。從這個意義上説,托爾斯泰雖死猶生。 [3] 

世間最美的墳墓相關內容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1847 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説《戰爭與和平》。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説《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採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説《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説《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一個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