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界柔道錦標賽

鎖定
世界柔道錦標賽(World Judo Championships)是由國際柔道聯合會主辦的一項最高水準的柔道賽事,每兩年舉行一次,第一屆柔道世錦賽開始於1956年。
中文名
世界柔道錦標賽
外文名
World Judo Championships
主辦方
國際柔道聯合會
開始於
1956年
類    型
最高水準的柔道賽事
舉辦地點
世界各地

世界柔道錦標賽賽事歷程

1956年,第一屆柔道世界賽在日本東京進行,當時比賽為無差別級,日本運動員Shokichi Natsui獲得了第一屆比賽的冠軍。兩年後,東京舉辦了第二屆比賽,日本選手再次獲得冠軍。
1961年,柔道世錦賽第一次在日本以外的國家舉辦,在法國巴黎,荷蘭運動員安東·吉辛克擊敗衞冕冠軍Koji Sone成為第一個非日本籍的世界冠軍。1965年,巴西里約熱內盧世錦賽,比賽第一次將運動員體重分為68公斤以下級、80公斤以下級和80公斤以上級。
1980年,第一屆女子柔道世錦賽在美國紐約舉行,並與男子比賽在交叉年份舉行。直到1987年德國埃森世錦賽,男女比賽在同一地舉行。2005年,世錦賽首次登入非洲大陸,在埃及開羅舉行。
1994年開始開始舉辦團體世錦賽,在2006年之前每四年舉辦一屆。從2007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通常參加個人錦標賽的運動員將不會參加團體世錦賽。而2007年在里約熱內盧比賽期間,國際柔道聯合會舉行會談,決定2011年世錦賽將在法國舉行,這將是法國第五次舉辦該項賽事。
2009年世界柔道錦標賽將於8月26日至8月30日在荷蘭鹿特丹拉開戰幕,儘管日本名將石井慧在奧運會後脱下柔道服轉向其他領域發展,但以日本和中國為首的亞洲勢力仍然將延續對這個項目的統治,歐洲選手很難撼動東亞的霸主地位。
2022年柔道世錦賽於當地時間2022年10月6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拉開帷幕 [1] 

世界柔道錦標賽大事記

1949年,歐洲成立了柔道聯合會。
1951年7月,由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士、日本等12個國家發起成立了國際柔道聯合會。本部設在日本東京,會長為嘉納履正(嘉納治五郎之子)。1
1956年,在日本東京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柔道比賽。
1978年,國際柔道聯合會正式決定舉辦世界柔道比賽,並對女子柔道比賽的體重級別作出了具體的規定,這一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女子柔道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迅猛發展。
1980年11月29日,在美國紐約舉辦了第一次女子柔道比賽,當時有27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名運動員參賽。

世界柔道錦標賽賽事級別

自1999年開始,整個比賽分為16項目,男女各有8個重量級別。
世界柔道錦標賽 世界柔道錦標賽
男子分別是無差別級、100公斤以上重量級、100公斤以下次重量級、90公斤以下中量級、81公斤以下次中量級、73公斤以下輕量級、66公斤以下次輕量級和60公斤以下超輕量級。女子分別是無差別級、78公斤以上重量級、78公斤以下次重量級、70公斤以下中量級、63公斤以下次中量級、57公斤以下輕量級、52公斤以下次輕量級和48公斤以下超輕量級。

世界柔道錦標賽晉級規則

比賽時按照運動員的得分情況實行單循環淘汰制,直到決出冠軍。

世界柔道錦標賽重要人物

嘉納治五郎生於日本神户奈特,出身名門生源寺家族,母親是當地釀酒業大户的女兒。因為從小身體不好,受人欺負,於是開始學習傳統的柔術。
柔道是日本最先廣傳到世界各地的武術,同時也是奧運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嘉納對現代武術最重要的影響,就是發明以色帶的方式來區分段位,許多的武術都學習嘉納的方法來區分學員的功力。他同時也是將柔道和劍道列入日本學生必修課程的幕後推手。嘉納也是第一位擔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一職的亞洲人。
安東·吉辛克
1961年、1964年、1965年三次獲得世錦賽冠軍,是第一個非日本籍的冠軍選手。

世界柔道錦標賽中國成績

1986年12月,在荷蘭舉行的第4屆世界女子柔道錦標賽上,中國女子柔道選手高鳳蓮奪取72公斤以上級金牌,這是我國柔道運動員獲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1995年10月,孫福明在日本千葉世界柔道世界錦標賽中女子無差別級亞軍。2007年世界柔道錦標賽上,中國選手佟文時俊傑分別奪得女子78公斤以上級和女子52公斤級冠軍,2011年中國選手何紅梅奪得女子52公斤級冠軍。
2022年10月,中國隊共派出2男9女參加2022年世錦柔道錦標賽個人項目比賽。 [2] 

世界柔道錦標賽舉辦地點

男子
1956年 東京 日本
1958年 東京 日本
1961年 巴黎 法國
1965年 里約熱內盧 巴西
1967年 鹽湖城 美國
1969年 墨西哥城, 墨西哥
1971年 路德維希港 西德
1973年 洛桑 瑞士
1975年 維也納 奧地利
1977年 取消
1979年 巴黎 法國
1981年 馬斯特裏赫特 荷蘭
1983年 莫斯科 蘇聯
1985年 首爾 韓國
女子
1980年 紐約 美國
1982年 巴黎 法國
1984年 維也納 奧地利
1986年 馬斯特裏赫特 荷蘭
混合
1987年 埃森 德國
1989年 貝爾格萊德 南斯拉夫
1991年 巴塞羅那 西班牙
1993年 哈密爾頓 加拿大
1995年 千葉市 日本
1997年 巴黎 法國
1999年 伯明翰 英國
2001年 慕尼黑 德國
2003年 大阪市 日本
2005年 開羅 埃及
2007年 里約熱內盧 巴西
2009年 鹿特丹 荷蘭
2011年 巴黎 法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