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違農時

鎖定
不違農時(拼音:bù wéi nóng shí)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戰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1] 
“不違農時”指不違背、妨害農作時間;喻指按規律辦事;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 [1]  [3] 
中文名
不違農時
拼    音
bù wéi nóng shí
近義詞
不奪農時按部就班、依律而行
反義詞
坐失良機
注音字母
ㄅㄨˋ ㄨㄟˊ ㄋㄨㄙˊ ㄕˊ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不違農時成語出處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戰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4]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不違農時”。 [1] 

不違農時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問孟子自己如何盡力治國,百姓遭災時如何盡力救濟,為什麼人口沒有增加。孟子認為只是考慮如何去救災沒有考慮到如何不違農時去發展農業,應該儘快抓緊時間促進生產,讓人們過上温飽生活。 [2] 
孟子對梁惠王説:“不耽誤農活季節,糧食就吃不完了;細網不下池塘(留下小魚種),魚類也就吃不完了;斧斤進山也要遵守時令(不要濫加砍伐),木材也就用不完了。糧食、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完,就使老百姓生養死葬都沒有什麼擔憂了。老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什麼擔憂,這就是“王道”的開端。” [5] 
接着孟子指出,給每户五畝的宅地種上桑樹,年過五十的人就可以穿絲綢做的衣服了;雞狗和豬的飼養,不錯過它們的繁殖期,七十歲的人都可以吃肉了;給每户的百畝土地,不要耽誤他們的農時,幾口之家,可以沒有飢餓的人;認真辦好地方的學校,反覆強調侍奉父母,尊敬兄長的規矩,鬚髮斑白的老人就不會在路上揹負重物了。七十歲的老人穿絲綢做成的衣服吃肉食,百姓不捱餓不受凍,如果這樣做了,就能發展生產,達到國富民安的目的。 [5] 

不違農時成語寓意

孟子對梁惠王道理,可以看出統治者在統治國家時,不能光説,而更應注重做,而且被動地做是遠遠不如積極地做,其實,工作學習也是一樣。別人觀察到的,不僅是你的言語,還有你的行為。人生不管處於什麼階段都有自己急需做的事情,都有自己應當成長的方向。年少時就應該努力去為自已心中的理想而奮鬥,就應該盡情地去揮灑自己的青春,就應該勇敢地追逐夢想。花有花期,錯過了開放的時節,可能就一輩子都難以綻放成美麗的花朵。這個時候就只能去用悔恨去伴隨逝去的時光,用不捨的心情去揮別年華。人們要珍惜眼前的時光,要珍惜年輕心中那純真的夢想,竭力去追直到春暖花開。 [2]  [5] 

不違農時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不違農時”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指不要錯過播種季節,喻指按規律辦事。 [1]  [3] 
  • 運用示例
漢·陸賈《新語·道基》:“不違天時,不奪物性。” [6] 
後晉·劉晌等《舊唐書·李密傳》:“是以輕徭薄賦,不奪農時,寧積於人,無藏於府。” [3] 
毛澤東《減租和生產是保衞解放區的兩件大事》:“不違農時,減少誤工,也十分重要。” [7] 

不違農時成語辨析

不違農時—不奪農時—按部就班—依律而行
“不奪農時”的意思是不耽誤農作物的播種時節。不奪農時”和“不違農時”意義相近,但依然略有差異。“不奪農時”強調的是不提前或更改農作物生長週期;“不違農時”強調的是不違背農作物生長規律,意指遵守規律。“按部就班"和“依律而行”同樣也有按照規定和規律辦事之意,但只限於形容人的活動,不能用來形容植物和沒有思想、沒有生命的東西。 [3] 
參考資料
  • 1.    不違農時  .漢典[引用日期2019-06-20]
  • 2.    李波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下[M].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10.08:150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時機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3:12-13
  • 4.    巴城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1[M]. 北京:線裝書局, 2017.12:129
  • 5.    勳潛編著. 優等生一定要知道的《孟子》典故[M].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2012.04:4-5
  • 6.    朱瑞玟編著. 成語探源辭典[M].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12:26
  • 7.    賀銘華主編. 多功用成語典故辭典[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91.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