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鎖定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出自《論語·述而》。
作品名稱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作    者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創作年代
春秋
作品出處
論語
文學體裁
古文

目錄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出處

出自《論語·述而》:“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説:“不到學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時,先不要去開導他;不到學生心裏明白,卻又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時,也不要去啓發他。給學生一個方向,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進行了。”
宋代理學朱熹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啓,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簡析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説:“不憤不啓,不悱不發”,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裏,他提出了“啓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做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啓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詳細解釋

“舉一隅”三句:舉出一個角為例來告訴學習的人,而他不能推斷其他三個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為他沒有用心思考。
名句“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説的是:學生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啓發他;如果不是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説卻説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
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説卻説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啓發他。經常用來説明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再進行適時啓發。
“憤”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於解決而又尚未搞通時的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以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啓思路,這就是“啓”。“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於想説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這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質屬性,然後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