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鎖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拼音bù yǐ wù xǐ ,bù yǐ jǐ bēi),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漢語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意是不因外物美好而喜悦,也不因自己失意落魄而悲傷。運用互文修辭手法,釋譯為不因為客觀事物的好壞而喜而悲,也不因為個人(自己)的境遇的好壞而喜而悲。形容無論面對失敗或成功,都保持恆定淡然的心態。單獨成句,用於書面語。 [1]  [5-6] 
中文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拼    音
bù yǐ wù xǐ ,bù yǐ jǐ bēi [2] 
出    處
《岳陽樓記》 [1] 
用    法
單獨成句,用於書面語
結    構
並列式
注音字母
ㄅㄨˋ ㄧˇ ㄨˋ ㄒㄧˇ , ㄅㄨˋ ㄧˇ ㄐㄧˇ ㄅ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語出處

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語典故

岳陽樓面對着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靈氣十足。這裏北面通向長江的巫峽,南面直達瀟水湘水,水路交通方便,引來許多文人雅士登臨遊覽,賦詩抒懷。岳陽樓成為名樓。滕子京原任環慶路(今甘肅環縣、慶陽縣一帶)都部署,兼慶州知州,被人誣告,宋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被貶為嶽州知州。他到任以後,重修了岳陽樓,擴大了它的規模,在石上鐫刻了唐宋名人的詩賦。
當時宋朝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逐漸尖鋭起來,身居參知政事高位的范仲淹看到了這種危機,想方設法挽救,一再上書仁宗皇帝,提出選拔賢能,整頓武備和減輕租税等利國利民的建議,同時考覆官吏,裁削倖溢,引起保守勢力的不滿和反對,有些人對他進行污衊誹謗,説他結黨營私。
滕子京是范仲淹的老朋友,是個有作為的改革派人物。他被貶嶽州,心裏憤憤不平,范仲淹本來就想勸慰他。岳陽樓修成以後,滕子京請范仲淹寫一篇記。這時范仲淹已被排擠出朝廷,被貶到鄧州,於是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自己理想的為人處世的態度,既用來規勸朋友,也用來勉勵自己。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語寓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權利)的豐富、富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成功而妄自尊大,不因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影響。
有些人因為得到了一些物質的財富就歡天喜地,高興得手舞足蹈;而在失去一些東西時則會痛哭流涕,情緒一落千丈。面對人生的坎坷曲折、生活的艱難困苦,倘若心為物役,人生的大半就會在悲觀的心情中窒息心智,難以感受到生命的樂趣。
人的一生,總是在得到與失去之間度過。享受生活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體驗得失的過程。只要心中有所比較和計較,我們就永遠走不出失落的陰霾。有時,只是在那一瞬間,我們就失去了本來所擁有的幸福。只有當我們認清了這一點的時候,才不至於因為失去而後悔,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當一個人因工作成績優異得到讚揚和獎金,事業獲得成功時,必然產生喜悦的心情,這是客觀的、正確的,但是要喜樂有度,不要沾沾自喜,得意驕縱狂妄,否則,就會為日後種下禍患的種子。當一個人遇到危害,遭到失敗,受到不公的指責時必然產生恐慌、憂傷、傷感的情緒,但要及時趕走負面情緒,否則,就容易導致情緒低落,精神崩潰,失去應付危害、戰勝失敗的能力。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語用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文用法

單獨成句;形容無論面對失敗或成功,都保持恆定淡然的心態;用於書面語。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運用示例

南宋·范公偁過庭錄》:“故《記》中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在諫故人耳。” [4] 
參考資料
  • 1.    常振會,楊德堂,路德軍,周學忠.歷史文化名城鄧州 翰墨文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03:256-257.
  • 2.    席廣輝.古文觀止經典百句[M].安徽:黃山書社.2008.08:66.
  • 3.    李豔冰.成功錦囊之生存之道  洞悉自我與他人的藝術  九型人格[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20.08:444-445.
  • 4.    楊振中.文言文趣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08:353
  • 5.    何宇明.岳陽樓記正義.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9.03:126-129
  • 6.    王者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互文修辭與境界關聯[J].學語文,2015(0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