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梅村

鎖定
下梅村位於武夷山市東部,距武夷山風景區8公里,武夷山市區6公里,2500多人口,住户居民500户。商周時期就有了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蹟,村落建於隋朝,裏坊興於宋朝,街市隆於清朝,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中文名
下梅村
外文名
Xiamei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武夷街道辦管轄
地理位置
武夷山市東部
面    積
220141 m²
人口數量
約 2000 人

下梅村概況

下梅村 下梅村
現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築30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觀資源尤其豐富。村落中祠堂、古井、老街、舊巷與民謠、山歌、龍舞、廟會交融出村落獨特的魅力,藴藏着豐厚的人文景觀資源。
由於該村在梅溪下游,故名。清康熙、乾隆年間,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市,興盛一時,現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築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這些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於一體的古民居建築羣,是武夷山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下梅村位於武夷山景區以東,從武夷山度假區乘車6公里便可到達。

下梅村民族文化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離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5公里,南接武夷山度假區、屬武夷街道辦管轄。全村佔地面積為220141平方米,村落建築面積為124802平方米。全村現有人口2000多人,有村民500多户。全村僅有一所村級小學,醫療點4處。村民多為漢族,也有畲族。主要姓有:鄒、江、方、陳、林、張、李、吳、王、彭、孫、嶽、衷、郎、袁、黃、趙、鄭、劉、周、祝、範等。該村除江姓自宋代入居外,明代隆慶年間各姓遷入較多,如孫姓等。清代鄒姓又從江西南豐遷入,民國初期浙江龍泉各姓大量遷入下梅,上個世紀60年代閩中南地區貫徹國家移民政策,福清、惠安等移民入遷下梅,上個世紀70、80年代四川人口大流通時,有不少四川籍人口遷居下梅,使下梅形成多籍貫、多姓氏、多方言、多習俗的一個人口密集型大村落。經過一代代人的聯姻磨合,村落語言、民風、習俗趨於一致。村民具有多重信仰,大都以信仰佛、道教為主,有不少村民信仰基督教
下梅村落生態環境好,具有獨特的風水意象。山護村落,水養邑人,山環水抱營造了一個封閉安寧型的村落。下梅歷史上除土地革命時期發生過幾起國共之間的戰火劫亂外,從沒遭遇過嚴重的戰爭外患,日寇戰機轟炸赤石、公館、城關、星村、五夫時,也不敢貿然闖入下梅上空。平安祥和的下梅村,使村民擁戴社稷,守土勤耕,紳士、賢人注重村落禮教,辦學堂、私塾,修廟宇,捐公益。村民們恪守農事節氣,春種秋收。農閒之餘,參加鄉村寺廟的迎神賽會。下梅歷史上曾展示了民風蔚然的好風尚。

下梅村基礎設施

解放後,修建了赤(赤石)白(白水)公路,公路沿梅溪繞過下梅西南、西北面,從此結束了出行坐竹筏的歲月。以梅溪為主要交通運力的下梅水路,成了歷史的記錄。那種日出進百餘張竹筏、商販們擁着河埠碼頭的繁榮場面,如今成了美好的回憶。過去熱鬧的河埠如今只是村婦們滌洗衣物的地方。如今,村民飲用水得到了改善,再不用飲溪流水,已引自來水入户。公路交通、通訊設施已完善。村裏仍延續着五日一墟的農貿活動,凡逢農曆每月中的二、七五日,就是下梅的墟日。原墟場在當溪南北兩街,為優化旅遊環境,趕墟現遷移至農貿市場。

下梅村建築文化

下梅村文化名村

由於下梅人文景觀資源豐富,1992年7月,福建電視台《同安主簿》劇組在下梅拍攝以朱熹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同年秋,江蘇電視台在下梅拍攝電視連續劇《范仲淹》。下梅古民居首次作為外景在電視劇中得到宣傳。
1998年11月,為申報福建歷史文化名村,下梅村首次進行大規模的村落環境整治,清洗磚雕門樓、收集牌匾文物、確定參觀景點户、編寫下梅村文史資料、撰寫申報文本的工作全面展開,順利地迎接省文化廳、建設廳領導的觀光考察。
1999年10月20日,中央電視台《天涯共此時?中國百家姓》攝製組一行到下梅村拍攝《下梅鄒姓》,於翌年3月在國際頻道播出。2000年6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成立 “福建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領導小組。下梅鄒氏大夫第與餘慶橋列入申報對象。2001年得到省政府批准,在鄒氏大夫第所在地立碑確認。2000年12月5日,《福建日報·鄉村發現週刊》專版刊登《武夷山下的“西遞村”——下梅》一文後,國內各旅遊傳媒紛紛轉載此消息,各地旅行社組織了大量的遊客來參觀下梅村。引起了中央電視台二套《為您服務》欄目的關注,2001年4月,該欄目攝製組到下梅村攝製介紹旅遊觀光服務的內容。同時引起關注的媒體還有香港鳳凰衞視。2001年8月,香港鳳凰衞視副台長趙力羣率領《尋找遠去家園》攝製組到下梅拍攝專題片,在港播出後,吸引了不少港澳遊客來下梅遊玩。2003年4月22日,中央電視台又派出七套《致富經》欄目組編導一行到下梅拍攝《閩北第一家:村民投資辦旅遊》專題片。2004年3月,為全面對外宣傳武夷山,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專題攝製組到下梅村拍攝《古民居探密》、《武夷竹韻》等。2004年10月,福建電影製片廠在下梅拍攝電影《春天的熱土》場景。
2004年,下梅村在獲得福建歷史文化名村的基礎上,着手申報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實現了下梅人最難得的目標:2005年9月16日,經國家文物局、國家建設部的批准,下梅村榮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從此下梅有了一張通向世界的“國家名片”。

下梅村居民建築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民居建築門面多飾磚雕、吊樓,青瓦屋頂起架平緩,牆體採用立磚鬥砌,木柱板壁。利用挑梁減柱,擴大屋宇建築空間,東閣西廂,書屋樓台一應俱全。外部結構以高大的封火牆為主,體現村民封閉、保守的意識。各民居佈局錯落有有致,巷道曲徑通幽,結構精巧的閨樓、書閣、別業、花園、廂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下梅民居的獨特風格。為了採光、集雨、通風,各民居都設置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擺設長條石花架,供户主養花、賞花。一重天井一重廳,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磚雕、石雕、木雕和牆頭彩繪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民居門樓無一例外地飾以精美的磚雕,體現豪華和富貴。磚雕以浮雕為主,也有鏤空雕。內容多取自歷史人物、神話傳説、民間吉祥風物花卉等。圖案講究精雕細刻,人物造型逼真,環境描繪貼切自然,寓意深刻氣韻靈活,展現了豐富的文化韻味,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在磚雕圖案中,比如雕刻着書香門第家,房中的琴棋書畫,天空翩翩飛來5只蝙蝠,謂之“五福臨門”,蝙蝠頭勢朝下,與我們過年倒貼“福”字含意相同。壺裏冒着的熱氣與蝙蝠相匯象徵着“福氣”;瓶裏插着如意,象徵“萬事如意,吉慶平安”,瓶裏插着一劍,叫“品(瓶)升一級”;一個人一腳站在一隻怪獸頭上則是“獨佔鰲頭”,另有花卉祥雲等圖案,象徵“花開富貴”、“紫氣東來”之類,則不一一介紹。
石雕主要用在礎石、門當、石鼓、花架、池欄、井欄、水缸等物,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品,不失為賞用兼備的工藝精品。下梅古民居的木雕亦是精彩紛呈,有挑梁、吊頂、桌椅、欄杆、窗欞、柱礎等,尤以窗欞為最,窗户以透花格式為主,是四扇、六扇、八扇為一樘的格扇窗。窗欞有敍欞、平行欞等,最大限度地加以藝術化。木雕圖案多以羣眾喜聞樂見的動植物、人物、祥雲為題材,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向善、忠孝等傳統美德。

下梅村經濟狀況

下梅村農業

村民大都以農耕為主,兼茶果栽培和養殖。下梅山地資源豐富,林果業得到發展,茶葉栽培、食用菌種植、烤煙生產、家禽養殖日漸成為村民的主體經濟走向。

下梅村旅遊業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武夷山旅遊業剛起步時,開發下梅村民俗旅遊就得到村裏文化人的熱心關注,只是當時開發鄉村旅遊市場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才遲遲啓動。由於下梅村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1987年10月,來自14個國家的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30多位學員,在下梅鄒氏大夫第舉辦民俗旅遊活動,成為下梅歷史上首次對外開放的一次重大活動,改寫了下梅自清代茶市蕭條以來二百多年的封閉歷史。從而讓古老沉寂的下梅得到國際友人、文化界、旅遊界人士的關注,為下梅村的旅遊開發奠定了基礎。

下梅村古村景觀

下梅村鄒氏家祠

是下梅鄒氏在與晉商經營武夷茶葉獲得巨大利潤後,耗巨資建成的創業豐碑。也是雄踞於村落中心的標誌性建築。鄒氏原籍江西南豐,公元1694年,鄒元老帶着他的兒子們入閩,來到下梅村擇居創業。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鄒氏才發展為閩北有名的商賈。地方史料載,下梅鄒氏與晉商合作每年獲利百餘萬兩銀子,取得成功後,建豪宅七十餘座,修當溪建碼頭,立家祠設文昌閣,大興土木,傳教化,重教育。鄒氏家祠是下梅村標誌性古建築,也是武夷山境內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築。祠堂門樓氣勢宏闊,磚雕圖案豐富多彩。門兩側的“木本”、“水源”,是兩幅篆刻橫披。意思是説一個家族的繁榮昌盛,如樹木一樣,有賴於深深遍佈在鄉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賴於源頭的涓涓細流,揭示了鄒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我們看門樓左右兩側圓形磚雕圖,分別刻着“文丞”、“武尉”的象徵意義,希望子孫後代能文能武,人才輩出。家祠的門礎上,立着一對抱鼓石,構成了“户對”,門楣的上方原來是四隻半尺左右長的雕花石柱,叫“門當(或門簪)”,門當户對是建築部件,起着鎮宅求安的作用。
大廳正堂原有二十四孝木雕鎏金門四扇,雕刻着我國傳統孝道的二十四個經典故事。神壇上供着祖先靈位和鄒氏艱苦創業時的扁擔麻繩。每至清明祭祖時,都要供奉扁擔麻繩,藉此激勵後人要知道創業的艱辛,不忘祖先功德。
家祠下廳是用於搭建臨時戲台的場所。頂上構建是藻井,兩側是廂樓,供聽戲時用。鄒氏家祠每年舉行春秋兩祭(春祀秋報)活動,活動期間除祭祖飲胙外,還請戲班在家祠內唱大戲。一切費用開支,皆由祖宗公產照田的年田租提供。管理照田事務按房輪值。鄒氏照田很多,不僅下梅有,還在曹墩等地購置田產,並設莊收取田租,用於家族公共開支。

下梅村鄒氏大夫第

鄒氏大夫第是鄒氏祖房,是為慶祝鄒英章60大壽而建,因鄒英章獲朝廷誥封“中憲大夫”而得名。當時同時並排建築了6棟房子,大夫第是主人居住,實際建築面積3200多平方,全場116米,最寬處40多米,其餘幾棟為書房,客房,偏房等。鄒氏大夫第在1997年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萬里茶路輝煌歷史的見證。
宅第大門口地面由青石鋪設,兩旁的拴馬石和旗杆石仍保存完好。大門面壁全部用磚雕裝飾,題材豐富,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氣息,手法以浮雕和透雕相結合,層次分明,構圖得體。兩廂的隔窗均飾以木雕,分別雕刻蝙蝠、花卉、幾何圖形等,把屋宇烘托得富麗堂皇。
特別是後花園小樊川的一堵雙面鏤空雕刻花牆,為中國建築史上最為精美,保持最為完整的,也是面積最大的磚雕結構。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達理巷

在下梅村,有一條很特別的巷子,叫達理巷,它與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這座巷子緊挨着方氏參軍第的巷子,原來有一段曲折感人禮讓故事:鄒氏與晉商經營中,學到不少為人處事的美德。鄒氏深知禮讓是美德,雖然當時為村中首富,但富而且仁。
鄒氏建豪宅於方宅參軍第南面,兩户人家後牆緊貼,都無法開後門。因門第觀念互不相讓,甚至還發生過多次爭執吵鬧。方參軍在新疆伊梨鎮守邊關,在戰場上犧牲了,因此方氏是忠烈門第。但是方氏經濟不景氣,家眷處於貧困之中,一時拿不出錢共同修巷子,鄒氏不忘扶貧濟困,就出錢幫助方氏度過生活中的困難,方氏也十分感激,不計較以前兩家人的恩怨,馬上作出讓出封火牆的決定,鄒氏主動承擔了修建巷子的全部費用。鄒氏的後門開通了,方氏與鄒氏又成為友好的鄰居,所以這條巷子就叫做“達理巷”,意思是兩家人在處理鄰里之間的利益關係時都能通達理。

下梅村當溪

從源頭算起全長2000多米,當溪原是一條自然過水坑,發源於蘆峯南脈大元崗,穿過下梅村,將村莊一分為二,因流經村落之中,故宋時下梅稱當坑坊,後更名為當溪。一些勘輿家認為:當溪是下梅村落的“中軸線”。
當溪流至下梅匯入梅溪,全長900多米。在上游的坑頭,建有提水工程,灌溉着八仙堂、雞公壠等400多畝農田,並建有水碓,用於碾米。今水碓已廢棄,遺址尚存。中游建有烏龍壩、壩灘頭等蓄水工程,灌溉着曬穀巖、中坂、龍對仔、方坂等1500多畝農田。
至宋代時,下梅首富江、張二姓,掌握着當坑坊三分之二的土地,為減輕洪澇災害,江、張二姓開始疏浚當溪河牀,為增強當溪排泄山洪的功能,合力投資壘砌岸陂。至明代,洪水多次將當溪岸陂沖毀,周、王、李、方四姓家,再次集資將當溪下游加寬、加深,疏浚支流瓦河溪,增大排洪量,並用石塊壘砌岸陂。同時在上游、中游建坑頭提水工程和烏龍壩、壩灘頭等蓄水工程,使下梅2000多畝農田的水旱災害基本得到解決。
清康熙年間,下梅鄒氏出巨資對當溪進行全面改造,除將當溪南北岸陂改造成街路外,還在當溪各段修築埠頭,共有九處。使之更適合發展水運。人們將它稱為“小運河”。商販們就是用竹筏這一水上交通工具,載着茶米油鹽、布匹五金,進入當溪進行交易的。此時,下梅己形成武夷山重要的茶葉集散地“日行竹筏300艘,轉運不絕。”武夷山茶葉等貨物流通,自下梅集運,過梅溪水路,匯入崇陽溪,經閩江下福州入海,運往廣東遠銷東南亞。
當溪為下梅營造了水鄉風貌,與梅溪構成和諧的水運環境,促進了下梅街市的發展,兩岸店鋪林立。清初至民國,下梅成為有名的商業集鎮。數百年來,當溪承載過多少財富?只有南北兩街上那七十餘棟規模宏闊的古民居知道。如今,由於商業集市轉移,當溪水位下降,失去昔日的輝煌,但當溪在排洪、灌溉和方便村民生活方面,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下梅村梅溪

是武夷山東部有名的溪流。因它發源於梅嶺,因此叫梅溪。梅溪全長50多公里,它的上游叫上梅,下梅村位於梅溪下游,故名。梅溪兩岸有許多村落以梅命名:如梅嶺、上梅、下梅、梅溪村。理學家朱熹當年常往返於上梅、下梅,過梅嶺時,觀村野農家、山岡田塍梅香飄逸,留下了“曉登初移屐,寒香欲滿襟”讚美梅香的詩句。梅溪它不僅養育過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南宋理學家朱熹,還涵養了清代繁榮的茶市下梅。下梅村四面羣山環抱,梅溪擁護着下梅整個村落,與村中的人工小運河當溪交匯,形成丁字形水網。如棋盤佈局的下梅村,就安卧在山環水抱中。梅溪在清代中晚期,發揮了重要的商貿水運作用。清代下梅村是武夷山茶市。《崇安縣誌》載:“康熙19年,武夷巖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轉運不絕。經營茶葉者,皆為下梅鄒氏。”
水運十分繁榮的下梅茶市,其主要水運通道是當溪與梅溪溝通,直達崇陽溪。當溪是一條人工小運河,穿過下梅村,將村莊一分為二,營造了水鄉風光。
梅溪有許多優美的傳説。梅溪流經遙山,對岸就是五興亭。五興亭的名字由來,傳説與朱熹有關。遙山是下梅的一道風景,此山如一具屏風,橫遮西照。當年朱熹前往武夷宮授課,中午途經遙山頂上,駐足路亭處歇腳時,忽然被梅溪灣和渡津頭的景緻吸引住了,他來了興致,問弟子:“吾看此處景緻絕佳,頗具文昌意象”。弟子問:“先生從何説來?”朱熹説:“我等儒生,心境興致常被山光水色所引發,吾今興致所在,便是一興《詩》,二興《書》,三興《禮》,四興《易》,五興《春秋》,可謂五興也。”從此,後人便依了朱熹的意思在遙山頂上修了一座“五興亭”。五興亭,是朱熹提示後人不能忘了《五經》這個的經典。如今遙山古道已荒廢,公路從山腳經過,伴着梅溪水逶迤西去。
梅溪一度成為山西榆次車輞的常氏,進入下梅茶市採購武夷巖茶的重要水路,梅溪是晉商常氏與下梅鄒氏聯合販運武夷茶到恰克圖起程的“茶商水道”。

下梅村風水碑

山環水抱聚寶盆, 青龍白虎遙山橫。 財源廣進流不去, 鄉關肘裏雞犬聞。
這是一首描寫下梅村風水意象的詩。清嘉慶年間,大學士軍機大臣王傑來過下梅,他讚美下梅道:“雞鳴十里街,日出千鼎煙”。據此可知,清代的下梅已有千户人家了,人口編圖已是“萬户候”的十分之一了。從白巖崗俯瞰下梅,四面八方向下梅延伸的九座山岡似九條蛟龍,同時潛首下梅村盆地,因此,清代下梅首富鄒氏茂章,為了以文韜武略來涵養九隻蛟龍,建了文昌閣,藉此鎖住蛟龍的靈性,讓它接受文昌帝君的教化,讓下梅村的後人文運亨通,科第崢嶸。
下梅地形,是武夷山典型的一個小盆地。下梅俗稱“鍋莊”,意指下梅地形如一口鍋,村莊座落其中。下梅村四面山環,一面水抱。四周山麓層疊,內層山峯的海拔平均高度在600多米以上,南面的蘆峯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北面的夏主嶺峯也在800米以上。而東面的黃竹嶺與西面的後山嶺海拔高度只有400米左右。下梅先民為什麼要選一個南、北兩面高而東、西兩面低的盆地作為村落居住地呢?一是勘輿家們考慮到日照因素。東、西方向是太陽昇落位置,下梅東、西方向山峯相對低矮,有利長時間日照,最大限度地為村落全方位提供長足的日照。而南、北山峯相對高,有利於減弱秋冬冷空氣對流的侵擾。下梅村落中有當溪穿村而過,又有梅溪環繞村莊南北,村莊整體上藴藏着“山氣剛,川氣柔”的風水意象,堪稱“鍾靈毓秀”之地。

下梅村鄉俗風情

君山與宋徽宗的一道聖旨
也許人們更懂得,名揚天下的洞庭湖中的那座君山,可是下梅的君山卻鮮為人知。在下梅南面的君峯半麓,有一塊高3米,寬4米左右的形似帽狀的巨大岩石,“君山”二字就刻在它的上面。君山石刻,傳説是宋朝理學家江贄所勒。
清代學者董天工在《遊雲窩有感陳司馬》一詩中寫道的詩句:“誰道遺徽今變遷,幼溪書屋叔圭傳”,叔圭是誰?是北宋政和年間下梅村的江贄,號少微先生,字叔圭。據清雍正《崇安縣誌》載:“北宋政和年間(約1115年),少徽星現,特舉遺逸。邑宰親詣其廬,聘以殊禮,復以詩勉其行,曰:‘帶經鋤曉碧溪灣,遺逸高名達帝關。不琢鳴騶趨北闕,卻隨文豹隱南山。身閒懶綴三千履,道在寧須五兩綸。奈何少微星已現,丹墀要地久虛班。’贄和詩曰:‘一室蕭然傍水灣,自知窮達不相關。釣魚溪繞黃沙路,種粟原通白馬山。有命幸逢天子招,無材休望嗇夫綸。佳編勸獎非吾事,已許巢由廁我班’。凡三聘不起,賜號少微先生。立注微坊以旌之。”
江贄這位理學名賢,宋徽宗三聘其入朝均被他拒絕。江贄這位窮究理學的才子,婉言謝絕了朝廷的三次命召,不肯為官,而寧以古代隱士巢父、許由為榜樣,隱居南山廬峯。朝廷賜其號為“少微先生”,並令本地縣令陳難在江贄的故鄉建少微坊坊門。欽差翰林院士蘇德輿奉旨旌表先賢江贄,於北宋政和5年(即公元1115年)在下梅立少微坊。
乾隆年間,江氏後人把少微書院坊門移至武夷九曲雲窩,取名為“叔圭精舍”。表示對江少微的敬仰。江贄平生不求宦達,長久歸隱南山廬峯。由於他平生注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種德行的修養,後人稱君峯的君山一處凹窠為“八行窠”。以讚美江贄的高尚德行。
宋徽宗下詔要請江贄去當侍讀,一位普通的鄉賢,卻能享有一折聖諭的御請,也算是下梅的無限榮光。江贄故居位於下梅北街方家門巷。如今僅剩有門坊一座。少微坊西面有一口“天一井”,體現《周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色彩。
祖師橋,行幫業會的舞台
小橋,流水,人家,風雨廊,美人靠,展示出下梅宛若水鄉般的風情。但最經典的古建築是祖師橋。它是下梅清代最具廊橋建築藝術特色的標誌性公共建築。祖師橋高30多米,雄踞於梅溪與當溪交匯的水口。1958年修建赤白公路時被拆毀。
祖師橋不在了,可是輝煌的歷史還積澱於此。清康熙年間,由20多個行幫業會的工匠們共同捐資修建的下梅祖師橋,成為村民演社戲、行幫業會敬奉祖師爺的公共舞台。
正月初二,下梅街的鹽幫要在祖師橋舉行管仲會,祭祀祖師爺管仲。
正月十五,茶水幫舉辦三元會,他們請來戲班,歌舞歡慶,祈求天官賜福。
二月初三日,原在文昌閣(已毀)舉行的文昌帝君生日廟會——文昌會,現已併入鎮國廟、萬壽宮。
下梅街坊的紅白紙幫、香燭紙火幫要在祖師橋祭祖師爺文昌帝。
二月十五日,五金幫則在祖師橋上熱鬧吹打,這是他們在舉辦老君會。
六月二十三日,街坊肉鋪關門歇業了,原來今天是他們祖師爺張飛的祭日,得停業一天,到祖師橋舉辦王爺會。
六月二十四日,下梅街坊經營水食(餐飲)業主,為了敬重糧食,這天要到祖師橋舉辦雷祖會,祭他們的祖師爺雷公。
七月十五的上元節,是巫婆遊方和尚的聚會日,他們邊唸咒邊在祖師橋邊燒路頭紙、在橋下放水燈,為村落中不幸喪生者驅鬼送行。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祖師橋最輝煌熱鬧的日子,人們白天趕會買月餅、蓮角,晚上來到橋上參加賞月賽詩會,看戲,一般由村落中最有文化的人主持。
九月初七日,是下梅街坊釀酒幫舉辦杜康會的日子。他們要在祖師橋上祭拜祖師爺杜康。
九月九日重陽節,祖師橋上由各商會、會館舉行同鄉拜祖會。如溪畔萬壽宮等江西籍人就要將許真君抬到祖師橋上,各義演戲劇一場。然後在望鄉亭上放鞭炮,慶祝人在他鄉的安寧。
九月十三日,下梅從事廚師的廚倌們,要聚集在祖師橋上祭舉辦詹皇會。祭祖師詹廚子。據漢史載,詹廚子專為皇帝做御膳,因敢於直諫無鹽做不成佳餚,遇皇帝口忌被殺。后皇帝才意識殺錯,遂誥封詹廚子為“詹皇”。
十月,又是村野之民舉辦秋社活動的繁忙日子。
還有一些手藝人的祭祀祖師爺活動,也在祖師橋上舉行。剛出師的年輕木工要在祖師橋上與師傅舉行拜別儀式,以祭祀祖師爺魯班。同樣,剔頭匠教出的徒弟,也要在祖師橋上和師傅拜別,共同叩首祖師爺愛新覺羅。
祖師橋是一座行幫業會祭祖的聖壇,也是一座鄉井百姓文化娛樂文化舞台。

下梅村文化

概述
尚茶的人喜歡武夷山的大紅袍,尚茶的人也喜歡下梅,因為下梅與茶的緣份更像一個傳奇——興旺與衰落皆因為茶。因茶留下的文明遺存與今天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下梅獨特的魅力。 誰能想得到,一部《喬家大院》的熱播,讓這個古村落再一次喧囂起來,而這一切皆因為茶。
其實,下梅只產少數的茶,而且在整個武夷山岩茶體系中,這裏的茶葉屬於被忽視的品種,但這個古村數百年來與茶產生了糾纏不絕的情愫——明末清初開始,這裏就成了閩北地區最大的茶葉集散地。也因此,下梅為後世留下了富甲一方的建築印記——這裏原先有典型特色的清代深宅大院古民居70餘幢,至今尚存30餘幢。
下梅:萬里茶路第一站
據介紹,在清朝,下梅處在一條非常重要的商路的起點上,這就是“晉商萬里茶路”。據記載,最早來到武夷山販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車輞鎮的常氏。晉商常氏武夷山販茶的第一站便是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
根據史料(附圖為《茶溪鄒氏家譜》中關於鄒英章開創萬里茶道的歷史紀錄,為當時的南平知府所著:“鄒英章偕壯遊閩北、閩固產茶多區,而武夷七十二巖茗種尤甲天下。公與伯兄共治之,走粵東,通洋艘,閩茶賴以大行,品核精詳,無二值,無欺隱,且不與市井較銖兩。以故洋人多服之。洋人售公售制獲異珍所至,輒信償其利,由是家日饒裕,為閩巨室……”)記載,鄒祖英章及其子鄒茅軒曾在廣東連續經營茶葉三十餘年,當時,正值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清政府不準閩南一帶片帆下海,且內遷沿海漁民,徹底阻斷了當時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經營的從廈門出口的海上茶葉貿易,於是創立《壹承》茶號,通過水路運輸,從武夷山下梅開始,沿閩江順流而下,經過福州,潮州,廣州,然後到澳門,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接洽,重新打通了茶葉出口的海上通道,這段時間根據廈門大學考證從1735年到1746年之間開始,結束於1794年(摘錄自《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 下梅村
後英國取代荷蘭海上霸主地位後,清政府改由十三行壟斷外貿貿易,先祖遂與十三行合作經營茶葉貿易,據廣州十三行考證,雍正年間,十三行潘氏與鄒英章、鄒茅軒父子合建茶行,負責武夷山茶在廣東的製作及銷售,此後,先祖後人繼承祖業,繼續在廣東經營海上萬裏茶路達兩個多世紀。在上世紀40年代末,鄒氏《壹承》茶號在廣州還有着3間鋪面 。
在鄒氏經營海上貿易的同時,據《常氏莊園儒商文化書系·榆次車輞常氏家族》記載,於1718年,晉商常家,來到武夷山,於鄒氏達成協議,共同經營武夷山茶運往蒙古及俄羅斯,這就是著名的萬里茶路北線。鄒氏與常氏共同出資,在下梅的蘆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羅厝坊設立了茶號,僱請當地茶工,還將散茶精製加工成紅茶、烏龍茶、磚茶。每年茶期,在下梅製作並精製後的茶葉通過梅溪水路匯運至赤石渡口,經雙方共同驗押後,僱用當地工匠達千餘人,用車馬運至江西河口(沿山縣)。再由船幫改為水運至漢口,達襄樊,轉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鎮,而後用馬幫馱運北上,經洛陽,過黃河,越太行,經晉城、長治,出祁縣子洪口,於魯村換畜力大車北上,經太原、大同,至張家口、歸化,再換駱駝至庫侖、恰克圖。從武夷山的下梅茶市起步,到中俄貿易城恰克圖,漫漫商路上,鄒氏購置了數百峯駱駝做運力,足見茶葉經營規模之大。 雍正五年(1727年10月21日,農曆九月初七),中俄簽訂了《恰克圖條約》。中俄茶葉貿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條繁盛了近兩個世紀、全長5150公里的“茶葉之路”就此進入繁榮。這段歷史在電視劇《喬家大院》中有過特別描述。
晉商常氏與閩北隔萬水千山,商業嗅覺卻異常敏感。早在150多年前,以常氏為主的山西商幫看中了武夷茶的生意資源,把經商觸角探往武夷山下梅的茶坊街市。據《崇安縣誌》載:“康熙十九年間,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三百艘,轉運不絕。”由此可見當年以茶葉交易為中心的經貿活動在下梅十分活躍。
1666年(康熙五年),武夷茶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收購,歐人皆以武夷巖茶為中國茶之總稱。此時武夷山岩茶在下梅集運轉銷,乾隆年間,下梅遂形成崇安最大的茶市。
雍正五年(1727年),下梅茶商開始大發。咸豐年間,太平軍出沒武夷山,晉商與下梅鄒氏經營茶葉生意受阻。五口通商後,晉商在武夷山收購巖茶業務由下梅鄒氏、潮州、廣州三幫聯合採辦,轉運於福州、汕頭、澳門及南洋各島。下梅,這偏於武夷山東隅的茶莊集市小鎮,連接起一條通往中俄邊界貿易城恰克圖的茶貿易之路。常氏與商團盟友開創了中俄貿易的漫漫長路,成為在中俄邊界貿易城恰克圖的一支勁旅。
晉商:涉足下梅茶市
常氏經營的主要商品就是茶葉,而這些茶葉,又都是從閩北武夷山採購所得,常氏採購集團的千里足履,紛紛涉足清代武夷山茶市下梅村。他們的到來,也給下梅茶葉經營帶來了商機和貿易信息。除鄒氏外,還有孫氏等隨晉商奔赴西部經營茶葉。鄒氏在山西榆次,還教當地常氏開闢山地種茶葉,所育茶苗之法,全部是從武夷山下的崇安帶去的。但由於氣候因素,未能形成規模。新茶尚未上市,鄒氏就利用現銀,躉足茶葉運往山西,在貨缺時拋售,大賺一把。鄒氏在與山西人交易中,學到了晉商的經商之道,由單一的茶葉交易到販各類貨物,生意日隆,交易多元化,資產遂增,鄒氏投入重金購駱駝,用駝隊運貨到恰克圖交換皮貨、藥材,換洋鐵、洋油、洋火等。如今,下梅鄒氏還留有從恰克圖帶回的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箱及鄒氏茶莊號“景隆號”、“集春號”及驗押茶貨的“素蘭號”木印模等,這些都是下梅鄒氏當年與晉商進行武夷巖茶貿易時使用的實物遺存。
據當地人講,清代中期,武夷山四大鉅富之一的萬氏,憑着雄貲與鄒氏爭奪茶葉生意。初來乍到的晉商常氏,看到鄒氏在茶葉交易中更注忠誠信用,遂與下梅鄒氏“景隆號”茶莊結為盟友。鄒氏騰出景隆號的倉庫和廂房,給常氏儲存躉下的茶葉,還為他們一路風塵遠道而來的10餘峯駱駝搭建喂料棚,那時,景隆號的人們第一次見到龐然大物駱駝,覺得很稀奇。晉商對外發貨時,滿載茶葉的竹筏就從蘆下巷口河埠下水,進入梅溪水路。
興衰皆因茶
下梅鄒氏與晉商精誠合作100多年,鄒氏以經營茶葉發家致富,誠信經營是基礎。晉商強烈的外貿意識、敢與洋人做生意的膽識,極大地鼓舞了鄒氏。下梅鄒氏恪守的是“誠信經營,致富履義”的商德。
只是,鴉片戰爭後,由於當時清政府被迫開放五個通商口岸,武夷巖茶只要順閩江而下就可出口。於是,武夷山地區的茶市中心從下梅轉移到赤石。盛極一時的下梅慢慢走向衰落。
如今,穿行在當溪兩旁的騎樓邊,當年的商店門楣還在,當年修建的9碼頭舊址還在,然而物是人非,原來整日舟楫往來的繁忙的當溪,到後來只有在5天一次的趕墟日時,才會變得熱鬧一些。只是修建在騎樓邊的美人靠至今風韻猶存,成為這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年下梅男人大多出去經營茶葉,家裏媳婦就在斜陽殘照之際,望着往來不熄的船隻,等待男人的歸來……
來自山西的“麻雀”
鄒全榮
“哪裏有麻雀,哪裏就有山西人”。這是當年流行的一句俗語,足見山西人分佈之廣,外出謀生者眾。山西商人經過顛簸輾轉,終於來到了武夷山。他們在下梅“景隆號”找到了山西老鄉。鄒掌櫃高興地説:“麻雀來了,夥計多了!” 鄒掌櫃特吩咐伙房裏備了一份麪食,這是“景隆號”專門用於迎接山西客人的。幾年之後,這批姓常的“麻雀”們在武夷山經營茶園種植,獨立生產茶葉,同時還學會了製茶技藝。車輞常氏在下梅有了茶山,同時還擁有製茶作坊。常氏與鄒氏在種茶、製茶、售茶方面,配合得最好。鄒氏很佩服從山西飛來的“麻雀”們,敢冒風險,在人地生疏的外鄉大把扔錢,購置產業。“麻雀”們的創業精神,感染了武夷山不少茶農。
萬里茶路
“萬里茶路”全長達5150公里,隨着茶葉生意向境外擴張,茶路不斷延長,武夷山下梅鄒氏與晉商常氏建立貿易伙伴關係之後,其過境從武夷山下梅至中俄邊境的貿易城恰克圖,約4500公里。鄒氏借福州、廣州口岸開放之機,租用洋艘,將武夷茶販運到東南亞各地,有的還銷往歐洲,其南下販茶的路程也有1000多公里。
據載,每年茶期,在下梅收購精製後的茶葉通過梅溪水路匯運至崇安縣城,驗押之後,僱用當地工匠達千餘人,用車馬運至江西河口(沿山縣)。由船幫改為水運至漢口,達襄樊,轉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鎮,而後用馬幫馱運北上,經洛陽,過黃河,越太行,經晉城、長治,出祁縣子洪口,於魯村換畜力大車北上,經太原、大同,至張家口、歸化,再換駱駝至庫侖、恰克圖。從武夷山的下梅茶市起步,到中俄貿易城恰克圖,漫漫商路上,鄒氏購置了數百峯駱駝做運力,足見茶葉經營規模之大。

下梅村其它相關

茂章伯母的傳説
清朝時下梅村大商人鄒茂章外出與山西榆次車輞的常氏做生意,他的妻子茂章伯母每天就坐在當溪兩邊的長凳上,盼望丈夫回來,常常是等到黃昏日落,那夕陽的餘輝映照在她的臉上,當溪潺潺流水又倒映着茂章伯母姣好的身姿,顯得嫵媚,楚楚動人。然而丈夫常因忙於手頭商務,誤了歸期,苦苦等丈夫早歸的茂章伯母時常落了空。不甘寂寞的她,卻變成了一條鯉魚,悄悄地從這條當溪游出去。去跟隨鄒茂章的商船,等鄒茂章做完生意回來時,嫵媚迷人的茂章伯母又從鯉魚精還原成富貴女子,斜着美麗的腰肢靠在這風雨欄上,回眸一看,實在美麗。後來人們就把這風雨欄叫做“美人靠”。
不過,茂章伯母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風雨欄成了村民歇息談天説地的地方,大家有空就到這兒坐坐靠靠,村民們就叫它“每人靠”,你們遊客每個人都坐一坐,靠一靠,體驗一下鯉魚精流連過的地方。當溪水比起過去雖然淺了許多,但許多迷人的故事卻源遠流長,你可以遙想到當年梅溪水運之路的熱鬧,下梅街市的繁華,也可以感覺出當溪小碼頭擠滿了進進出出的茶商,米販,生意人,一座座小巧的木拱橋橫在當溪上,真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畫。
交通線路
從武夷山市區乘中巴或公交車直達下梅;從武夷山度假區前往下梅的公交車每5分鐘一趟。

下梅村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12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佈的2010-2017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監測合格名單。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