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寺坊村

鎖定
下寺坊村位於江西撫州市崇仁縣禮陂鎮下轄行政村境西南部,西南界宜黃縣。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6公里,崇宜公路橫穿境內,交通十分便利。下轄下寺坊村委會,下寺坊村、塘下、付坊、富坊,芙蓉坑,張家嶺、上寺坊,孤嶺下,岔路口村,坊牌,河路上,老區,盧坊,澳香,塗坊,舍辦哩,等17個小組村委會和1個村委會,我鎮下寺坊村共有九個村小組,人口1750人,其中下寺坊村小組有人口270人,耕地面積281畝,該村有80畝耕地完全靠雨水灌溉,若遇旱季則顆粒無收,為此鎮政府會同下寺坊村委會決定在下寺坊村小組興建一座山塘水庫。鎮、村特邀請相關水利技術人員到現場勘測,經初步預算,興建該水庫需要資金25萬元。現自籌5萬元,尚有20萬元缺口資金懇請貴局給予解決為感。 [10] 
中文名
下寺坊村
外文名
xià sì fāng cūn
別    名
竹筍之鄉
禮陂竹林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贛東
面    積
281 km² [9] 
下轄地區
下寺坊村,塘下村,張家嶺、
政府駐地
塘下村
電話區號
0794
郵政編碼
34422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潮濕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750 人 [8] 
著名景點
禮陂神龍靈湖風景區
機    場
南昌昌北機場
火車站
撫州站 崇仁站
車牌代碼
贛F
方    言
贛語,禮陂話
代 碼
362525
學 校
禮陂中學
文 化
禮陂文化
民 系
江右民系
成立時間
1900年1月1日 [5] 
辦公地址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禮陂鎮下寺坊村民委員會 [7] 

下寺坊村村情概況

下寺坊村位於禮陂中南,南界宜黃縣。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6公里,崇宜公路橫穿境內,交通十分便利。下轄下寺坊村委會,下寺坊村、塘下村、付坊村、富坊村,芙蓉坑村,張家村、上寺坊村,孤嶺下村,塗家新村岔路口村,坊牌,河路上,老區村,盧坊村,澳香村,塗坊村,舍辦哩村,、下斜等17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84個村民小組,103個自然村,農業人口11607人,農户2572户。均為漢族江右民系。區域面積9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731畝。

下寺坊村自然資源

資源豐富:境內藴藏着豐富的煤礦、石灰石、毛竹等天然資源(素有“烏金白銀“之稱),盛產杉木、松木、樟木、毛竹、小竹筍、瓜果、麻雞。有各類水庫56座(其中小(一)型2座,小(二)型6座),有效灌溉面積11000餘畝,旱澇保收9000餘畝。電力資源豐富,全縣統一電網供應,用之不盡,取之不竭。
環境優美:境內山清水秀。有山林面積1433915畝(其中毛竹面積35000畝),56座水庫鑲嵌其間,山水相映,十分宜人。坐落在“學士山”之巔的龍濟古寺宏偉壯觀,
歷史悠長,令人神往,遊者應接不暇。龍泉山水清質優,自1998年開始投產的崇仁縣康士純淨水廠選用龍泉山水經科學加工生產的禮陂康士純淨水(連年經過省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院、防疫部門檢測合格)深受人們喜愛,已經成為崇仁人民日常必需欽用水。
禮陂鎮地圖 禮陂鎮地圖

下寺坊村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崇仁縣禮陂鎮下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禮陂橋社區紅星村左坊村下斜村洋陂村晗口村、下寺坊村、岔路口村滄源村 [12] 

下寺坊村經濟發展

擁有煤礦、建材等支柱華贛企業,主要企業有:煤礦8家、江西明生水泥有限公司、崇仁縣鑫源食品廠、崇仁縣康士純淨水廠,其中產值超一千萬元企業有7家,是崇仁縣發達的工業重鎮,江西楊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2]  ,崇仁縣華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1]  崇仁縣下寺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3]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禮陂鎮下寺坊村民委員會 [6] 

下寺坊村交通概況

交通便利:崇宜公路橫穿境內,鎮村之間、村村之間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鎮黨委、政府大力營造優越的投資環境,制定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禮陂豐富的資源,良好的交通、能源、電力、文化、通訊條件,迷人的人文景觀是投資者稱心的家園。
禮陂鎮下寺坊公路 禮陂鎮下寺坊公路

下寺坊村旅遊資源

龍濟寺位於江西省崇仁縣禮陂鎮學士山之嶺,是崇仁縣開放寺廟之一,目前龍濟寺已列入崇仁縣開放旅遊景點。學士山”頗有一番來歷,該山原名不詳,相傳明代有儒士在該寺講學,且頗有建樹,後人為紀念此事,故以“學士”為山名。
崇仁縣誌》載:龍濟寺始建於唐天佑元年(904)距今有1097年曆史。原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明崇禎五年(1632),崇仁吳相國敬請觀心和尚主持龍濟寺,其間香火鼎盛。清康熙癸亥(1683)年鼎建龍濟中興祖塔,立穎湛、海聰大師墓碑,香火再度鼎盛。在古代,北宋地理學家樂史、元代地理學家吳澄、明代宰相吳道南都曾到此遊覽。民國時期,歷遭兵火,殿宇傾圯,僧眾星散,只保留中興祖塔和清代修建的觀音堂。文化大革命期間,觀音堂被作為崇仁縣共大學生上山勞動的臨時落腳之處,故得以保存至今。1985年崇仁縣人民政府批准龍濟寺為開放寺廟,並籌款修葺使之煥然一新。現寺前有一大場院,院內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堂,兩側建有僧尼宿舍共1200餘平方米,寺轄山林130畝,水田6畝,離寺不遠處有一池塘,既體現前朱雀(池塘)後玄武
下寺坊村 下寺坊村
(山陵)“相地術”之意,又可作為“放生池”充滿慈悲為懷的宗教精神,一到寺前便可見康熙辛巳年(1701)郭春敬書的“龍濟古寺”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進入山門便是天王殿,正面是彌勒佛,東座天靈宮,西座馬元帥,作為“風調雨順”的象徵,過天王殿便是大雄寶殿,殿內金碧輝煌,正面是三尊大佛,背面是“海島”,塑大小菩薩100餘尊,兩邊塑羅漢像18尊,過大雄寶殿,便到觀音堂,內塑千手觀音一尊,佛像心態逼真,充溢着“救苦救難”、“普渡眾生”之情。“佛以絕俗為幽,寺得山水而媚”。龍濟寺集“殿、閣、亭、塔”為一體。以“幽、雅、古、絕”為特色“山、水、林、巖”相得益彰,宗教建築與自然風光渾然一體,為了方便人們上山觀賞和朝拜,2000年冬該寺廟在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修建了一條從山下到寺廟長2千餘米的石板路,現在人們可以一邊輕輕鬆鬆上山,一邊瀏覽兩邊的風景,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壯美。
禮陂鎮位於崇仁縣東南部,與崇仁縣城相距16公里,東靠許坊鄉,南與宜黃縣接壤,西與相山鎮、桃源鄉相鄰,北與郭圩鄉交界,崇宜公路穿境而過,距臨八線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版圖面積93.6平方公里,屬半平原丘陵地貌,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地形為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度88.7米,最高點為中華山437.1米,最低點羅家海拔70米。
禮陂鎮自然資源多樣:動物資源有雞、鴨、野豬等;植物資源有杉木、松木、毛竹、蜜梨等;礦產有煤炭、石灰石、片石等;水資源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6座,山塘水庫85座。旅遊資源豐富,有龍濟古寺、獅子巖和明代古墓羣等名勝古蹟。地方特產有罐裝竹筍、蜜梨、獼猴桃等。
全鎮下轄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84個村民小組,103個自然村,轄1所中學,7所小學。耕地面積1166公頃,其中水田1010公頃,旱地157公頃。山林面積6484公頃,森林覆蓋率69.3%。
崇仁縣禮陂鎮 崇仁縣禮陂鎮
【以產業發展為帶動,推動鄉村振興走深走實】堅持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充分利用我鎮1.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全面改善農業基礎條件,並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穩步發展煙葉等優勢產業,2021年繼續在全鎮範圍內鋪開煙葉種植,面積達1399畝,為全縣最多,實現税收96餘萬元;深入推進蔬菜、中藥材、麻雞等特色種養業發展,全鎮8個村的村級集體經濟均在10萬元以上。如在洋陂村種植火參果100餘畝,按照“村集體+農户管護+企業購銷”的發展模式,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在30萬元以上;在紅星村、晗口村,利用新建的蔬菜大棚項目,引進外來客商和本地能人作為經營主體,種植長條冬瓜、羊肚菌等產業,逐漸構建“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的新格局。穩步推進脱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成立了禮陂鎮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工作領導小組,從制度上建立統一高效的工作機制;組建鄉村振興工作組5個19人,明確鞏固脱貧攻堅成果的人員和責任。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方面,採取“三線並行”的方式,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幫扶,2021年依程序新增監測對象4户19人,全鎮脱貧户及監測户達到了97户315人;同時,不減脱貧户的幫扶力度,持續在就業、產業、健康、教育等政策上予以幫扶,做到脱貧不脱政策,切實鞏固拓展好來之不易的脱貧攻堅成果。
崇仁縣禮陂鎮人民政府大樓70年代 崇仁縣禮陂鎮人民政府大樓70年代
【以環境整治為突破,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一是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嚴格按照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全面完成全鎮25户以上新農村建設;對標縣裏“雙城同創”要求,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對拆危拆臨、亂搭亂建清理等工作實行“一月一調度,一週一通報”,一年來共拆除破舊危房8棟,亂搭亂建27處,約1500餘平方米,清除小廣告、牛皮癬300餘處,並強化後續監管,建立“黨員帶頭、羣眾參與、定期評比”的長效管護機制,把建設美麗家園納入村規民約、道德“紅黑榜”範疇,全年共發佈道德紅黑榜4期,上榜人數共68人,切實提高了羣眾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推動整治工作縱深開展。二是全面強化集鎮提升建設。健全集鎮管理制度,在集鎮建設上下大力氣整頓,加強執法隊伍日常執法力度,有效地解決了以往特別是趕集日時秩序混亂、環境髒差情況;並在2021年對集鎮主幹道實施了“白改黑”工程,極大地方便了羣眾出行,集鎮容貌得到有效提升。積極跑項目、爭資金,在集鎮規劃上想辦法,擬將市場內閒置場所和土地利用起來,規劃打造商住綜合體,目前已邀請第三方公司對集鎮農貿市場改造進行設計。三是持續深入生態環境保護。緊盯薄弱環節、健全長效機制,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嚴格落實“庫長制”“林長制”,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帶頭履行“河長”責任。繼續在全鎮範圍內實行封山育林政策、秸稈禁燒工作實行網格化管控,對重點河流進行清淤,推進河道綜合整治。鞏固鎮域8座小(2)型以上水庫退出承包養殖成果,實行人放天養,確保禮陂的藍天碧水。針對2021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轉辦清單中反映的江西鑫旺機制竹炭廠排放刺激性廢氣問題及縣園區對工業企業排查出涉及的環保問題,切實扛起主體責任,開展全面排查,現已整改到位。 [4] 
孟冬時節,冬閒人不閒。在崇仁縣禮陂鎮的田間地頭,100餘名村民忙着給連片的西蘭花進行日常管護,忙碌的勞作場景隨處可見。
下寺坊村 下寺坊村
崇仁縣禮陂鎮下寺坊村種糧大户徐小明利用冬閒田種植的100畝有機西蘭花長勢喜人。
西蘭花營養豐富、口感優良,是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之一,且西蘭花一般秋季開始播種,春節前後上市銷售,正好與水稻種植的時間相錯開,所以禮陂鎮引進企業提供西蘭花種植技術,並進行保底收購,激發了各村的種植熱情。
下寺坊村 下寺坊村
11月29日,崇仁縣禮陂鎮下寺坊村種糧大户徐小明(右一)正在田裏勞作。今年,他利用冬閒田種植了100畝有機西蘭花。
徐小明是該鎮下寺坊村的種糧大户,今年利用冬閒田種植了100畝有機西蘭花,他介紹道:“目前西蘭花長勢還可以,一畝大概有1500公斤的產量,除去成本,預計每畝可以賺2000元左右,明年我打算擴大種植面積,利用閒置的農田多賺點錢。”
下寺坊村 下寺坊村
11月29日,崇仁縣禮陂鎮下寺坊村村民章國仔在西蘭花基地勞作。
據瞭解,為發揮冬閒田效益,該鎮通過宣傳欄、黨員大會、上門走訪等形式廣泛宣傳,並利用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1.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果,全面優化產業結構,與種植大户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利用冬閒田種植越冬蔬菜、油菜和綠肥等,其中下寺坊村就流轉了1000餘畝土地種植西蘭花和油菜。
在蔬菜產業的帶動下,不僅冬閒田變成了致富田,同時也拓寬了不少村民的就業渠道。“開溝、移栽、施肥、管護,我一直都在這裏幹活。”下寺坊村村民章國仔告訴記者,他家有6畝冬閒田被流轉,獲得了一筆流轉費,此外,他還一直在西蘭花基地務工,每天收入130元。“能利用冬閒時間在家門口賺點錢我很滿意,現在日子越過越有滋味了 。”章國仔開心地説。(文/記者 鄭瑩瑩 圖/記者 陳強)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