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塔

鎖定
下塔,位於廣東省龍川縣田心鎮塔峯村,又名“仙塔”。 始建於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1995年大修。塔形近似西安小雁塔,為廣東省現存古塔中僅見,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研究價值。1989年6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下塔
別    名
仙塔
地    點
廣東省龍川縣田心鎮塔峯村
建立時間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

下塔基本概述

下塔下塔形狀

下塔為四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高16米。塔的第一層較大,二層以上收分量大,各層用菱角牙磚疊砌出檐。檐口有生起。第一層內設塔心室,第二層以上為實心,塔心室內用長4米、寬0.4米、厚約0.25米的花崗岩石四條鋪墊,其上塔心部分用泥磚一直砌滿至塔頂,遊人不可登。大部分青磚側邊印有 “宣和二年庚子”、“宣和三年辛丑”、“般若波羅密”、“天王”等字。 [1] 

下塔下塔位置

塔坐東向西,首層僅一門供出入,其餘各層各面均隱砌出壼形假門。首層正門門框為花崗岩石,鐫門聯:“天地無私載,山川有獨成”。橫批“仙塔流芳”。塔身微向東南方向傾斜,各層均出現裂縫。塔剎為明清時用花崗石雕制的葫蘆剎。整個塔身呈土黃色,每一層塔檐幾乎都是焦黑,彷彿被大火焚燒過的痕跡。

下塔下塔作用

下塔是舊時附近村民祭拜神靈、祈慶豐收的地方,每逢節日都要在此舉行集會,特別是較大的節日,前來祭拜的人就更多了。現塔心室內仍有香爐、供品和焚香,仍有人前來祭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