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

鎖定
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始建於1996年,其前身為上海水產大學計算機學院。2003年,計算機學院、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組建上海水產大學信息學院,2008年5月,上海水產大學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學院隨之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 [3] 
學院現有4個系、3個公共基礎教學部、2個實驗中心,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系;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部、物理公共基礎教學部、數學公共基礎教學部;學院專業實驗中心和物理實驗中心和數字海洋研究所。 [1] 
學院本着“創新、協同、開放”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以智慧海洋、智慧漁業為特色的學科方向。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計算機技術工程專業碩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和信息與計算科學4個本科專業。 [2] 
中文名
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
簡    稱
信息學院
創辦時間
1996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特色
智慧海洋、智慧漁業
所屬企業
上海海洋大學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4
地    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滬城環路999號
類    型
理工科
所屬地區
中國·上海·浦東新區

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歷史沿革

1982年,上海水產學院海洋漁業系設置計算機教研室。
1996年,與聯想集團公司聯合辦學,成立上海水產大學聯想計算機學院,設立計算機及應用本科專業。
1998年,學院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計算機學院。
2003年,由上海水產大學計算機學院、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聯合組建上海水產大學信息學院。
2008年,學院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 [3] 

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學院簡介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計算機技術、農業推進廣碩士農業信息化領域兩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擁有1個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1個農業信息化領域農業推廣碩士點、1個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學院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與計算科學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4個本科專業。 [1] 
2012年引進12位博士,1位碩士,學院現有教職工人數11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6人,碩士生導師16人,具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佔62%。在校學生1100餘人。學院聘請了中國工程院王家耀院士、中國科學院陳國良院士、著名計算機教育家譚浩強教授、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熊範倫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錢平教授、國家海洋局東海信息中心蘇誠教授等多位知名學者和IT產業界作為客座、兼職教授。
信息學院在由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轉變的過程中, 緊緊依託學校在海洋領域的學科優勢,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了以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為核心的特色研究體系,以海洋信息監測及處理技術、海洋防災抗災決策輔助技術、海洋數值模擬計算技術為研究方向,重點在數字海洋和數字漁業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學院具有現代化的教學和科研設施,專業實驗中心擁有軟件綜合教學實驗室、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教學實驗室、海洋信息與決策支持系統實驗室、嵌入式系統與信息處理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教學實驗室。
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專項基金一項。獲國家科技部863項目主持一項、973二級課題一項。學院利用數字海洋研究所學院發揮數字海洋研究所、數字農業研究所團隊研究平台,積極拓展與國家海洋局、上海市科委、農委的科研合作,先後與東海分局、北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奉賢海洋局共同承擔科技部、發改委、海洋局等多項重大項目。學院承擔了 “動物精細養殖技術城市風暴潮災害輔助決策系統關鍵技術研究”、“數據質量研究集約化南美白對蝦養殖數字化集成系統研究與設備創新”等科研項目。2012年,學院取得專利42項,進入實審20餘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0餘7項,;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兩項、上海市浦東新區科學技術獎一項,發表論文95篇,其中SCI 14篇、EI 19、CPCI-S 1篇;;出版專著、教材和科普著作83部。
為充分滿足師生課外學習和科研需求,學院積極利用社會資源,在三零衞士通訊有限公司、上海羣碩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隆達軟件有限公司、明思(上海)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百圖軟件(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個IT企業中建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學院注重學生第二課堂建設,為加強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展了12級新生晚自修,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學院畢業具備良好政治素質、社會公德、敬業精神、專業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多位畢業生現高薪就職於微軟公司、日本富士通、花旗銀行、聯想集團等知名企業。學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ERP沙盤模擬大賽、上海市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第八屆“挑戰杯”中共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屢次獲得優異成績。同時,學院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充分發揮網絡思政的優勢資源,繼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易班工作,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規教育,讓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佔領網絡陣地,利用網絡資源與學生進行對話、諮詢、答疑和指導,切實瞭解和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此外,在百年校慶期間,我院師生表現積極,開展了“情濃百年、'信'&'心'相系”師生聯歡晚會、“慶祝海大百年,踐行勤樸忠實”演講比賽、“海大百年”祝福徵集大賽、“百年校慶我愛我校”等活動,併發揚主人翁精神,爭做校慶志願者,展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高昂鬥志和拼搏精神。
在即將到來的“十二五”中,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繼續秉承我校辦學的優良傳統,立足上海,服務全國,不斷改革創新,提高辦學質量,努力實現學院跨越式發展。

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學院領導

院黨委書記:施永忠

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科學研究

信息學院在由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轉變的過程中,緊緊依託學校在海洋領域的學科優勢,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了以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為核心的特色研究體系,以海洋信息檢測及處理技術、海洋防災抗災決策輔助技術、海洋數值模擬計算技術為研究方向,重點在數字海洋和數字漁業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
學院具有現代化的教學和科研設施、專業實驗中心擁有軟件綜合教學實驗室、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教學實驗室、海洋信息與決策支持系統實驗室、嵌入式系統與信息處理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教學實驗室。
近兩年,完成了國家發改委“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項目和“數字海洋”上海示範區建設,併成功申報獲得了科技部海洋行業專項“臨港新城風暴潮災害輔助決策與評價關鍵技術研究”、“渤海海洋環境信息集成及動態管理技術示範應用”;主持或承擔完成了“設施農業精準生產技術系統構建與應用”等科技部國家863重大項目4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農業現代化信息技術研究與開發”等2項,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基於3S的南匯區城市風暴潮災害輔助決策關鍵技術研究”、國家908專項“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業務網絡化與輔助決策系統建設”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總結費由以 前的十幾萬發展到目 前的近千萬。
學院海洋信息學科取得了首批上海市教委“085”知識創新工程項目,這將是信息學院學科發展中關鍵里程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