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天竺法喜講寺

鎖定
上天竺法喜講寺,又名上天竺、法喜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天竺路338號,始建於後晉天福初年(936年),南宋時期改名為天竺教寺,清康熙時期賜名法喜寺,於1986年重新對外開放 [1-2] 
上天竺法喜講寺現存建築是1986年重新對外開放以來陸續修建的,主要有:山門牌坊、天王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放生池、齋堂、客堂、東西廊廡等建築,佈局莊嚴,錯落有致。上天竺法喜講寺以觀音靈驗、香火興旺而聞名,歷代許多帝王敬香朝拜。尤其是明清以來,每到春香時節,浙東蘇南各地的香客紛紛前來敬香,形成每年一度的“天竺香市” [2] 
中文名
上天竺法喜講寺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天竺路338號
所處時代
五代後晉

上天竺法喜講寺歷史沿革

上天竺法喜講寺 上天竺法喜講寺
後晉天福初年(936年),僧人道翊創建觀音看經院。
後晉天福四年(939年),觀音看經院建成。
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有銑和尚在白雲峯、獅子峯之間建觀音殿。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宋仁宗將秘典5330卷賜予觀音看經院,作為教藏,為此專門建造藏經殿。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杭州郡守沈文通將禪寺改為教寺,並命寺僧辯才主持築室,殿加重檐,宋仁宗親書“靈感觀音院”寺額。
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宰相曾公亮出資修建靈感觀音院,並將其所贈佛經5230卷藏於靈感觀音院西廡。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十六觀堂落成。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宋高宗命住持惟日建藏經樓和應真閣。
南宋隆興二年(1164年),宋孝宗命臨安府尹曹澄督建五百羅漢堂。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宋孝宗命重建十六觀堂。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下詔重修寺院,改院為寺,御書“法輪寶藏”額。
南宋淳熙二年(1174年),正式改院為“靈感觀音講寺”。
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靈感觀音講寺改名為“天竺教寺”,評定為教寺“五山之首”。
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燈火成災,十六觀堂被毀,住持妙蛙營建,一年修復。
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天竺教寺被毀。
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寺僧慶思重建天竺教寺。
元末時期,天竺教寺又毀。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遂下旨建觀音菩薩殿。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定名為“法喜寺”,御書寺額和“寶陀飛觀”、“普甘露門”等匾額,題寫柱聯“繞座法輪明寶月,盈階甘雨散花天。” [1] 
1986年,上天竺法喜講寺重新對外開放 [2] 

上天竺法喜講寺建築格局

上天竺法喜講寺現存建築是1986年重新對外開放以來陸續修建的,主要有:山門牌坊、天王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放生池、齋堂、客堂、東西廊廡等建築,佈局莊嚴,錯落有致 [2] 

上天竺法喜講寺文物遺存

古玉蘭
古玉蘭 古玉蘭
上天竺法喜講寺五觀堂前有一株明代古玉蘭,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古樹平均冠幅達7.5米,高12米,胸圍280釐米,樹幹粗壯,佈滿了青苔,樹冠寬闊,覆蓋整個庭院 [5-6]  。古玉蘭的花期較短,每年3月初開放,正常情況會持續7到10天左右,如果遇到下雨天則會更短,大概只有3到5天左右 [7] 
玉蘭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藴,被人們視為一種象徵着高雅品質和高尚情操的植物 [6] 

上天竺法喜講寺歷史文化

上天竺法喜講寺藝文

宋理宗趙昀在《天竺靈感觀音大士贊》中稱:“神通至妙兮隱顯莫測,功德無邊兮應感奚速。時和歲豐兮豐佑我民,兵寢刑措兮康此王國。”

上天竺法喜講寺傳説軼事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杭城大旱,餓殍遍道,時有訛傳觀音大士在上天竺救濟餓民,於是蜂湧而至,在上天竺掘土三尺,取粉狀泥土充餓,從此江南一帶遇有災荒,饑民常以“觀音土”充飢。

上天竺法喜講寺文化活動

2021年9月6日,上天竺法喜講寺舉行“首屆辯才佛學思想”研討會暨圓詮法師榮膺方丈陞座慶典法會 [3] 

上天竺法喜講寺研究價值

上天竺法喜講寺是天竺三峯較大的一座寺廟,也是中國白衣觀音的起源地 [4] 
中國有兩個著名的拜觀音道場,浙江舟山市普陀山是國際性的進香道場,而杭州的上天竺寺是地方性道場。
天竺,在靈隱寺南,羣山環抱之中,有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座古寺,均供奉觀音大士。還有翻經台、七葉堂、三生石等許多文化勝蹟。
天竺三寺深藏林間山谷,由下而上,寺宇壯麗,景色清幽,高僧輩出,佛學與詩文並茂。據《湖山勝概稱》“由月桂峯迤西入佛國山,自下竺,過中竺,至上竺而止,上竺則觀音靈感。下竺則古蹟為勝,三竺之間,雲影天光,泉聲松籟,岑寂島空,香凝鍾靜,耳目心神之會,覺其迷極其光者,豈不超三界外乎。”《武林舊事》亦稱:“三寺相去裏許,皆極宏麗,晨鐘暮鼓,彼此間作,高僧徒侶,相聚梵膚,真佛國也。”從上天竺可東至龍井,南至琅鐺嶺,左通五雲山,下止梅家塢。天竺,鍾靈毓秀,山嵐雲影,佛學教觀,源遠流長。慧理、寶掌、道翊三天竺開山祖師,之後,能詩善文,佛學造詣很深的名僧層出不窮,正如蘇軾所説:“天竺禪師有作家”。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也贊天竺稱:“地是佛國土,人非俗交親。”天竺三寺始於晉,興於唐,盛於宋,為我國東南名剎。南宋時中天竺寺曾被評定為“禪院十剎之首”,上、下天竺寺同被列為“教院五山前茅”。
上天竺寺位於白雲峯下,由下眺望峯頂,常有白雲籠罩,猶如幢蓋覆頂。山上產茶,名為“寶雲”與下竺,“香林“並稱佳品。故蘇軾的《和茶詩》中有“白雲峯下兩槍新”之句。白雲峯右下雙檜婆娑,寺僧常在樹下盤膝養神。峯稱“雙檜峯”,巖稱“雙檜巖”(即百丈巖)。山上巖穴甚多,古時常有虎豹出沒。樹木森森,花草爛漫,朝融夕凝,以致泉脈眾多。古寺前後左右有大悲泉、夢泉、蜥蜴泉、冽泉、孫公泉水、幻應井、示現井等,坐禪井等,其中乳寶泉水“懸乳如脂”,其峯遂名“乳實峯”。古寺院後有成片古桂飄香,故稱“天香巖”。寺前白雲峯餘脈,其岡如琴,故稱“琴岡”,岡上修竹成林,宋時在中印峯、白雲峯間名優土成岡,取“愚公移山”之意,命名“愚岡”。古人贊上天竺景色稱:“萬竹參霄,碧蔭數里,寂然空谷,惟聞泉聲。”為古杭城又一名勝區。

上天竺法喜講寺主要景點

天竺山下有一條路叫天竺路。天竺路上有三座千年古寺,有小西天,也有許多人心心念唸的三生石。這條約2000米長的古道盡頭有500多年的古玉蘭。 [8] 

上天竺法喜講寺參觀信息

上天竺法喜講寺地理位置

上天竺法喜講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天竺路338號。

上天竺法喜講寺交通路線

  • 公交
杭州市內乘坐103、121、324M、1314路公交車,在上天竺站下車前往。
  • 駕車
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距離上天竺法喜講寺5.6千米,駕車約10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