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鎮歷史沿革
編輯三陽鎮秦代屬南都,西漢屬荊州刺史部江夏郡雲杜縣。
三陽鎮(3張)
三國時,南新市候國改稱南新市縣,鎮域屬魏國荊州江夏郡南新市縣,是魏吳兩國對峙的前沿。
晉歸一統,鎮域屬荊州江夏郡南新市縣。南北朝劉宋時,南新市縣改稱新市縣,鎮域屬竟陵郡新市縣。爾後,戰亂頻繁,改新市縣為富水縣,置富水郡,鎮域屬富水郡富水縣。
隋初廢郡,富水縣屬温州、隋大業三年(607年),廢温州,鎮域屬荊州安陸郡富水縣。
有史可查的三陽鄉鎮級建制為明代。明洪武初年,三陽鎮域屬京山縣富水村,清代為京山縣富水鄉太陽團,中華民國屬京山縣二區宋河所轄。
民國三十七年四月(1948年4月),三陽全境解放。
三陽鎮行政區劃
編輯三陽鎮先後歷經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設區轄社(1961年起為區社建制)、撤區並社(1975年10月,綠林山以西的躍進、廠河、六房合併為廠河人民公社,綠林山以東為三陽人民公社)、撤社建區(1984年3月)、撤區建鎮(1987年10月)等建制變更。至2014年,三陽鎮轄屈山、黃玉泉、九峯、小阜、圓潭、艾河、賀販、石埡、蔣販、光武嶺、段衝、三陽、劉畈、三王城、高馬、太陽寺、趙關、黃家、何關、普濟寺、金關、石門口、曹家增、陳家衝金橋、嚴家、桂花、石羊、萬關、西川30個村和三陽街1個社區。
三陽鎮地理環境
編輯三陽鎮位置境域
三陽鎮地處京山市東北部,湖北省大洪山南麓綠林山(又稱太陽山、許家察)東側,跨北緯30°42'~31°27',東經112°43'~113°29',東抵鄭家河,與坪壩鎮相望;南臨雷家崗,與宋河鎮交界;西峙綠林山,與綠林鎮接壤;北與隨州市隨縣三里崗鎮毗鄰。東西距17.3千米,南北距31.3千米。
[6]
三陽鎮地質
三陽鎮氣候
三陽鎮位於江漢平原與大洪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屬於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059.7毫米。氣候特點:四季分明,雨量較豐;夏季西北部山地與東南部丘崗氣温差異較大,相差約5℃左右。旱災為三陽鎮主要自然災害。
[7]
三陽鎮地貌
三陽鎮地形西、西北高,東、東南低,呈階梯狀地貌。從大洪山東南麓綠林、高家牛、花山方向向東、向南,依次分佈着低山、丘陵、崗地,以山地、丘陵為主。鎮域西、西北層巒疊嶂,東、東南丘陵起伏,最高點綠林山,海拔884.9米,最低點周家境,海拔50米。鎮域山脈均系大洪山東南支脈。主要有綠林山、高家牛、花山等。河流主要有演水、小富水、大富水、段衝河、太陽寺河等,均發源於綠林山山脈
[7]
三陽鎮自然資源
編輯三陽鎮土地資源
三陽鎮礦產資源
三陽鎮礦藏以玄武岩、硅石、輝綠岩、石灰岩等非金屬礦為主,有少量錳、鐵、鋁、鋅等金屬礦和煤礦。外表地質硅石儲量1618萬噸,光武嶺村尖家尖、沙漠尖一帶硅石含硅量高達98%。石灰岩三陽表外總儲量21411萬噸,各層位石灰岩主要指標均達熔劑級玻璃用與電石用石灰岩質量要求。基性巖有輝綠岩和玄武岩兩種,主要分佈於艾河、圓潭、小阜、黃玉泉、九峯、屈山一帶,沿西北方向展開,長約9000米,寬150米,儲量超過10萬噸,均符合生產保温隔熱材料石棉質量要求。
[8]
三陽鎮水資源
三陽鎮境內有大型水庫2處。高關水庫庫容21240萬方,鄭家河水庫19300萬方,劉畈水庫為中型水庫,庫容5628萬方。小(一)型水庫2處(艾河、祁河)330萬方。小(二)型水庫6處197.22萬方。堰塘2626處,蓄水能力395萬方。
[8]
三陽鎮人口
編輯2010年三陽鎮人口35368人。有10048户,36248人,其中農業户7815户、農業人口29392人。農村從業人員16738人,其中:在鎮內從業人員6826人,佔40.78%:外出從業人員9912人,佔59.22%。
[9]
三陽鎮經濟
編輯三陽鎮綜述
三陽鎮第一產業
2019年,三陽鎮主推完成“鄂中5號”等水稻品種4896畝。以團林村、三王城村為重點實施了2300畝的油菜輪作試點項目。二是稻田高效綜合種養。以三道河、三王城、光武嶺、賀畈、屈山村為重點,新發展稻蝦、稻鱉等稻田綜合種養面積1240畝。
[11]
三陽鎮第二產業
2014年,三陽鎮有規模工業企業10家,從業員1527人。規模工業總產值8.44億元,同比增長22.7%;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56億元,同比增長23%。主要工業產品有農機齒輪、機械鑄件、儀表、汽車電線束等。
[10]
2018年,三陽鎮有工業企業25個,其中規模以上11個。
[2]
三陽鎮第三產業
2014年,三陽鎮有規模商業網點24個,營業面積4216平方米,比2013年增加262平方米;職工316人。有農貿交易市場1個,農貿批發市場4個,全鎮社會商品零售額達到1.8億元。
[10]
2018年,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2]
三陽鎮交通
編輯
三陽鎮(2張)
三陽鎮風景名勝
編輯三陽鎮有大洪山風景名勝旅遊區,人文旅遊資源有綠林起義遺址三王台,唐朝年間中國中南地區的皇廟太陽寺,明未清初的文昌閣,遮身寺、千佛寺等;自然旅遊資源主要有太陽島、天生堰及劉畈、高關等水利風景;生態經濟旅遊資源主要是15萬畝板栗及菇耳林。
三王城——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位於三陽鎮三王城村,三王即王匡、王鳳、王常也。三王城,當地老百姓又叫它三王台,位於許家寨的東麓,西距京山市三陽鎮2公里,大富水源頭的一條小河緩緩地從台的東邊流過,這裏是層巒疊嶂深山密林中的一塊廣袤平畈。三座規模宏大的矩形土台,呈“品”字形排列,中間有一個叫“擂鼓堰”的大堰塘,3個台頂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這裏是綠林起義的根據地,古籍所載“綠林”系綠林軍所駐大洪山深山密林的泛指,不是單一的某座山。因此,綠林軍指揮部和屯軍大本營應該是以三王城為核心的整個許家寨山區。北魏學者酈道元在雲杜之戰400多年後,為考察大富水源頭,到達了當年王匡王鳳策劃、指揮雲杜之戰的綠林軍根據地——現在湖北省京山市三陽鎮的三王城村,他親眼看到了殘存的、規模宏大的王匡、王鳳、王常當年屯軍練兵的“三王城”城牆、城址。並發現城中記述綠林起義“文字闕落”的石碑還在。酈道元把看到的這一切,都記入了他的中國古代地理名著《水經注》的“溳水篇”中。
[14-15]
三陽鎮著名人物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 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33頁.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343
- 3. 城鄉分類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8-15]
- 4. 《2019中國縣域統計年鑑鄉鎮卷》 第343頁
- 5. 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三陽鎮志.北京:方誌出版社,2016.02:第31頁
- 6. 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三陽鎮志.北京:方誌出版社,2016.02:第25頁
- 7. 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三陽鎮志:方誌出版社,2016:26-27
- 8. 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三陽鎮志.北京:方誌出版社,2016.02:第28頁-第30頁
- 9. 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三陽鎮志.北京:方誌出版社,2016.02:第32頁
- 10. 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三陽鎮志.北京:方誌出版社,2016.02:第37-38頁
- 11. 三陽鎮2019年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打算 .京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9-14]
- 12. 湖北省京山縣三陽鎮志編纂委員會編.三陽鎮志.北京:方誌出版社,2016.02:第35頁
- 13. 人文概況 .京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3-02]
- 14. 感受綠林遺風(一)——造訪三王城 .今日京山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3-04]
- 15. 烽火古疆場查加山 .今日京山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3-0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