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腔二囊管

鎖定
三腔二囊管:是由包括三腔管、胃氣囊和食管氣囊,胃氣囊和食管氣囊附在三腔管的一端,三腔管由一個截面是半圓的腔道和兩個截面是四分之一圓的腔道構成,胃氣囊導管和食管氣囊導管分別裝在四分之一圓腔道內,胃導管裝在半圓腔道內,所述的胃導管截面呈半圓形,其外壁與半圓腔道的內壁密封配合,胃導管可在半圓腔道中活動。本實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及胃底或食管下段粘膜潰爛、壞死的發生率且護理方便、病人痛苦減輕。
中文名
三腔二囊管
適應證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者壓迫止血

三腔二囊管適應證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者壓迫止血。

三腔二囊管禁忌證

嚴重冠心病高血壓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三腔二囊管術前準備

1.瞭解,熟悉病人情況。與病人或家屬談話,用通俗的語言簡略講清楚應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意義作用及如何配合,也講清楚操作過程中的風險及意外,爭取清醒病人配合。
2.檢查有無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選擇鼻腔較大側插管,清除鼻腔內的結痂及分泌物。
3.器械準備,三腔二囊管,50ml注射器,止血鉗3把,治療盤,無菌紗布,液體石蠟,0.5KG重沙袋(或鹽水瓶),血壓表,繃帶,寬膠布。

三腔二囊管操作步驟

1:洗手,戴口罩、帽子。
2:認真檢查三腔二囊管氣囊有無鬆脱、漏氣,充氣後膨脹是否均勻,通向食管囊、胃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暢。找到管壁上45、60、65cm三處的標記及三腔通道的外口。
3:對躁動不安或不合作病人,可肌肉注射安定5~10mg。清除鼻腔內的結痂及分泌物。
4:抽盡雙囊內氣體,將三腔管之前端及氣囊表面塗以液體石蠟。將三腔管從病人鼻腔送入,達咽部時囑病人吞嚥,使三腔管順利送入至65cm標記處,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內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門。
5:用注射器先向胃氣囊注入空氣250~300ml(囊內壓5.33 ~6.67kPa即40~50mmHg),使胃氣囊充氣,用血管鉗將此管腔鉗住,然後將三腔管向外牽拉,感覺有中等度彈性阻力時,表示胃氣囊已壓於胃底部。再以0.5kg重砂袋通過滑車持續牽引三腔管,以達到充分壓迫之目的。
6:經觀察仍未能壓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內注入空氣100~200 ml(囊內壓4~5.33kPa即30~40 mmHg),然後鉗住此管腔,以直接壓迫食管下段的曲張靜脈。
7:定時由胃管內抽吸胃內容物,以觀察有否繼續出血,並可自胃管進行鼻飼和有關治療。
8:每2~3小時檢查氣囊內壓力一次,如壓力不足應及時注氣增壓。每8~12小時食管囊放氣並放鬆牽引一次,同時將三腔管再稍深入,使胃囊與胃底粘膜分離,放氣前先口服液體石蠟15~20 ml,以防胃底粘膜與氣囊粘連或壞死。30分鐘後再使氣囊充氣加壓。
9:出血停止24小時後,取下牽引砂袋並將食管氣囊和胃氣囊放氣,繼續留置於胃內觀察24小時,如未再出血,可囑病人口服液體石蠟15~20 ml,然後抽盡雙囊氣體,緩緩將三腔管拔出。

三腔二囊管注意事項

1操作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爭取配合。
2操作時手法要温柔,避免咽腔及食道撕裂傷
3 三腔二囊管下至咽腔時,要讓病人做吞嚥動作,以免誤入氣管造成窒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