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山祖廟遺址

鎖定
三山祖廟遺址,即“三山國王祖廟”,又名“明貺廟”、“霖田祖廟”,俗稱“大廟”,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城西約2千米的玉峯山(俗稱大廟山)下,始建於隋朝。隋初隋文帝時期,潮州之三山(明山、巾山、獨山)出現神蹟。當地人便在巾山之麓建廟奉祀此三山之神,已有1400多年曆史。 [1-4] 
三山祖廟遺址現存建築多為清代結構,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擴建,1984年重建,建築面積1420平方米。祖廟格局和神祇尊數復建,廟內建築為三開間三進深,為傳統三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寬23米,深30米。分別為前殿、左右偏殿、正殿、後殿。祖廟外圍擴寬6040平方米,大廟坐北朝南,覆蓋琉璃瓦,雕樑畫棟,配以花崗岩地板,保持了明清以來的建築風格。三山祖廟遺址承載了台兩岸深不可分的緣分,成為粵民渡台墾荒、生存發展的歷史印記。是海峽兩岸旅遊文化交流的平台。 [5-6] 
2010年5月,三山祖廟遺址被列為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7] 
中文名
三山祖廟遺址
外文名
Sanshanzu Temple
別    名
三山國王祖廟
霖田祖廟
明貺廟
地理位置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
佔地面積
1420 m²(大廟周圍擴寬6040㎡) [5] 
建築年代
清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廣東省人民政府
編    號
49-VI-1

三山祖廟遺址歷史沿革

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3張)
三山祖廟,始建於隋朝,歷朝都有所擴建或重修。 [6] 
三山祖廟源於隋朝(581年—618年)潮州府揭陽縣霖田,故也稱“潮州三山神”,復因宋太宗曾敕封為三山國王,賜明貺廟,遂多稱三山國王廟,俗稱為大廟。 據元代編修官劉希孟的《明貺廟記》稱:“肇跡於隋”距今1400多年。 [2]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古田知縣劉昆蘭告老還鄉,捐巨資對廟作大規模全面擴建,並捐良田11畝、耕牛1頭、犁耙各一副、鍋頭一口作香火金來源。
1958年,三山祖廟廟塌牆斷。
1984年12月,揭陽縣政府成立修廟籌委會,獲中國海內外捐款260萬元重建。
1992年,三山祖廟重建告竣,佔地2畝,其中建築700多平方米,恢復原來三進的石木結構規模,完善配套。把廟頂土瓦改鋪為金黃色琉璃瓦,廟脊嵌五彩嵌瓷,飾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地面與天井鋪上花崗岩石板。
2005年,三山祖廟管理方又投資80多萬元擴建、維修。 [8]  [16] 

三山祖廟遺址建築格局

三山祖廟遺址風光 三山祖廟遺址風光
三山祖廟遺址是一座灰沙土夯牆蓋瓦建築物,廟內建築為三開間三進深,為傳統三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寬23米,深30米。分別為前殿、左右偏殿、正殿、後殿。祖廟外圍擴寬6040平方米,殿廊皆雕樑畫棟;祖廟前有石拱橋,入門兩側各置泥塑將軍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馬,正殿為三山國王坐像,兩廊供諸官神像、羅漢,後殿供三山國王夫人,共百餘尊神像。 [5]  [9] 
三山祖廟後倚青山,前臨榕江,山明水秀。主座闊三間三進深硬山頂兼廡殿式。廟內主祀三山國王神,門殿、偏殿、兩廡配祀諸神共六十餘尊。門殿左右的孟章、監名二神塑像高4米,為其它廟宇所少見。 [15] 

三山祖廟遺址文物遺存

三山祖廟遺址風光 三山祖廟遺址風光
三山祖廟遺址內部小池中間有石拱小橋,小橋兩端各有石雕獅、象一對,石門內大院,有正殿、後殿、斜殿,共有60尊神像。 [10] 
三山祖廟遺址的大殿上懸掛着宋朝皇帝“敕封三山國王神位”聖旨牌。在樑柱間懸掛着許多善男信女奉贈的牌匾及楹聯中,有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陸軍八十五軍副軍長蔡啓(蔡英元)將軍奉贈的“佑我軍民”匾。廟內的聯文以及廟額“三山祖廟”等字,出自楊之光、李偉等書法家之手。歷史上,祖廟有許多牌匾,如清代河婆巡檢官王皆春的“赫聲濯靈”匾、分防河婆汛武官潮鎮右營外委王華春的“申錫無疆”匾等,現收藏於廟內。 [11]  [4]  [7]  [10] 

三山祖廟遺址文物價值

三山祖廟遺址風光 三山祖廟遺址風光
三山祖廟遺址歷史悠久,元代劉希孟撰的《明貺廟記》記載,明貺廟“肇跡於隋”,約有1400年的歷史。唐高宗時,名將陳元光於儀鳳二年(677年)親自祭祀潮州三山神,留有《祀潮州三山神題壁》五言詩三首,共54句,270字。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韓愈作祭文,派屬官致祭於潮州界石神。三山神崇拜歷代不忒,千年不衰,有着特定的文化內涵。 [15] 
三山祖廟遺址是海內外各座三山祖廟分廟的鼻祖,隨着粵東移民足跡所及,成為粵民渡台墾荒、生存發展的歷史印記;是海峽兩岸旅遊文化交流的平台。成為兩岸鄉親交流的紐帶,三山祖廟的“三山國王”文化也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對外傳播文化窗口。 [1-2]  [12-13] 

三山祖廟遺址歷史文化

三山祖廟遺址綜述

三山,是指距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城東10千米的巾山(俗稱金山,海拔627米)、城南3千米的明山(俗稱銀山,海拔483米)、城北15千米的獨山(海拔789米)。相傳三山祖廟“肇跡於隋,靈顯於唐,受封於宋”。由此,古代廟內一聯語給予高度概括:“巾明獨,三山顯赫;宋隋唐,世代功勳。” [5]  [11]  [14] 
三山國王,是潮汕本地神中最古老而又最有影響者。其廟在粵東各市、縣都有仿建,共有廟估計逾360座。它被潮人視為“社神”、“地頭神”。舊時若出生兒女或親人逝世,都得進廟向國王稟告,南澳島漁民在新船出海時,都把它和媽祖神香火,請到船內分別設香爐祭拜,祈求一帆風順。 [8] 
唐代名將、嶺南行軍總管陳元光於儀鳳二年(677年)率軍由閩赴潮,平定寇亂,駐軍界石,曾到廟寫下《祀潮州三山神題壁》詩三首。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任潮州刺史時曾因淫雨求晴作《祭界石神文》,(據《明貺廟記》載:“界石即三山神顯聖託靈之處”)並派官員前來祭祀。 [2] 
明《永樂大典》及清大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潮州府志》、《揭陽縣誌》、《韓江見聞錄》等文獻皆有所載,並稱“三山神肇跡於陏,顯靈於唐,受封於宋”。 [2] 

三山祖廟遺址明貺廟記

元統一四海,懷柔百神,累降德音,五嶽四瀆,名山大川,所在官司,歲時致祭,明有敬也。故潮州路三山之神之祀,歷代不忒,蓋以有功於國,弘庇於民,式克至於今日休。 [4] 
潮於漢為揭陽郡,後以郡名而名邑焉。邑之西百里有獨山,越四十里,又有奇峯曰玉峯。峯之右亂石激湍。東潮西惠,以一石為界。渡水為明山。西接於梅州,州以為鎮。越二十里為巾山。地名霖田。三山鼎峙,其英靈之所鍾,不生異人,則為明神,理固有之。 [4] 
世傳當隋時,失其甲子,以二月下旬五日,有神三人出於巾山之石穴,自稱昆季,受命於天,分鎮三山,託靈於玉峯之界石,廟食於此地,有古楓樹。降神之日,上生蓮花,紺碧色,大者盈尺,鹹以為異。鄉民陳其姓者,白晝見三人乘馬而來,招為從者,已忽不見。未幾,陳遂與神俱化,眾尤異之。乃周爰諮議,即巾山之麓,置祠合祭。前有古楓,後有石穴,昭其異也。水旱疾疫,有禱必應。既而假人以神言,封陳為將軍。赫聲濯靈日以著,人遂共尊為化王,以為界石之神。 [4]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昌黎刺潮,淫雨害稼,眾禱於神而響答,爰命屬官以少牢致祭。祝以文曰:“淫雨既霽,蠶谷以成,織婦耕男,欣欣 ,是神之庇庥於人,敢不明受其賜!”則神有大造於民也尚矣!宋藝祖開基,劉 拒命,王師南討,潮守侍監王某赴訴於神,天果雷電以風, 兵敗北,南海以平。逮太宗徵太原,次城下,忽睹金甲神人,揮戈馳馬突陣,師遂大捷,劉繼元以降。凱旋之夕,有旗見於城上雲中曰:“潮州三山神”。乃詔封明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感弘應豐國王,賜廟額曰“明貺”,敕本部增廣廟宇,歲時合祭。明道中,復加封“廣靈”二字。則神有大功於國亦尚矣!革命之際,郡罹兵兇,而五六十年間,生聚教訓,農桑煙火, 如後元時,民實陰受神賜。潮之三邑,梅惠二州,在在有祠。遠近人士歲時走集,莫敢遑寧。自肇跡於隋,靈顯於唐,受封於宋。迄今至順壬申,赫赫若前日事。 [4] 

三山祖廟遺址保護措施

1989年1月,三山祖廟遺址被列為揭西縣文物保護單位。 [4] 
2010年5月,三山祖廟遺址被列為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7] 

三山祖廟遺址兩岸交流

1988年,第一批台灣尋根團到三山國王祖廟考察、認祖。據不完全統計,從1998年到2021年,台灣地區三山國王祖廟尋根團到祖廟瞻仰進香的團組達405個,總人次超1.5萬。 [18] 
2023年2月,被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17] 
2023年10月18日,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暨三山文化旅遊推介活動在揭陽市三山國王祖廟舉辦,標誌着三山國王祖廟成為廣東首個被正式授牌的民間信仰主題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18] 

三山祖廟遺址旅遊信息

三山祖廟遺址地理位置

三山祖廟遺址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廟角村。 [2] 

三山祖廟遺址交通線路

鐵路:揭陽站、揭陽南站轉乘客運專線抵達。
航空:揭陽潮汕國際機場轉乘空港快線乘車至揭西縣。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