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寶物

鎖定
指屬於佛、法、僧三寶之物。
佛教術語中的“三寶”有兩種,一種是指佛寶(Buddha)、法寶(Dhama)、僧寶(Sangha)稱作住世三寶;一種是指覺、正、淨稱作自性三寶。六祖壇經曰:‘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着,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慾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
【出處】:《釋氏要覽·三寶》:“三寶,謂。”三國康僧會 《安般守意經序》:“佛教三寶,眾冥皆明。”後以指佛教。《南史·梁昭明太子統傳》:“太子亦素信三寶,徧覽眾經。”宋蘇軾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寶。”《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今吾事已畢,少不得皈依三寶,以了終見。”清 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貴人護法,三寶增光。”
中文名
三寶物
解    釋
佛、法、僧三寶之物
性    質
宗教
類    別
佛教

三寶物佛物

佛像殿堂、香華、佛衣、幡蓋之類,凡屬佛之信施物,皆不得移作他用,移用者犯盜罪。

三寶物四分律行事鈔卷中之一舉出四種佛物

⑴佛受用物,供給佛所受用之堂宇、衣服、牀帳等。
⑵施屬佛物,施予佛之錢寶、田園、人畜等。
⑶供養佛物,供養佛之香燈、華幡、供具等。
⑷獻佛物,供獻予佛之醫藥、飲食等。

三寶物梵網經菩薩戒本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則舉出六種佛物,前四種與上記之四種相同,其餘兩種為:

三寶物⑴佛寶物

專門供養佛之物。佛在世時,為佛之色身所用;佛入滅後,為佛之法身所用。

三寶物⑵局佛物

即唯限於一佛之物,如供養釋迦像者不得移作供養彌陀,或本欲造佛像之材不得用以刻造僧像或天神菩薩等像。

三寶物法物

經卷、紙筆、箱函、簏巾之類,凡此經物,不可回改別用。

三寶物四分律行事鈔同卷又舉出四種法物

⑴法受用物,指軸帙、箱巾、函帕等物。
⑵施屬法物,施予法之田園等。可分為二分,一分施予經,一分施予讀誦經典者。
⑶供養法物,如供養經卷之香花等。
⑷獻法物,如供養經卷之飲食等。

三寶物菩薩戒本疏

菩薩戒本疏於上記之外,另舉出兩種,即:
法寶物,即置於塔中,專門用以供養法寶之物。
⑵局法物,如欲書寫大品經之材不得移作書寫涅盤經。

三寶物僧物

指僧房、田園、衣缽、谷菜之類。僧物有二種,其一為常住物,如寺舍、樹林、廚庫等。其二為已定其處者,即不得移往他處之物。

三寶物行事鈔同卷舉出四種僧物

⑴常住常住物,固定為一寺一所所分用之廚庫、寺舍、眾具、花果、樹林、田園、僕畜。
⑵十方常住物,如飯餅等為十方眾僧所共用之物。
⑶現前現前物,無論衣藥房具等,凡為施主臨時施予現前之僧,而由該僧受用之物。
⑷十方現前物,如施主臨時所施而為十方僧所分用之物。

三寶物菩薩戒本疏則舉出五種

⑴僧寶物,施主置於塔中以供養第一義諦僧之物。
⑵常住僧物,即行事鈔所説之常住常住物及十方常住物。
⑶十方現前僧物。
⑷眾僧物,此二項合之,即行事鈔所説之十方現前物。
⑸己界局僧物,如施予此寺寺僧之物不得轉施他寺。
由是可知,於三寶物,若偷盜、轉用、借貸不還,則依其輕重而治其罪。[顯揚大戒論卷三、釋氏要覽卷中、摩訶止觀卷八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八之三、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參閲‘佛物’‘法物’‘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