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鰓鰻科

鎖定
七鰓鰻科(學名:Petromyzonidae)是圓口綱七鰓鰻亞綱七鰓鰻目的一個科,其下生物是至今少數僅存的無頜類脊椎魚形動物之一。
最古老的七鰓鰻化石,有3.6億年曆史,在恐龍出現之前。所以七鰓鰻被稱為“活化石”,對於研究脊椎動物演化有重要作用。 [4] 
七鰓鰻科各物種自然分佈於全北區温帶海洋與淡水水域,其染色體數目(164-174)是脊椎動物中最多的。
中文名
七鰓鰻科
外文名
lamprey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圓口綱
七鰓鰻目
七鰓鰻科
亞    科
七鰓鰻亞科
分佈區域
分佈於歐洲、北美西部和亞洲東北部沿海。
拉丁學名
Petromyzonidae
命名者及年代
A. Risso, 1827
異    名
Petromizonidae、Petromyzonidae、Petromyzonidae [6] 

七鰓鰻科形態特徵

七鰓鰻科背鰭1~2個。成魚眼發達。無口須。齒位於口盤和舌上。脊神經的背根和腹根不連合。鼻垂體囊只有一外開孔,不與咽腔通。腸管具螺旋瓣和纖毛。小腦小。卵和精巢不在同一個體內。卵小數多。發生經變態。

七鰓鰻科生活習性

本科有8屬37種,大多棲息淡水,18種為寄生性 。 [1] 

七鰓鰻科與人的關係

七鰓鰻科(Petromyzonidae)物種世界分佈圖 七鰓鰻科(Petromyzonidae)物種世界分佈圖
一種原來生活在海洋裏的日本七鰓鰻被不小心帶入北美洲的五大湖之後,成了入侵物種。由於成年日本七鰓鰻靠吸食其它魚類的血而存活,他們的入侵對五大湖的漁業造成了很大損失,受害尤重的是湖紅點鮭Salvelinus namaycush)、貝加爾白鮭Coregonus migratorius)。 [5] 
歐洲七鰓鰻也是一種美食,歐洲的上流社會從中世紀開始就視其為珍饈。文獻記載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愛吃歐洲七鰓鰻,結果有一次在諾曼底吃了太多的歐洲七鰓鰻後死去。直到今天,在南歐的一些國家(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七鰓鰻仍然是一道昂貴的名菜。由於過度捕撈,歐洲七鰓鰻數量一直在減少。韓國人同樣也有食用七鰓鰻。
2014年美國恐怖電影《血湖-殺人七鰓鰻的攻擊》以七鰓鰻為題材。

七鰓鰻科下級分類

本科可分為2亞科: [2-3] 

七鰓鰻科七鰓鰻亞科

七鰓鰻亞科(Lampetrinae Fowler, 1958)上唇齒板一個,不多於3齒尖;舌齒直或弧形,最大,齒尖位中央。只分布在北半球。下屬分類:
裏海七鰓鰻屬Caspiomyzon Berg, 1906)
  • Caspiomyzon graecus (Renaud & Economidis, 2010)
  • 裏海七鰓鰻(Caspian Lamprey)(Caspiomyzon wagneri (Kessler, 1870)),分佈於裏海,是一種以動物屍體為食的非寄生七鰓鰻。裏海七鰓鰻平均體長約40釐米,外觀體色為銀灰色。口部如圓盤狀,具角質化的牙齒。眼睛附近有一個鼻孔。頭部具有七個鰓孔。具有兩個細長的背鰭,其中最後面的背鰭幾乎與小尾鰭相連。 [7] 
楔齒七鰓鰻屬Entosphenus Gill, 1862) [8] 
  • Entosphenus folletti (Vladykov & Kott, 1976)
  • 赫氏七鰓鰻(Entosphenus hubbsi
  • 皮特河楔齒七鰓鰻(Entosphenus lethophagus (Hubbs, 1971))
  • 大口楔齒七鰓鰻(Entosphenus macrostomus (Beamish, 1982))
  • 克拉馬思河七鰓鰻(Entosphenus similis (Vladykov & Kott, 1979))
  • 米勒湖七鰓鰻(Miller Lake Lamprey)(Entosphenus minimus (Bond & Kan, 1973)) [9] 
  • 三峯七鰓鰻(Pacific Lamprey)(Entosphenus tridentatus (Richardson, 1836)) [10] 
雙齒七鰓鰻屬Eudontomyzon Regan, 1911),大多數物種在東歐分佈。 [11] 
  • 多瑙河雙齒七鰓鰻(Carpathian Brook Lamprey)(Eudontomyzon danfordi Regan, 1911)
  • Eudontomyzon graecus
  • 海倫雙齒七鰓鰻(Greek Brook Lamprey)(Eudontomyzon hellenicus Vladykov, Renaud, Kott & Economidis, 1982)
  • 烏克蘭雙齒七鰓鰻(Ukrainian Brook Lamprey)(Eudontomyzon mariae Berg, 1931)
  • 東北七鰓鰻(森氏雙齒七鰓鰻)(Korean Lamprey)(Eudontomyzon morii Berg, 1931)
  • Eudontomyzon stankokaramani Karaman, 1974
  • 粗首雙齒七鰓鰻(Vladykov's Lamprey)(Eudontomyzon vladykovi Oliva & Zanandrea, 1959)
七鰓鰻屬Lampetra Bonnaterre, 1788) [13] 
  • 陡鰭七鰓鰻 Lampetra aepyptera
  • Lampetra alavariensis
  • Lampetra auremensis
  • 河七鰓鰻 Lampetra ayresii
  • 歐洲七鰓鰻 Lampetra fluviatilis
  • Lampetra hubbsi
  • 美洲七鰓鰻 Lampetra lamottei
  • 尖七鰓鰻 Lampetra lanceolata
  • Lampetra lusitanica
  • Lampetra pacifica
  • 潑氏七鰓鰻 Lampetra planeri
  • 西方七鰓鰻 Lampetra richardsoni
叉牙七鰓鰻屬Lethenteron Creaser & Hubbs, 1922)
  • 暗尾七鰓鰻 Lethenteron alaskense
  • 溪叉牙七鰓鰻 Lethenteron appendix
  • 日本七鰓鰻(Arctic Lamprey)(Lethenteron camtschaticum Tilesius, 1811)
  • 黑尾叉牙七鰓鰻 Lethenteron kessleri
  • Lethenteron ninae
  • 雷氏七鰓鰻(Asiatic Brook Lamprey)(Lethenteron reissneri Dybowski, 1869)
  • 贊氏叉牙七鰓鰻 Lethenteron zanandreai
四齒七鰓鰻屬Tetrapleurodon Creaser & Hubbs, 1922),是墨西哥南部的萊爾馬河查帕拉湖流域的特有屬。屬內的兩個物種都是受威脅物種。有時該兩種會包括在七鰓鰻屬中。 [16] 
  • Tetrapleurodon geminis
  • 墨西哥四齒七鰓鰻(Mexican Lamprey)(Tetrapleurodon spadiceus Bean, 1887) [17] 

七鰓鰻科澳洲七鰓鰻亞科

澳洲七鰓鰻亞科(Petromyzontinae Bonaparte, 1831)上唇齒板1,有4齒尖,舌齒有3齒尖,成魚有2齒尖,尾鰭和第二背鰭在性未成熟時分開。下屬分類:
單鰭七鰓鰻屬(魚吸鰻屬)Ichthyomyzon Girard, 1858),主要分佈於北美。 [12] 
  • 俄亥俄單鰭七鰓鰻 Ichthyomyzon bdellium
  • 栗色單鰭七鰓鰻 Ichthyomyzon castaneus
  • 北方單鰭七鰓鰻 Ichthyomyzon fossor
  • 南方單鰭七鰓鰻 Ichthyomyzon gagei
  • 格氏單鰭七鰓鰻 Ichthyomyzon greeleyi
  • 尖端單鰭七鰓鰻 Ichthyomyzon unicuspis
海七鰓鰻屬Petromyzon Linnaeus, 1758) [14] 
  • 海七鰓鰻(Eel Sucker)(Petromyzon marinus Linnaeus, 1758),體性似鰻魚,不具有成對鰭,具有七對鰓,故稱七鰓鰻。口部如圓盤狀,具角質化的牙齒。分佈於大西洋北部與西部北美洲及歐洲沿岸、地中海西部、黑海與五大湖畔,曾發現於 4,000 米的深海中,可忍受 1 ~ 20 °C的水温。產卵於歐洲和北美的河流中。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