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葦渡江

(佛教典故)

鎖定
一葦渡江是達摩祖師的宗教故事。達摩傳説渡過長江時,並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蘆葦,立在葦上過江的。現在少林寺尚有達摩“一葦渡江”的石刻畫碑。關於“一葦渡江”的解釋,儒家有不同的説法。他們認為“一葦”並不是一根蘆葦,而是一大束蘆葦。因為《詩經》裏面有一首《河廣》,詩中説:“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唐人孔穎達解釋説: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這樣的解釋是比較科學的。
中文名
一葦渡江
外文名
A reed cross the river
性    質
達摩祖師的故事
意    思
形容人武功高輕功好能力強

一葦渡江典故內容

少林寺一葦過江碑畫 少林寺一葦過江碑畫 [1]
一葦渡江 一葦渡江
達摩和梁武帝對話後,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達摩離去的消息後,馬上派人騎騾追趕。追到幕府山中段時,兩邊山峯突然閉合,一行人被夾在兩峯之間。達摩正走到江邊,看見有人趕來,就在江邊折了一根蘆葦投入江中,化作一葉扁舟,飄然過江。

一葦渡江達摩遺蹟

至今,人們仍把幕府山的這座山峯叫做夾騾峯,把山北麓達摩休息過的山洞稱為達摩洞。江北六合的長蘆鎮有"長蘆寺"遺址,長蘆禪寺內的一葦堂,就是為紀念達摩渡江後參拜長蘆寺而建的。 [2]  達摩“一葦渡江”後,在江北長蘆寺停留,後又至定山如禪院駐錫,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達摩巖”、“宴坐石”、達摩畫像碑等遺蹟。其中,達摩畫像碑為國內最早的達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師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成為禪宗重要叢林,被譽為“達摩第一道場”。

一葦渡江達摩石碑

竹林找到達摩“一葦渡江”石刻
這塊“達摩畫像石碑”是明代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刻的,在碑上,達摩絡腮圓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蘆葦上。在畫像左側篆刻着“大明弘治四年辛亥歲三月季春定山釋子八十翁……”字樣的文字。
“這塊石碑是1491年由80歲的臨濟宗三十二世住持高僧手繪的,主要描繪的就是達摩當年渡江的故事!”負責恢復和復建南京定山寺的智光法師回憶,在《梁史》和浦口地方誌書中,都曾經記載過達摩在定山寺居住的故事。此次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挖掘出定山寺遺址,加上這塊明代石刻的印證,“我們可以確認,這裏就是1500年前達摩的真正駐錫(居住)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