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幕府山

鎖定
幕府山(Mufu Mountain)橫貫於江蘇南京市鼓樓區北端和棲霞區西端,是一座位於長江南岸邊的丘陵山脈,西起上元門,東至燕子磯,長約5.8公里,寬約800米,勞山主峯高190米。幕府山是南京城區內最古老的山 [7] 
幕(幕府山)燕(燕子磯)風景名勝區(幕燕濱江風貌區)是國家AAA級景區。 [11] 
幕府山的名稱至少在東吳時就已存在 [10]  。幕府山也名莫府山。又因山多石,古曾稱石灰山、白石山。
幕府山素有“十里長山”之稱,自古也享有“江山共景、六朝祥土”之美譽。山巒延綿起伏,登臨幕府,遠望景天一色,萬里長江從山下奔騰向前,上游可俯瞰南京長江大橋,下游可遠眺南京長江二橋,清代的金陵四十八景,幕府山便有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永濟江流、化龍麗地、嘉善聞經、燕磯夕照六景。
中文名
幕府山
外文名
Mufu Moutain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長江南岸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9:00-17:00
景點級別
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4] 
著名景點
達摩古洞,巖山十二洞,永濟江流等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南京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適合遊玩時長
1-3小時
最高峯海拔
190米(勞山主峯)
長    度
5.8 km
別    名
白石山
石灰山

幕府山地理環境

幕府山位置境域

幕府山是橫貫於江蘇南京鼓樓區棲霞區燕子磯的一座丘陵山脈。
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夕陽 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夕陽
幕府山位於長江南岸邊,西起上元門,東至燕子磯,地理座標為北緯32°,東經119°附近。

幕府山地形地貌

幕府山是一座丘陵山脈,長約5.8公里,寬約800米,勞山主峯高190米。
幕府山有“巖山十二台洞”奇觀,有頭台、二台、三台洞三處溶洞;頭台洞的東邊是燕子磯

幕府山歷史人文

幕府山名稱來歷

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夜景 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夜景
幕府山的名字原來據傳是因為東晉大將軍王導設幕府于山上而得名,而近些年來的考古得出結論,幕府山的名稱至少在東時就已存在。 [10] 

幕府山歷史往事

幕府山歷史上共有五座山峯,主峯偏向西北,峯下有幽深的石洞。中峯有仙人洞和虎跑泉等名勝;西北二峯合稱夾蘿峯,也稱“夾騾峯”、“翠蘿峯”。
幕府山東面,沿江有石灰岩山嶺,明代洪武年間在山旁建有觀音閣,所以幕府山又叫做觀音山。至明英宗時,建造了弘濟寺,後代又改名為永濟寺;寺廟前楹有石碑,有臨摹吳道子所畫的觀音像
自古以來,幕府山燕子磯附近不但是大江南北的交通渡口,也是古金陵防禦江北的戰略屏障和軍事要道。加上這裏享有江山共景、六朝祥土的美譽,因此在幕府山留下了許多名人足跡、歷史景觀和民間傳説。
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威王為了壓制南京地區的“王氣”,派人埋金於幕府山西麓金陵岡,而使南京有了“金陵”這個城名。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巡視江南地區也就是從幕府山一帶渡江南下的。
公元317年,西晉琅琊王司馬睿在此渡江到建康(今南京)登基而建東晉
南朝梁武帝時就有了達摩一葦渡江的故事了;南朝梁末,北齊軍渡江南進,陳霸先率軍出此山拒戰,打敗了北齊軍。 [1] 
幕府登高習俗始於東晉,盛於明清,已有1600多年曆史。每逢重陽節,人們來到幕府山飽覽江山、登高祈福,成為一大勝景
現代中國歷史學家們研究宋金戰爭時,有學者説八卦洲就是宋代的黃天蕩古戰場,當年宋朝軍隊在這裏大敗了金兀朮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於南京,他多次來這裏巡察、遊玩,留下了他的許多有趣的民間傳説與詩歌。
明成祖時期的鄭和七下西洋,也選定在幕府山側的張陣湖中實驗他的海船。
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也曾經在公元1659年挾兵從福建一路殺到南京、屯兵幕府山而欲光復南京。
清代選出的“金陵四十八景”中“幕燕風景區”就佔了六景,分別是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永濟江流、化龍麗地、嘉善聞經和燕磯夕照。
清代的康熙、乾隆兩位皇帝下江南,多次到幕府山燕子磯一代巡視,其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到此地,並留下的許多詩字。歷史上其他名人騷客到這裏來的數不勝數:謝靈運李白王安石文天祥馬可波羅史可法龔自珍、鄧小平等等。
近代,這裏也成了中華民族恥辱的見證地。
1842年鴉片戰爭中,侵華英軍用炮艦在這裏搶灘登陸,逼迫清政府與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草鞋峽遇難同胞紀念碑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草鞋峽遇難同胞紀念碑
到了民國26年(1937年),幕府山燕子磯草鞋峽一帶又成了日本侵略軍對南京人民進行屠殺的場地,約有5.7萬軍民遭到日軍射殺 [14]  ;如今的這裏佇立起了兩塊南京大屠殺紀念碑(一塊在燕子磯,一塊在上元門)。

幕府山歷史傳説

  • 達摩一葦
傳説達摩祖師自古印度來中國南朝傳教,到建康(今南京)時拜會梁武帝。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説︰“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説︰“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而幕府山一帶正是達摩渡江之地。
幕府山 幕府山
幕府山南(現在的主峯勞山山腳下)有一個窯上村,這村名就是朱元璋親自起的。在明朝建立初年,這裏是一片荒蕪之地。朱元璋為修建南京城牆,需要大量的磚和石灰。為此他徵集十三省役工在這裏建起窯場,燒製磚頭和石灰。這裏燒出來的磚頭和石灰數量多、質量好,得到朝廷的賞識,還經常受到工部的表彰和獎勵。一天朱元璋到此視察,發現所有衙監、役工很有幹勁而且秩序井然,心想有這些能幹的役工,要不了幾年南京城牆就能建成。高興之餘,特命上元縣府給眾衙監役工賞銀兩,賜酒席。席間,眾役工在欣喜之餘想起各自離家已經年餘且音信皆無。於是,趁皇帝高興之際,推出代表向皇帝跪訴:在這裏燒窯,因無地名,和家人無法通信,請求皇上賜村名。皇帝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即向工部官員説:“你們這裏是上等窯場,我看就叫窯上村吧。”“窯上村”一直沿用至今。這裏的上等古窯基直到1998年秋修築幕府東路時才被推平。 [8] 

幕府山治理開發

  • 白雲石礦
建國後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幕府山設置白雲石礦,挖礦將近50年曆史,把原來海拔205米的最高峯北固峯,一年一年削低,結果留下很深的白雲石礦坑。原北固峯偏向西側,北臨長江,其上有仙人台等古蹟。現在這個位於旭日景城小區北側的大礦坑裏面長滿了參天大樹。 [6]  由於開挖白雲石礦,幕府山的動物變得非常少,山上只有少量的黃色山蛙與野鼬,昆蟲種類也不多。幕府山的植物有黃連皂角紫薇刺槐土參三七野花椒、野柿子何首烏和一些硬木等樹種,還有苔蘚植物類,一些稀有物種如幕府山原有的秤錘樹銅錢樹已經基本沒有。 [2] 
幕府山
幕府山(5張)
南京長江大橋或過江舟船南望南京城,最先進入眼簾的便是挖盡綠色、紅巖畢現的幕府山。近10年來,關於幕府山最著名的“批判”來自已故園林大師陳從周。一次公開會議上,他説:“你們連祖宗留下的山都要砍!”幕府山的被毀,還直接導致南京城北空氣和環境的惡化。 [2]  在各界呼籲下,1998年12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幕府山地區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決定全面停止開山採石,啓動幕府山植被恢復工程。兩年後,再決定規劃建設幕(幕府山)燕(燕子磯)風景名勝區。 [3] 
  • 旅遊開發
1995年以來,經過南京市人民政府十多年的整治,重新規劃並建設完成幕燕濱江風光帶前幾期,已經於2010年春節前開放迎客。
幕燕濱江風光帶是指幕府山到燕子磯沿江一側,風光帶融親水觀江、名勝遊覽、濕地保護休閒度假功能為一體,規劃設置水上運動休閒、濕地生態保護、旅遊度假、名勝古蹟遊覽和水源地保護五大功能片區;整個風光帶由西向東共設置了“色染秋林”、“鶯柳翠洲”、“攬江抒懷”、“蘆汀花絮”、“達摩梵音”、“林泉幽居”、“幽水怡情”、“林茂鳥喧”、“別有洞天”和“古韻情懷”十大景區。包括了幕府山沿江的觀音閣頭台洞二台洞三台洞等。
幕府登高景區位於幕燕濱江風貌區的生態核心區,是一個以展示重陽登高文化為主題的景點。如果站在長江邊上説,項目起於濱江風光帶長江觀音景區,拾級而上到海撥190米的勞山主峯。
登山步道全長約3公里,綠樹成蔭,風景怡人。沿途設有仙人對弈、半山禪院、攬江抒懷等景點,可供遊客登山休憩,俯瞰大江風貌,遠眺主城盛景
南京幕府山
南京幕府山(8張)
幕府登高景區免費遊覽。

幕府山主要景點

名稱
簡介
圖片
南京市座標原點
南京市平面座標原點就位於幕府山勞山峯山頂上,於1930年由國民政府陸軍測量局建立,系一等三角點,是南京市平面座標的起算點,曾先後作為1952年、1958年和1992年的座標點,用於天文大地觀測、國防經濟建設科學研究等。民國時代,把南京平面座標原點選在幕府山,是綜合了多方因素。在沒有衞星遙感、電子儀器的時代,測繪要靠光學儀器測量。幕府山地勢高,視野橫跨長江兩岸,能兼顧到全市範圍,是最合適的位置;同時,幕府山岩層穩定,建立座標點也比較牢。南京市平面座標原點是測繪上的一個參考點,相當於南京城市的一個基準座標,市內重大工程標註位置,用它作參照,測量經緯度。這裏,同時也是眺望南京的一個絕佳觀景點。往東能看到連綿的鐘山,往南能看到紫峯大廈,北面是八卦洲和長江,六合大廠一帶的工業園區也依稀可見。 [9] 
南京市座標原點 南京市座標原點
觀江平台
幕府山山頂觀江平台(又稱望江台)坐落於幕府山山頂,視野開闊,長江盡收眼底。長江對岸是八卦洲,洲頭燈塔清晰可見,在幕府山上游則是著名的南京長江大橋,它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
望江台 望江台
清代阮宗瑗曾寫《遊燕子磯巖山諸洞記》,稱之為“巖山十二洞”,併為之命名,即仙源洞、上台洞(頭台洞)、鰲魚洞、中台洞(二台洞)、石牀洞、觀音洞、水簾洞、三台洞、天台洞、玉筍洞、達摩洞、猴兒洞。受歲月侵蝕和人工開採的影響,一些巖洞已從原地消失,難尋蹤跡。隨着南京幕燕景區的開發保護建設,一些古巖洞得到修繕。 [15] 
頭台洞距觀音閣西約500米,入口在山腳,出口在山腰,洞中蜿蜒曲折,洞中有洞,洞中套洞,亭台樓榭,汀廊曲折,有朱元璋題“一筆壽”及“龍牙滴水”“犀牛望月”“象鼻洞”“明代武士”“仙女出浴”等景觀。 [15] 
二台洞東距頭台洞裏許,依巖構屋,內鑿觀音龕,洞中有洞,深不可測,相傳可通京口(鎮江)。 [15] 
三台洞為沿山風景的最佳處,分下洞、中洞和上洞,下洞有一汪清泉,地質學上稱之為“落水洞”,民間稱之為“觀音泉”,水面上有小洞口,又有陽光射入,被稱為“碟子大天”。扶欄而上可到中洞、上洞。出洞即是玉皇閣,再向上就可到達三台洞極頂望江樓,登臨遠眺,江水茫茫,煙波浩淼,令人心曠神怡。 [15] 
頭台洞 頭台洞
達摩古洞位於江蘇省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五馬渡廣場以東,是一個天然石洞,位於山腰之間的陡崖之上,巖洞深邃,曲徑通幽,洞口朝着江面,可俯覽長江美景。 [12] 
更多信息請參見詞條:達摩古洞
達摩古洞 達摩古洞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後,相傳司馬氏的五個王渡江至此,其中司馬睿所乘坐騎化龍飛去,成為其稱帝前的“吉兆”。五馬渡因此得名,被譽為“化龍麗地”,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五馬渡廣場上,以“五馬渡江,一馬化龍” 為主題的五馬奔騰巨型銅雕十分壯觀。 [11] 
五馬渡廣場 五馬渡廣場
櫻花大道
櫻花觀賞區西起五馬渡廣場,東至燕子磯廣場,北至長江,南至幕府山下,全長3.5公里。40多個品種、約5000株櫻花錯落鑲嵌在長江岸線,堪稱南京最長“櫻花大道”,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江景櫻花”。 [11] 
櫻花觀賞區 櫻花觀賞區
仙人對弈
“仙人對弈”是一具位於弘濟路的雕塑,描繪了兩個仙人下棋、一個童子在旁邊觀看的場景。
仙人對弈 仙人對弈
其他景點
茂弘亭
懷德亭
幕府登高廣場
翠疊燕幕
攬江抒懷
半山禪院
長江遊輪
-
-

幕府山物種特產

  • 秤錘樹
秤錘樹 秤錘樹
幕府山是秤錘樹的首次發現地。1927年,著名植物分類學秦仁昌先生首次在南京幕府山採集到秤錘樹標本,一年後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驌先生,根據這份標本發表了新屬秤錘樹屬,成為中國植物學家向世界發表的第一個新屬,標本則被命名為秤錘樹,這是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 [5] 

幕府山相關詩詞作品

《詠幕府山》四言詩,作者:謝子徒,內容詳見參考資料:鳳凰資訊報·詩天下【天下美篇】2023.11.03 [13] 

幕府山旅遊信息

幕府山遊覽線路

幕府山風景區內部共有3條主幹道:晉元路、晉元東路、弘濟路,三條幹道在景區內交會。
  • 晉元路
懷德亭 懷德亭
沿途景點:幕府登高廣場、茂弘亭、懷德亭、望江台
通向出入口:幕府東路出入口
  • 弘濟路
沿途景點:仙人對弈、攬江抒懷、半山禪院
通向出入口:弘濟路出入口
  • 晉元東路
沿途景點:南京市座標原點
通向出入口:水吉路出入口

幕府山門票信息

幕府登高景區:免費 [4] 
燕子磯公園:10元
達摩古洞:30元 [11] 
長江遊輪:128元 [11] 

幕府山交通信息

  • 公交線路
1路、8路、12路、35路、53路、101路、122路、125路、176路、307路
  • 地鐵線路
地鐵3號線上元門站:2號口出,到達永濟大道,沿永濟大道向東即為濱江風光帶。
地鐵3、7號線五塘廣場站:2號口出,沿幕府東路向東步行約600米,到達幕府山風景區幕府東路出入口。
地鐵7號線幕府山站:3號口或4號口出,沿水吉路向北步行約900米,到達幕府山風景區水吉路出入口。
幕府山·夜 幕府山·夜
地鐵1號線燕子磯站:3號口出,沿化新路向西步行約1.2公里(或在燕子磯地鐵站公交站換乘公交101路,燕子磯二台洞站下並步行約600米),到達幕府山風景區弘濟路出入口。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