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葉知秋

(漢語成語)

鎖定
一葉知秋(拼音:yī yè zhī qiū)是一則漢語成語,出自《淮南子·説山訓》。 [4] 
“一葉知秋”本義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後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一般在句中充當定語。 [3] 
中文名
一葉知秋
外文名
Rather critical
近義詞
見微知著、落葉知秋
出    自
淮南子·説山訓》
讀    音
yī yè zhī qiū
注    音
ㄧ ㄧㄜˋ ㄓㄧ ㄑㄧㄡ

一葉知秋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説山訓》中寫道:“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一壺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 [4]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一葉知秋”。

一葉知秋成語故事

戰國末年有一位住在深山裏的隱士,名叫天機子。他在家附近開墾了一塊小田地,除了下山買日常用品,其餘時間都不下山。
一天,一位叫作趙政的趙國貴族,跑到山上來散心,聽到附近的人説,這座山上有個隱士,就前來察看。趙政和天機子聊天的過程中,他發現雖然天機子很少下山,卻知道天下大事,而且還能夠推測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他不禁好奇地問:“先生不用下山,卻能知道天下事,莫非先生是神仙,或是通曉厲害的占卜之術?”
這時候,只見天機子哈哈大笑説:“我既不是神仙,也不懂占卜,我只是會從細微的跡象中,推敲出事情後續的發展和結果。就像我們看到葉子落下,就知道秋天來臨了,天氣會越來越冷一樣。而當我看到秦國滅了韓國之後,就知道趙國也難以保全了。先生,聽我一句勸,不要回國,在這住下吧!”
不久後,秦國果然滅了趙國,接着又陸陸續續滅了其他國家。 [5] 

一葉知秋成語寓意

這則歷史故事啓示人們重在仔細地體會細節,細節可以體現出很多相關信息,一個細節可以代表着整體的發展形勢和很有可能的結果。事物都是有關聯的,有現在的細節跡象,就會有相對應的結果,當然,特殊意外除外。但是,這些都是可能性的東西,有時候,觀察事物只看表面、皮毛,會延誤其實。“一葉知秋”的那“一葉”有可能是在春天被蛀蟲破壞的而飄落的葉子,所以“一葉知秋”也只是妄下的判斷。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也有失誤的時候,“一葉知秋”,也可能是一個偶然罷了,畢竟一切皆有可能。 [2] 

一葉知秋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一葉知秋”原意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後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緊縮式;作定語;指從局部推知未來整理進去。 [3] 
運用示例
宋·普濟《五燈會元·雲門偃禪師法嗣》:“問:‘豎起杖子意旨如何?’師曰:‘一葉落知天下秋。'” [6] 
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3] 
清.俞樾《茶香室叢鈔·梧葉報秋》:“一葉知秋,雖古有此説,燃安能燭聲心落?” [6] 

一葉知秋成語辨析

“一葉知秋”與“見微知著”都含有從小見大的意思,但有區別:“一葉知秋”比喻從個別細微的現象,就能測知事物的發展趨向和結果;“見微知著”是觀察事物的萌芽狀態就能知道它發展的情況和實質。 [1] 
參考資料
  • 1.    賀銘華.多功用成語典故辭典.海口市:南海出版公司,1991.08:9
  • 2.    陳營.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1
  • 3.    一葉知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1-09-09]
  • 4.    趙春媛,楊曉光.成語故事選編.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01:33
  • 5.    小牛頓科學教育有限公司編.小牛頓科學與人文 為什麼藕斷了絲卻不斷 成語中的自然植物,.北京:現代出版社 中國出版集團,2018.05:48
  • 6.    王濤,阮智富.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1987.08: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