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抔黃土

鎖定
一抔黃土(拼音:yī póu huáng tǔ。)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1] 
一抔黃土借指墳墓,也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也指不值錢的東西。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1]  [4] 
中文名
一抔黃土
拼    音
yī póu huáng tǔ
近義詞
半絲半縷半文不值
反義詞
價值連城寸土寸金
出    處
《史記·張釋之列傳》
注音字母
ㄧ ㄆㄡˊ ㄏㄨㄤˊ ㄊㄨˇ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

一抔黃土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一抔黃土”。 [1] 

一抔黃土成語典故

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方城縣)人,出身低微,其兄張仲用錢財為他買了個郎中手下的騎郎,十年沒有升遷,默默無名,他認為如此混下去是白白浪費兄長的資財,想要辭職回家。中郎將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備,請求漢文帝調補他做謁者。這樣就有機會見到漢文帝,當文帝問及秦滅之弊政,張釋之闡述了秦漢之間成敗勝負的原因。很得文帝賞識,就任命他做了謁者僕射,而後由謁者僕射到公車令中大夫中郎將直至廷尉均由文帝親提。 [3] 
有一次,文帝出巡,行至長安城北的中渭橋,有個人突然從橋下跑出來,驚動了拉皇帝輦駕的馬。衞兵立即抓住那個人,交給廷尉張釋之問罪。張釋之審訊時,那人説:“我是長安縣的鄉下人,得知皇帝駕到,就躲在橋下。過了好久,以為皇帝的隊伍已經過去了,就從橋下出來,誰知正巧撞着了皇帝的車隊。”張釋之向文帝報告了審訊的情況,説此人觸犯了清道的禁令,應處以罰金。文帝嫌他判得太輕。張釋之解釋説:“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應該共同遵守的。當時,皇上讓人立即殺了他也就罷了,現在既然把他交給我,我就要公正執法,望陛下明察。”文帝無話可説。 [2] 
後來,有人盜竊了高祖廟神座前的玉環。張釋之按照法律判處小偷死刑,並向朝廷奏報。文帝大怒,對張釋之説:“這人無法無天,竟敢盜竊我高祖廟中的器物,應該滅他的九族。” [2] 
張釋之急忙向文帝解釋説:“按照法律,這樣判處已經足夠了。今天如將偷盜廟器的人處以滅族之罪,那麼將來假如有人從先帝的陵墓上取走了一抔黃土,陛下怎麼處置他們呢?拿偷盜廟器與破壞陵墓相比,其罪行只不過是萬分之一啊!”文帝聽了,又和太后談論了這件事,才同意廷尉的判決。 [2] 

一抔黃土典故寓意

在古代封建社會,專制君主日益強化,又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來確保當政者自覺守法和嚴格執法,因而執法者的個人品質對法律能否真正得到執行至關重要。張釋之為捍衞法律的嚴肅性,規範有序的使用法律,敢冒丟官舍命之大不韙,仍以法律為依據處罰犯人。張釋之執法如山的膽略和為官執政的才智,以及真知灼見的聰明睿智,使百姓在心理上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和親切感,既被美譽為中國理想循吏典範,為後世效仿,又成為庶民擁戴,官吏並尊的偶像。而一抔黃土的典故更是為後人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司法典範,告訴人們,無論何時執法者都應該不畏權貴,執法如山,公平正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一抔黃土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一抔黃土”借指墳墓,也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也指不值錢的東西。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1]  [4] 
  • 運用示例
唐·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壞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 [2] 
明·吾邱瑞《運甓記·蔣山致奠》:“痛傷情,一抔黃土,高冢卧麒麟。” [2] 
清·戴名世《戴南山集》:“前年之秋,老母謝世。方當營一壞之土,與先君子合葬,則為子之事已畢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