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祈禱落幕時

(東野圭吾著長篇小説)

鎖定
《祈禱落幕時》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推理小説,首次出版於2013年9月。
該小説講述了刑警加賀恭一郎通過調查一起廉價公寓女性被害案,探尋到案件真相併發現兩個家庭悲傷過往的故事。小説通過展現一對父女在日本社會中掙扎的人間悲劇,訴説着親情不可思議的牽絆和一個父親對子女的愛,同時也反映出當代日本因人心冷漠和社會矛盾所湧現的眾多社會問題。 [1] 
作品名稱
祈禱落幕時
外文名
祈りの幕が下りる時
作    者
東野圭吾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2013年9月
字    數
219000

祈禱落幕時內容簡介

一個名叫田島百合子的女人失魂落魄獨自來到仙台謀生,她在宮本康代的幫助下,在康代的酒吧裏工作,歲月悄然而過。在這期間,百合子和名叫綿部俊一的核電廠工人走到一起,百合子心中有與丈夫孩子分離的秘密,綿部俊一心中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兩個心藏故事的人互相吸引着對方,直到百合子在家中不幸去世。綿部俊一聯繫了百合子的兒子加賀恭一郎來收取其母親的遺物,便再也沒有聯繫過。直到十幾年後,一個女人在廉價公寓裏被殺,租公寓的人卻失去蹤影。案發現場找到了一本掛曆,上面按月份寫有東京十二座橋的名字。刑警加賀恭一郎頓時呆住,同樣的東西也曾在他母親的遺物中出現過。 [1] 
加賀恭一郎繼續追查兇殺案,他漸漸發現,這起案件與女導演淺居博美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更出乎他意料的是,自己和淺居博美的命運竟如此相似。一個是他的母親田島百合子,一個是她的父親淺居忠雄,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為了守護各自兒女的幸福,做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犧牲。加賀母親年輕時當過陪酒女,這段經歷令她在夫家抬不起頭,尤其是兒子出生後,這種愧疚感越來越強烈。她不願看到兒子被人恥笑,便離家出走,一個人在外打工,艱難度日。兒子長大後成了刑警,她內心無比驕傲。可為了兒子的幸福,她寧願孤獨終老,最後竟孤獨離世。十幾年前,淺居博美和父親共同編織了一個彌天大謊,以致父女無法相見。女兒一天天成長,而父親只能躲在暗無天日的地方默默關注。有天,父親悄悄來看女兒的作品公演,偶然遇到女兒以前的同學。為了守護女兒來之不易的幸福,父親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 [2] 

祈禱落幕時創作背景

日本在戰後的崛起以及20世紀90年代後經濟神話的破滅,大地震和奧姆真理教等雪上加霜的事件等,大起大落的遭際,西方文明與本土文明的衝突,都讓東野圭吾這一代人感到不適應,甚至有着危機與虛無感。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的社會秩序出現了不穩定因素,犯罪事件也由此頻繁出現。東野圭吾在創作時總是緊扣日本社會的背景,例如小説《祈禱落幕時》中出現的泡沫經濟、高利貸受害者、流浪式工作、核電站“獻祭者”等現象。 [3] 

祈禱落幕時人物介紹

加賀恭一郎:日本橋刑警。大學畢業之後曾當過兩年教師,但因為學生之間發生的某件事而辭職,然後跟父親一樣成為警官,原任職警視廳搜查一課,之後在練馬署搜查一系擔任巡查部長。之後調配到久松署,如今在日本橋署,職位是警部補。
田島百合子:加賀恭一郎母親。因年輕時當過陪酒女,得不到丈夫家族的認可,受到親戚的侮辱與排斥,而加賀父親因工作忙碌顧及不到妻子與孩子。百合子在日益煎熬中患上抑鬱症,甚至差點傷害兒子。她痛苦不已,最終決定離家出走。多年來她孤身一人,日夜忍受着對兒子的思念與愧疚。當她得知兒子獲得了劍道冠軍併成功當上警察,她的心中感到無比滿足與驕傲。 [4] 
淺居忠雄:博美的父親。忠雄受到妻子的欺騙後走投無路,於是決定帶女兒一起逃亡。意外的是,女兒無意間犯下了殺人罪行。忠雄為了幫助女兒逃脱法律制裁決定假死,以成全女兒的人生。忠雄決定頂替死者身份,從此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隱匿生活。為了掩蓋自己的身份,他換過許多名字,幹過許多的工作,輾轉過許多地方。但是隻要想到女兒能夠幸福地成長,淺居忠雄就無比欣慰。 [4] 
淺居博美:舞台劇導演、編劇、女演員,藝名為“角倉博美”。雙親離婚後,因父親自殺而由孤兒院所養育成人,高中畢業後立志朝戲劇發展而進入劇團,20歲成為演員,30歲成為導演及劇作家。她和劇團經營者諏訪建夫曾有過婚姻,後因瞞着丈夫墮胎而離婚。因為帶着童星參加加賀主持的日本橋署少年劍道教室而相識。

祈禱落幕時作品鑑賞

祈禱落幕時作品主題

小説中,無論是身患抑鬱症的母親苦於自己身份而擔心無法肩負起母親身份的田島百合子,還是為了女兒聲譽而一直隱姓埋名的淺居忠雄,都向讀者展示了這世間至真至純的父母的愛和對子女的情。為了子女的幸福,甘心忍受長達三十多年的孤寂,即使看不到子女的面容,儘管子女不能陪在她們身邊,只要子女能過得幸福。小説描述了日本三十多年的社會變化,並對日本的重大社會情況福島核泄漏對人類和社會的危害有深刻的反映。核相關的工作極其危險,而政府急需人力進行搶修維護,對人的審查不嚴格,使得忠雄在核電站得以隱藏,並因長期的維護工作中接收核輻射,使得工人的身體普遍越來越不健康。 [5] 
淺居忠雄這個人物所表現出的“情”只能用痛苦殘酷來形容。他被妻子騙走所有的錢財,本是想在花光所有錢之後,帶着女兒自殺。在準備帶着女兒自殺的當晚,女兒淺居博美失手殺死橫山俊一。淺居忠雄為了保住女兒的未來,決定冒充已死之人的身份,用橫山俊一的屍體假扮自己,掩蓋女兒殺人的事實。這是絕境中人求生的本能,同時也是父親對女兒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愛。淺居忠雄用自己的“死”給了女兒未來的可能性。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世上再沒有“淺居忠雄”這個人。沒有擁抱、沒有噓寒問暖的促膝長談,只有遠遠的相望和隻言片語的通話成為父女倆傳遞感情的方式。雖然不能讓女兒像原來一樣與自己朝夕相處,但看到女兒成為著名的戲劇演員,他認為當初“假死”、與女兒的分離都值得。後來,淺居博美的老師苗村誠三和同學押穀道子發現了淺居忠雄沒死的秘密,為保護女兒得之不易的一切,淺居忠雄又一次以父愛的名義,殺害了無辜的苗村老師和押谷小姐。最後,淺居忠雄察覺到秘密要被警方調查出來,所以決定犧牲自己,繼續保護女兒“美好有前途”的未來。父愛原本是世界上深沉、真誠、純潔的感情,然而在《祈禱落幕時》裏,“父愛”卻變成濫殺無辜的動機。 [6] 

祈禱落幕時藝術特色

隱喻
小説中重複出現的十二座日本橋,直到淺居忠雄的身份被揭露後,這個感人的十二座橋的真正意義才浮上水面。自從三十多年前父女分別後,兩人靠着書信維持的聯繫,每次忠雄寄信都是以女兒朋友的名義,寫下爸爸的關心的問候。因為淺居博美是公眾人物,為了不牽連女兒,兩人約定了見面的日子,那就是在每個月的日本橋上,兩人在遠處相隔一笑,便擦肩而過。橋是一種隱喻性的存在,象徵着父女兩人因為諸多因素永遠無法共同生活的殘酷現實,只有在橋上匆匆一見,表達對彼此深沉的愛。 [1] 
小説中的房間除了具有提供作案、破案場所的功能外,還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藴。《祈禱落幕時》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房間的文字:“米色的牆紙褪色得厲害,長時間的日光照射己經讓榻榻米泛出紅褐色。房間正中央擺着一張可以摺疊的小餐桌,牆邊擺着一個小櫥櫃和一些收納箱。竟然在這樣狹小的房間裏生活了十六年……”,這是從警官加賀視角出發看到的多年沒有聯繫的母親百合子生前的房間佈局。從簡潔的文字中,讀者感受到這裏的房間不僅是客觀物理存在的實體,而且代入了過去母親的印記與現在兒子的唏噓。作者對作品中私人空間的選擇,既提供了封閉性,利於破案推理,又貼近生活,貼近尋常人。這種選擇使讀者從私人空間這個突破口得以窺見日本不同羣體的生活狀態,進一步展現作者營造的私人空間所藴含的深刻社會意味。 [7] 
人物
從橫山俊一之死以後,淺居忠雄實際上沒有想傷害任何人,苟且於世已是對他過往所作所為的懲罰,唯一的希望就是女兒淺居博美有個能活在陽光下的人生。但後來出現的苗村誠三和押穀道子成了威脅女兒未來的定時炸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忠雄選擇殺人滅口。小説中作者對箇中人物形象的有關情節做了敍述,並沒有闡述任何有關人物形象的評價。這與現實主義小説塑造人物形象不同,作家僅僅成為一個情節的傳遞者,至於對於人物形象的判斷交給讀者。作者給予讀者獨立的思考空間,讓讀者去評判其中最有爭議的淺居忠雄這一人物。 [6] 

祈禱落幕時作品影響

該小説獲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並登上《週刊文春》推理小説榜年度第2名。 [8] 
2018年1月27日,根據該小説改編,由阿部寬松島菜菜子等主演的電影《祈禱落幕時》在日本上映。 [9] 

祈禱落幕時作品評價

《日本經濟新聞》:小説描寫了對父母的愛和對子女的情。渴望幸福的祈禱一層又一層,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 [8] 
《祈禱落幕時》封面

祈禱落幕時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品方
ISBN
版本信息
《祈りの幕が下りる時》
2013年9月
講談社
978-4-06-218536-3
日文首版
2016年9月
978-4-06-293497-8
日文文庫版
《祈禱落幕時》
2015年1月
新經典
978-7-5442-7469-2
簡體中文首版

祈禱落幕時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日本當代作家。195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1985年《放學後》獲第31屆江户川亂步獎,成為職業作家。1999年《白夜行》領銜年度週刊文春推理小説榜,《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006年獲第134屆直木獎和第6屆本格推理大獎。代表作品有《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惡意》《解憂雜貨店》等。 [10] 
參考資料
  • 1.    王偉光.論《祈禱落幕時》中對扭曲父愛的救贖[J].青年文學家,2018(11Z):135.
  • 2.    《讀者 原創版》編輯部主編.《讀者 原創版》2015年季度精選集 風華是一指流砂.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15:067-068
  • 3.    範曉露.多元倫理觀下的《祈禱落幕時》[J].電影文學,2019(16):133-134.
  • 4.    孫雪.淺析《祈禱落幕時》中親情的表達方式[J].漢字文化,2019(18):105-106.
  • 5.    殷宏雁.“加賀探案集”的創作特色與現實意義[J].文教資料,2019(18):13-14.
  • 6.    杜藝.東野圭吾推理小説獨特風格[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6:16-17.
  • 7.    潘馨.東野圭吾推理小説的敍事研究[D].山東大學,2019. 34
  • 8.    東野圭吾.祈禱落幕時.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5:腰封
  • 9.    《祈禱落幕時》:迷霧重重,父愛深深  .光明網.2019-04-26[引用日期2019-05-25]
  • 10.    《挑戰》  .中國作家網.2019-08-22[引用日期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