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鎖定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是宋代詞人張先的詞作。此詞既是一幅寒食節日的風俗畫,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靜的夕陽頌。詞的上片極寫節日的歡樂,下片寫歡樂後的幽靜。上片從一旁觀老翁的眼中寫出熱鬧景象,熱鬧的景象中仍含有寧靜的心情;下片幽靜的月色下特意寫了柳絮暗飄,亦可謂靜中有動。
作品名稱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 
作    者
張先 [2]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安陸集》
文學體裁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作品原文

木蘭花·乙卯1吳興2寒食3
龍頭舴艋4吳兒56,筍柱7鞦韆遊女並8。芳洲拾翠9暮忘歸,秀野10踏青11來不定12
行雲13去後遙山暝,已放14笙歌池院靜。中庭15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16過無影。 [3]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註釋註釋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詞句註釋

1、乙卯:指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
2、吳興:即今浙江湖州市
3、寒食:即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二日,古人常在此節日掃墓、春遊。
4、舴艋(zé měng):形狀如蚱蜢似的小船。
5、吳兒:吳地的青少年。
6、競:指賽龍舟。
7、筍柱:竹竿做的柱子。
8、並:並排。
9、拾翠:古代春遊。婦女們常採集百草,叫做拾翠。
10、秀野:景色秀麗的郊野。
11、踏青:寒食、清明時出遊郊野。
12、來不定:指往來不絕。
13、行雲:指如雲的遊女。
14、放:停止。
15、中庭:庭院中。
16、楊花:柳絮。 [4-8]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白話譯文

吳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競賽着小龍船,遊春少女們成對地蕩着竹鞦韆。有的在水邊採集花草天晚依舊留連。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來牽如蟻線。
遊女們走了遠山逐漸昏暗,音樂停下庭院顯得寂靜一片。滿院子裏月光清朗朗的,只有無數的柳絮飄過得無影也無羈絆。 [9]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創作背景

這首詞此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歲次乙卯,退居故鄉吳興的張先度過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個寒食節,寫下了這首詞。 [10-11]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作品鑑賞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遊春與賞月的詞。
上片通過一組春遊嬉戲的鏡頭,生動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節的熱鬧場面。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這裏有吳地青年的龍舟競渡的場景,有遊女成雙成對笑玩鞦韆的畫面。詞一開頭,不但寫出了人數之眾多,而且渲染了氣氛之熱烈。歡聲笑語,隱約可聞。着一“競”字既寫出了划槳人的矯健和船行的輕疾,又可以想見夾岸助興的喧天鑼鼓和爭相觀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這裏有芳洲採花、盡興忘歸的剪影,有秀野踏青,來往不絕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寫景,句句寫人,景中有人,人為景樂。這種濃墨重彩、翠曳紅搖的筆墨,平添了許多旖旎春光,洋溢着節日的歡樂氣息。
下片以工巧的畫筆,描繪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靜的景色。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遊女散後,遠山漸漸昏暗下來;音樂停止,花園顯得異常幽靜。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遠山色彩的暗淡,襯托出遊人去後、夜幕降臨的情景。後句中着一“靜”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無人的氣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時已深夜,萬籟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時候,無數的柳絮飄浮空中,沒有留下一絲兒倩影。寫楊花在月下飄浮無影,既極言其小,更極言其輕。這裏寫“無影”是虛,寫無聲是實。這種無影有靜的寫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兩句還寓情於景,反映出作者遊樂一天之後,心情恬淡而又舒暢。詞人雖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愛遊春的熱鬧場面,又愛月夜的幽靜景色。他白晝,與鄉民同樂,是一種情趣;夜晚,獨坐中庭,欣賞春宵月色,又是一種情趣。
詞裏表現作者喜愛白天遊春的熱鬧場面,也欣賞夜深:人散後的幽靜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興趣還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是傳誦的名句,後人認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12-13]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名家評論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説:“張子野吳興寒食詞‘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餘嘗嘆其工絕,世所傳‘三影’之上。” [14]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作者簡介

張先(990一1078),字子野,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他登進士第柳永早四年,二人創作活動的時間大致相同。稍後的晁無咎説:“子野與耆卿齊名,而時以子野不及耆卿。然子野韻高,是耆卿所乏處。”前二句是從慢詞的角度談到張先的作品無論在組織結構及語言運用方面都遠不及柳永,後面二句主要指張先小令以“韻高”受到文人的讚賞。晚年來往於杭州、吳興一帶,與蘇軾等人有交往。張先年齡雖長於晏殊歐陽修,但仍然接受他們的影響,尤以晏歐一派的小令擅長。他善於鍛鍊字句,喜歡寫一種朦朧的美,更以“影”字著名。蘇軾説:“子野詩筆老,歌詞妙乃其餘事。”這與柳永專攻慢詞又有不同。有《安陸集》一卷。 [15] 
參考資料
  • 1.    李敬一.《唐詩宋詞名篇精選精講》.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263
  • 2.    侯清柏,張培榮.《歷代詩人詠寒食清明詩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205
  • 3.    於石.《中國傳統節日詩詞三百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117
  • 4.    馬建東.《花間晚照——唐宋詞品讀》.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211-212
  • 5.    周篤文.《紅袖添香婉約詞》.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6:32
  • 6.    張海鷗.《唐詩宋詞經典導讀》.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180
  • 7.    劉豔麗,王清淮.《國人必讀古詩手冊》(插圖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228
  • 8.    謝真元.《一生必讀宋詞三百首鑑賞(英漢對照)》.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586
  • 9.    李樹則.《唐宋詞譯註賞析》.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2:75-76
  • 10.    徐德琳,李紅梅.《歷代詞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70
  • 11.    江蘇省政協文史委員會.《我見青山多嫵媚——人與自然主題歷代詩詞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304
  • 12.    藍光中.《歷代詩歌選讀·下卷》.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52
  • 13.    林力.《宋詞鑑賞大典》.北京:長征出版社,1999:93-94
  • 14.    雅瑟.《宋詞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52
  • 15.    李功元.《中華詩詞曲鑑賞》.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30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