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有”野生動物名錄

(2023年版)

鎖定
“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全稱《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3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而由原國家林業局(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制定並於2000年8月1日發佈的一份名錄,總共收錄5綱、46目、177科、1591種及昆蟲120屬的所有種和另外110種,當中包括樹麻雀中國林蛙眼鏡王蛇中華蜜蜂等“三有動物”。
2023年6月30日,國家林草局公佈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在部分地區致害嚴重的野豬已被調出“三有”名錄。 [1-2] 
中文名
“三有”野生動物名錄(2023年)
別    名
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3年)

“三有”野生動物名錄公告全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7號)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規定,我局制定了《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經徵求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生態環境、衞生健康等部門意見,並組織科學論證評估,現予以公佈,自公佈之日起施行。人工繁育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的,應當依法及時辦理備案手續;本公告發布前已經開展人工繁育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活動的,應當於2023年9月30日前依法辦理備案手續。
特此公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3年6月26日 [1] 

“三有”野生動物名錄説明事項

新調整的“三有”名錄共收錄陸生野生動物1924種,其中獸類91種、鳥類1028種、爬行動物450種、兩棲動物253種、昆蟲類96種、蛛形綱動物2種、寡毛綱動物4種。與2000年首次發佈的原名錄相比,在基本保留原有種類的同時,新增了700多種野生動物,實現野生動物保護範圍的大幅擴大。 [2] 
此外,調出了原名錄中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12種獸類、130種鳥類、28種爬行動物、11種兩棲動物和8種8屬昆蟲,予以更嚴格保護。對原名錄所列物種中,在中國沒有自然分佈的;已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且在中國已無野外種羣的;在中國廣泛分佈,種羣數量極高,無滅絕風險,甚至還可能造成危害的;已轉按水生物種管理的等予以調出。 [2] 
此次名錄調整,在科學評估陸生野生動物物種生態、科學、社會價值基礎上,充分考慮種羣變化動態、面臨威脅、社會關注等多方面因素,以堅持生態優先、維護科研需要、有利於社會發展為調整基本原則,對脊椎動物做到儘量應保盡保;對無脊椎動物,由於其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對確有必要且符合調整基本原則的予以列入。 [2] 
各級林草部門將按要求依法依規落實好“三有”名錄調整後的各項實施工作,切實強化野外種羣及其棲息地安全,嚴防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及破壞棲息地行為。嚴格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禁止濫食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活動。做好名錄調整的過渡銜接,依法規範備案等相關活動,對已經合法從事相關物種人工繁育利用活動的單位或個人做好指導、幫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2] 
中國野生動物種類十分豐富,僅脊椎動物就達8197種,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為進一步提升保護效能,我國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管理。珍貴、瀕危物種實行重點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需要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通過制定《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加強保護和管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