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稱山萬蛇、過山風、大扁頸蛇、大眼鏡蛇、大扁頭風、扁頸蛇、大膨頸、吹風蛇、過山標等。
雖稱為“眼鏡王蛇”,但此物種與真正的眼鏡蛇不同,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員,而是屬於獨立的眼鏡王蛇屬。
相比眼鏡蛇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
在中國西南與華南地區常有出沒,通常棲息在草地、空曠坡地及樹林裏。
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眼鏡王蛇毒性極強。
- 科
- 眼鏡蛇科
- 亞 科
- 眼鏡蛇亞科
- 屬
- 眼鏡王蛇屬
- 種
- 眼鏡王蛇
- 分佈區域
- 分佈在印度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一帶。
- 保護級別
- 易危(VU),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4]
- 外文名
- King Cobra, Hamadryad
- 命名人及時間
- Cantor, 1836
- 世界之最
- 世界上最長的毒蛇
眼鏡王蛇形態特徵
編輯生活時,體背面黑褐色:頸背具一“∧”形的黃白色斑紋,無眼鏡狀斑;軀幹和尾部背面有窄的白色鑲黑邊的橫紋【(34—45)+(8—17)】條。下頜土黃色;體腹面灰褐色,具有黑色線狀斑紋。幼蛇斑紋與成體有差異,主要是吻背和眼前有黃白色橫紋,身體黑色,有35條以上的淺黃色或白色橫紋。
[2]
眼鏡王蛇棲息環境
編輯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林區村落附近也時有發現。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中,以別的蛇類為食;
眼鏡王蛇也會生活在沙漠,被稱為“沙漠之金”。
眼鏡王蛇生活習性
編輯
眼鏡王蛇相冊(9張)
眼鏡王蛇像眼鏡蛇一樣,在受到危險時會抬起身體的前三分之一,然後它會張開嘴,露出毒牙,一面盯着對手,一面留意着四周的環境。一旦眼鏡王蛇認為自己處境危險,它就會毫不猶豫地發動攻擊。
[4]
主要捕食蛇類和蜥蜴,也吃鳥類、鳥卵和鼠類。
[2]
眼鏡王蛇的食物通常是其他蛇類,眼鏡王蛇的體內有抗毒的血清,所以當其他毒蛇對眼鏡王蛇施咬時,眼鏡王蛇通常會安然無恙。食物包括體積適合的蟒蛇,其他種類的毒蛇與無毒蛇,像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鼠蛇等,而當食物不充足時,它們甚至連其他同類也會吃,因此,眼鏡王蛇又被稱之為“蛇類煞星”。
[4]
眼鏡王蛇是一種智商很高的蛇類,它們捕獵其他的蛇,而且能分辨對方是否有毒。在捕食無毒蛇時,眼鏡王蛇並不輕易使用毒液,它會隨便咬上一口不放,任憑獵物掙扎反抗,直到死後再慢慢吞食。在捕食毒蛇時,它則不會輕舉妄動,而是不斷挑釁,當對方終被激怒向它發起進攻時,眼鏡王蛇會機警地躲閃,最後獵物身心疲憊、無心戀戰時,它看準機會,一口咬住獵物頭頸並釋放毒液將其殺死。
[4]
眼鏡王蛇行動敏捷,頭部可靈活轉動,不但可向前後左右方向攻擊,還可以垂直竄起來攻擊頭頂上方的物體。咬住東西后常不會輕易撒口,毒液中幹毒約100毫克,而平均致死量為12毫克,被咬者會在數分鐘內引發腫脹、反胃、腹痛、呼吸麻痹,出現言語障礙,昏迷等症狀,人在被咬後的半小時內如沒有及時的藥物治療必定死亡。
眼鏡王蛇分佈範圍
編輯眼鏡王蛇種羣現狀
編輯1975年,印度境內的物種數量下降了30%,原因包括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殺。
[6]
在這種情況下,保護眼鏡王蛇的自然生態環境,遏止或杜絕對野生眼鏡王蛇的捕殺,是眼鏡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
[7]
[23]
眼鏡王蛇保護級別
編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名錄中
雲南省II級珍稀保護動物
眼鏡王蛇生長繁殖
編輯眼鏡王蛇為卵胎生
[25]
,一般在6月產卵,產卵數可達51枚,卵徑65.5mm×33.2mm。以落葉和枯枝築巢穴,眼鏡王蛇也是唯一一種會建巢的蛇類。
[5]
雌蛇有護卵習性,在巢中守護,待小蛇孵出。
[2]
眼鏡王蛇蛇毒介紹
編輯眼鏡王蛇毒性特徵
在攻擊時,蛇毒注入受害者體內後,毒素會迅速襲擊被咬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劇痛,視力障礙、暈眩、嗜睡及麻痹等症狀;傷者會因心臟血管系統崩潰而進入休克狀態;最後會因呼吸衰竭、心跳減弱而死亡。臨牀個案顯示,被咬者也有機會出現腎衰竭的情況。
[9]
和別的毒蛇一樣,眼鏡王蛇毒液的毒性測試結果在不同的毒理學研究中都有不同,因為LD50數據會隨着不同的注射及研究方法而產生變化。實驗白鼠皮下注射的1.7mg/kg,靜脈注射的1.31mg/kg及腹腔注射的1.644mg/kg為較常被引用的數據。
[10]
另一個研究則在五隻東南亞野生眼鏡王蛇身上得出1.93mg/kg(皮下注射)的結果,
[11]
也有研究顯示,中國眼鏡王蛇的毒性為0.34mg/kg(肌肉注射)。
[12]
不同地區的個體的毒性也可能略有不同。
眼鏡王蛇的一咬可以迅速致命。它平均能注入200—500毫克的毒液,最大的毒液分泌量甚至能達7ml。
[12-14]
被咬者往往需要大量的抗毒血清來對抗蛇毒,阻止毒素進一步破壞身體機能。更有指眼鏡王蛇一口所能注入的毒液能於3小時內殺死一頭成年的亞洲象。
[14]
被咬傷後的死亡率以及死亡的速度受很多因素影響,如毒蛇所注入的毒液量、被咬位置、傷者的健康狀況等。另外,由不同地區組織所作出的調查也可能會給予不同的答案。例如,雖有一網頁報告提到,眼鏡王蛇通常都只注入不足以致命的毒液分量,
[15]
但另一個由南印度醫院所發表的蛇咬個案報告則顯示,有三分之二被眼鏡王蛇咬傷的病人都被注入了大量毒液,屬於“危殆”級別。
[9]
根據阿德雷得大學臨牀毒理學部門的説法,被眼鏡王蛇咬傷後的致死率大約為60%。
[16]
眼鏡王蛇咬人後能迅速致人於死地,傷者可在30分鐘內死亡。
新加坡有科學家發現眼鏡王蛇的神經毒素具有一定的醫藥價值。
[18]
眼鏡王蛇蛇毒取制
操作時須兩人搭檔;1個人用手抓住眼鏡王蛇的頭部,另1個人用竹筷或33cm左右長的玻璃棒塞入蛇口裏,下面用小碗接着,蛇撕咬時,毒液便從牙管中射出來,用此法逐條取毒。然後將毒液放到離心機轉3-5分鐘,再進行乾燥,即為蛇毒(晶體)。
[19]
眼鏡王蛇人工養殖
編輯眼鏡王蛇人工繁殖
2.露天建池養殖,一般建3個池,分小蛇池、中蛇池、大蛇池,每個池的面積為30—50平方米;池四周牆高為4米,牆壁要光滑,牆頂做成“r”字形;池內做蛇窩,池內建一個長2米、寬1米、深0.3米的小水池。
[19]
眼鏡王蛇日常管理
1.養眼鏡王蛇,要養些蛙類、黃鱔,也可按養雞的方法喂配合餌料,餵豬、牛、雞、鴨屠宰場的下腳料,可先將下腳料切成小塊煮熟,定時、定量、定位存食。市場銷售旺季時,在前1天先投下一些活的小雞、小鴨、蛙類等,每天投餵1—2次,吃完為止。
[19]
眼鏡王蛇疾病防治
人工養殖眼鏡王蛇易得腸炎病和寄生蟲病。腸炎病拉稀時,可在餌料中加幾片土黴素和氯黴素片劑治療。患寄生蟲病時體形較瘦,可在餌料中加些左旋咪唑進行驅蟲。若患體表寄生蟲,則可用10%—1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噴霧驅蟲。
[19]
眼鏡王蛇體內有多種寄生蟲。寄生蟲病輕的會削弱體質,引起其它疾病,嚴重的常直接導致死亡。
防治方法:
若裂頭蚴寄生在蛇體表皮下,可用利刀剖開皮膚取出,然後在傷口塗1%—2%碘酊。裂頭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專門治療,可在治其它寄生蟲時附帶治療。
2. 鞭節舌蟲寄生於蛇的肺部和氣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致死。
對此種寄生蟲可用獸用敵百蟲溶液灌入胃中,按每千克體重0.01克給藥,連續灌胃3天。
3.棒線蟲寄生於肺泡腔內,多時密佈患部,使蛇肺部糜爛而死。
治療用四咪唑,每千克體重0.1—0.2毫克灌服。
4.雙異盤吸蟲寄生於蛇的膽囊中。
5. 蜱蝨是由籠舍及飼養環境衞生條件差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蜱蝨可使蛇體血清蛋白減少,並傳播病原體,給宿主帶來強烈的不良刺激,降低免疫力,常導致發生全身性疾病。
眼鏡王蛇咬傷急救
編輯野外活動最好穿高幫鞋。在草木生長繁盛的地方,要用木棍之類撩動草木,以趕走毒蛇。被蛇咬傷後實行早期急救尤為重要。要遵循冷靜、結紮、沖洗、排毒的原則進行。
1.用打火機點燃火燒灼傷口,這樣容易破壞蛇毒的毒性;
2.在傷口近心臟一端扎住血管,避免蛇毒擴散,但切記扎1—2小時後要松一次,否則易引起肢體壞死。此部必須要最快速度,萬不可和第三步顛倒。
3.到水源地衝洗傷口,在傷口齒痕為中心,劃開2cm—3cm長的十字形,用拔毒罐或者另外吸取工具引流走毒血。絕不能用嘴吸,不然會對口腔黏膜引起二次中毒感染。注:血液型蛇毒中毒後最好不要使用這種方式,會使血液難以凝固而流血不止。
4.及時去附近大醫院就醫。
眼鏡王蛇管理規範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眼鏡王蛇 .雲南網[引用日期2015-01-18]
- 2. 黎振昌,肖智,劉少容.廣東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廣東科技出版社,2011.11:第234頁
- 3. 眼鏡王蛇最長嗎 最長的眼鏡王蛇達多少米 .毒蛇網[引用日期2019-08-04]
- 4. 崔鍾雷.生存專家——兩棲爬行動物:吉林美術出版社,2012.12:第80頁
- 5. 雌眼鏡王蛇竹葉建造巢穴 .動物也瘋狂[引用日期2019-08-04]
- 6. Ophiophagus hannah .The IUCN Red List of Th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2015-01-18]
- 7. 令人聞風喪膽的蛇——眼鏡王蛇 .馬博士教育網[引用日期2013-03-20]
- 8. Capula, Massimo.Behler. Simon & Schuster's Guide to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of the World.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9
- 9. South Indian Hospital.Snake-bite Envenomatio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everity, Treatment and Outcome in a tertiary Care .India:South Indian Hospital,2009
- 10. LD50 by Thomas, Séan and Griessel, Eugene .LD50數據[引用日期2013-04-23]
- 11. USA: CRC Press.Handbook of clinical toxicology of animal venoms and poisons.美國:USA: CRC Press,1995
- 12. Snake of medical importance .Snake of medical importance[引用日期2013-04-23]
- 13. Mark O'Shea.Venomou snakes of the world.英國: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96-97
- 14. National geographic- KING COBRA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眼鏡王蛇[引用日期2013-04-23]
- 15. Mortality rate by Thomas, Séan and Griessel .蛇咬死亡率[引用日期2013-04-23]
- 16. Ophiophagus hannah .眼鏡王蛇簡介[引用日期2013-04-23]
- 17. Munich AntiVenom Index:Ophiophagus hannah .眼鏡王蛇抗毒血清概論[引用日期2013-04-23]
- 18. King Cobra venom may lead to a new drug .眼鏡王蛇蛇毒新發現[引用日期2013-04-23]
- 19. 人工飼養眼睛王蛇 .上海農業行業協會[引用日期2015-01-18]
- 20. 龔麗萍.黃港.淺談幾種毒蛇咬傷的臨牀表現和搶救原則.蛇志:中國蛇協,2010年2月
- 21. 搶救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咬傷中毒12例臨牀報告收藏本文 分享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3-03-20]
- 22.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引用日期2020-10-09]
- 2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1年第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2-21]
- 24.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引用日期2022-04-09]
- 25. 朱繼文著.《致命的武器 毒素》:吉林出版集團,2009年:第62頁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