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州文理學院

鎖定
蘭州文理學院(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甘肅省首批嚮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高校,甘肅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對口支援院校,“一帶一路”高校聯盟創始成員,文旅部非遺傳承人羣研培基地、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中國科協學風傳承示範基地,新時代甘肅省高校黨建示範院校,甘肅省新時代語言文字示範校。 [1] 
學校始建於1950年,由甘肅教育學院、甘肅聯合大學、甘肅省藝術學校、甘肅省電影學校等先後合併而成。 [1]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開設4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874人,其中專任教師651人,在校生近1.2萬人。 [1] 
中文名
蘭州文理學院
外文名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簡    稱
蘭文理(LUAS)
所在地
蘭州市
創辦時間
1950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門
甘肅省
現任領導
苟永平(黨委書記)
本科專業
42個
院系設置
14個教學單位
校    訓
明德強能,勵志篤行
校    歌
《蘭州文理學院校歌》
地    址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雁北路400號
院校代碼
11562

蘭州文理學院辦學歷史

蘭州文理學院前身追溯

  • 甘肅教育學院
1950年5月,蘭州工農速成中學創辦。
1955年7月,甘肅省教育廳決定,西北師範學院工農速成中學併入蘭州工農速成中學。
1956年9月,在蘭州工農速成中學設立甘肅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
1958年8月,蘭州工農速成中學改為蘭州工農中學(普通中學),與甘肅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二校一體”。
1958年,甘肅五年制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蘭州師範專科學校。
1959年10月,蘭州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甘肅師範專科學校。
1961年7月,蘭州工農中學停辦,甘肅師範專科學校獨立發展。
1962年3月,中共甘肅省委決定,甘肅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師範類成人本科院校甘肅教育學院。
  • 甘肅聯合大學
1985年5月,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成立了甘肅聯合大學。
1987年5月,甘肅聯合大學設立師範部。
1988年8月,完成由聯合辦學向自主辦學轉變。
蘭州文理學院歷史沿革 蘭州文理學院歷史沿革

蘭州文理學院合併發展

  • 甘肅聯合大學
2001年7月,甘肅教育學院、原甘肅聯合大學合併,組建新的甘肅聯合大學(專科)。 [2] 
2011年,甘肅省藝術學校劃歸甘肅聯合大學管理。 [3] 
  • 蘭州文理學院
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在甘肅聯合大學基礎上建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蘭州文理學院。 [4] 
2015年7月,學校被確定為甘肅省首批嚮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發展試點院校。 [26] 
2020年9月,蘭州文理學院建校70週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出席慶祝大會,併為優秀教師代表頒獎。 [5] 
2022年,學校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本科專業獲批設立,成為甘肅首個非遺保護本科專業。 [12] 

蘭州文理學院辦學條件

蘭州文理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設有14個二級學院,開設42個本科專業。 [1] 
學院
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文化產業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數字出版、播音與主持藝術
旅遊管理、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
財務管理、投資學、資產評估、會計學
思想政治教育
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廣播電視工程、通信工程
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蘭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
翻譯、英語
蘭州文理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繪畫
音樂表演、舞蹈表演、音樂教育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蘭州文理學院藝術職業學院(甘肅省藝術學校
表演
參考資料: [13-25]  [32] 

蘭州文理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教職工874人,其中專任教師651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24人,佔專任教師的50%;具有博士學位者108人,佔專任教師的16.6%;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415人,佔專任教師的80.3%。擁有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1人,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十大隴人驕子”1人,甘肅省領軍人才、“四個一批”專家、“隴原青年人才”等各類省級榮譽稱號獲得者50餘人。 [1] 
部分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主持人
級別
批准單位
時間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吳曉玲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15年
應用化學專業教學團隊
展惠英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0年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科研團隊
高亞芳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1年
廣播電視學專業教學團隊 [36] 
周 寧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1年
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吳曉玲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2年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劉悦婷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3年
傳承紅色基因特色思政育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張豔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3年 [35] 
《大學生創業基礎》教學團隊
劉暢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18年
甘肅旅遊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創新創業教學團隊
趙繼榮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0年
數字媒體創新創業教學團隊
李恆傑
省級
甘肅省教育廳
2021年

蘭州文理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5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2門省級一流課程。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環境設計 [11]  、新聞學、數字媒體技術、旅遊管理、視覺傳達設計 [27]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二維設計基礎 [37]  、編輯出版實務、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實踐創新、甘肅民間美術
教育部重點建設專業
環藝設計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化學、新聞學、音樂表演、環境設計、旅遊管理、數字媒體技術、漢語言文學 [10-11] 
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電路分析、旅遊學概論、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旅遊市場營銷、甘肅文化遺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甘肅民間美術、大學生禮儀素養與魅力提升、美學、播音主持藝術、管理會計、數據結構、數字電路技術基礎、儀器分析、中國現當代文學、音樂鑑賞、紀錄片創作與實踐、融媒體傳播實務、學前教育研究方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實踐創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音樂史、化工製圖、税法、解析幾何、英語寫作、旅遊美學、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甘肅導遊實務、虛擬現實技術及應用、三維建模技術、曲式與作品分析、《河西走廊FM》項目化課程 [38]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十四五”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9項。 [1] 
部分教學成果獎
序號
成果名稱
等級
主要完成人
時間
1
以文化遺產教育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路徑研究與實踐
國家級二等獎
蘇小燕 梁留科 李江敏 高亞芳 蘇曉智 張建忠 劉弘濤 秦豔培 吳濤 毛陽光 張體 付帥 李志曉
2022年 [39] 
2
產品開發引領應用本科內涵轉型的探索與實踐
省級二等獎
展惠英 李敏騫 魏嘉 羅婷婷 楊全錄 苑毅 高亞芳 吳曉玲 張焱
2021年
3
基於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音樂表演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
省級二等獎
孔繁濤 王採 閔曉惠 陳勁
2021年
4
結合專業教學實踐、培養創新創業藝術人才一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省級二等獎
吳曉玲 仇宇 榮梅 趙繼榮 郭俊寧 樊華
2017年
5
“一體三翼四優化”一文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踐
省級二等獎
金生翠 王源 葉淑媛 韓括 孫婷
2017年
6
產教融合,服務甘肅文化大省建設,培養高素質本土化文化傳媒類應用型人才
省級二等獎
薛懷慶 張莉 胡建軍 羅婷婷 曹振華 王偉 王棟 許波 張焱 王靜思
2017年
7
以就業為導向的多層次階梯式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省教育廳級
吳曉玲 仇宇 榮梅 趙繼榮 郭俊寧
2016年
8
新媒體環境下突出自主研學的計算機課程“四維交叉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創新
省教育廳級
阮文惠 王萬軍 黃珍薛亞娣 潘穎 趙一嬌 趙諝媛
2016年
9
基於職業素質導向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應用
省教育廳級
邢玉娟 譚萍 張成文 曹曉麗 杜佳
2016年

蘭州文理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5月,學校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 [1]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省級重點學科
漢語言文學、旅遊管理、應用化學 [1] 
蘭州文理學院

蘭州文理學院學術研究

蘭州文理學院科研機構

截至2024年5月,學校建有甘肅省全域旅遊協同創新中心,甘肅省非遺研究基地、非遺傳承教育實踐基地,敦煌舞人才、戲曲人才培養基地,美術、舞台藝術創作基地等9個省級基地與科研平台,成立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院、敦煌舞傳承發展研究院、非遺研究院、全媒體傳播研究院、“一帶一路”文化藝術研究院等5個特色科研平台,建有甘肅省鄉村旅遊創新研究團隊等7個科研創新團隊。 [1] 
類別
名稱
省級科研平台
甘肅省戲曲人才培養與舞台劇目開發2011協同創新中心、甘肅省全域旅遊協同創新中心、甘肅省動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北民族文化與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中塔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化工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1] 
文化和旅遊戰略智庫
甘肅旅遊智庫秘書處、帕米爾智庫、蘭州文理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智庫 [1] 

蘭州文理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十四五”以來獲立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4項;獲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敦煌文藝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40餘項。 [1] 

蘭州文理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4年3月底,館藏紙質圖書132.82萬冊,生均圖書115.49冊,訂購紙質期刊393種,報紙49種;電子期刊5922種,電子圖書70.3萬冊。購買中國知網、超星數字資源、筆桿創新與寫作、百度文庫等多個數據庫;特色館藏庫有古籍文獻室和敦煌文獻資源中心。 [33] 
  • 學術期刊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蘭州文理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創刊於1985年,為雙月刊,單月10日出版,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在《萬方數據—中國數字化期刊羣》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主要刊登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體育學等學科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教學研究等方面的論文,優先免費錄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校博士點基金、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優秀文稿。 [9]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蘭州文理學院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創刊於1985年,為雙月刊,單月10日出版,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在《萬方數據—中國數字化期刊羣》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主要以刊登文學、法學、哲學、語言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與藝術等學科的研究性論文為主,以旅遊、傳媒、民族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為輔的研究性論文。 [34] 

蘭州文理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學校與新疆、浙江等省區的多個地市、省內各市州開展戰略合作;與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韓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0餘所高校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文化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並在塔吉克斯坦設立中國文化交流中心。持續推薦優秀學生赴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烏克蘭、亞美尼亞、摩爾多瓦、阿塞拜疆等國留學。 [1] 

蘭州文理學院文化傳統

蘭州文理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正中字母U代表大學,圓圈中圖像整體寓意黃河,外形與蘭州的“州”字相似,代表學院紮根黃河之城蘭州。 [7] 
校徽 校徽
校徽 校徽

蘭州文理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明德強能 勵志篤行
蘭州文理學院校訓由蘭州文理學院兼職教授餘秋雨先生題寫。 [6] 
校訓 校訓

蘭州文理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常務副校長
王頂明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李先鋒
黨委委員、副校長
李敏騫張焱劉暢、張金堯、張興輝
副校長
參考資料: [8] 

蘭州文理學院校園環境

蘭州文理學院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蘭州,坐落於主城區黃河之濱。甘肅承東啓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區位優勢,多姿多彩、燦爛輝煌的自然人文資源。 [1] 

蘭州文理學院校友情況

部分傑出校友
姓名
備註
李膺
甘肅省政府原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28] 
董瑞祥
丹麥安徒生國際幼兒師範學院院長 [29] 
席強
中央民族樂團團長 [30] 
注:排名不分先後(截至2024年5月)

蘭州文理學院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獲獎名稱
2023年
甘肅省新時代語言文字示範校 [31] 
-
文旅部非遺傳承人羣研培基地 [1] 
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 [1] 
中國科協學風傳承示範基地 [1] 
首屆甘肅省文明校園 [1] 
新時代甘肅省高校黨建示範院校 [1] 
甘肅省新時代語言文字示範校 [1] 
(截至2024年5月)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