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理學

(中南大學提供的慕課)

鎖定
生理學是中南大學於2017年4月10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為羅自強、管茶香、馮丹丹、向陽、暨明、韓仰、文志斌、劉持、許建平、劉發益。據2020年9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8次。 [1] 
該課程內容包括緒論、細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循環生理、呼吸生理、消化與吸收、能量代謝與體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覺器官、神經生理、內分泌生理、生殖生理。 [1] 
中文名
生理學
提供院校
中南大學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
類    別
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授課教師
羅自強、管茶香、馮丹丹、向陽、暨明、韓仰、文志斌、劉持、許建平、劉發益
開課時間
2017年4月10日(首次)

生理學課程性質

生理學課程定位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及其各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動規律的學科,是有關生命之邏輯的學問。其任務是研究生物體及其細胞、組織、器官等組成部分所表現的各種生命現象的活動規律和生理功能,闡明其產生機制,以及機體應對內、外環境變化時對這些活動的調節。生理學是醫學科學的重要主幹基礎課之一,與其他醫學基礎課和臨牀課有着密切的聯繫。只有瞭解和掌握了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規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機體異常的生命活動及其規律,所以生理學是理解疾病、防治疾病的基礎。 [1] 

生理學適應人羣

該課程適用於正在修讀生理學課程的醫學生,準備執業醫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醫科學生,在職的醫療衞生工作者,以及對人體生命感興趣的所有人士。 [1] 

生理學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生理學第1次開課
2017年04月10日至2017年08月01日
羅自強、管茶香
馮丹丹、向陽、暨明
韓仰、許建平
2小時每週
23662 [2] 
生理學第2次開課
2017年09月04日至2018年01月21日
羅自強、管茶香
馮丹丹、向陽、暨明
韓仰、文志斌
許建平
2小時每週
23008 [3] 
生理學第3次開課
2018年03月05日至2018年07月14日
3小時每週
24306 [4] 
生理學第4次開課
2018年09月03日至2018年12月31日
3小時每週
30258 [5] 
生理學第5次開課
2019年02月25日至2019年07月01日
2-3小時每週
21212 [6] 
生理學第6次開課
2019年09月02日至2020年01月07日
羅自強、管茶香
馮丹丹、向陽、暨明
韓仰、文志斌
許建平、劉發益
3小時每週
27574 [7] 
生理學第7次開課
2020年02月11日至2020年07月28日
3小時每週
61361 [8] 
生理學第8次開課
2020年08月29日至2021年01月15日
羅自強、管茶香
馮丹丹、向陽、暨明
韓仰、文志斌、劉持
許建平、劉發益
3小時每週
待定 [1] 

生理學課程簡介

生理學內容包括緒論、細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循環生理、呼吸生理、消化與吸收、能量代謝與體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覺器官、神經生理、內分泌生理、生殖生理。各部分內容均以微視頻形式講解重要的知識點,並提供習題及討論論壇。 [1] 

生理學課程大綱

第一章 生理學緒論
1.1 導學
1.2 機體功能活動的重要特徵—穩態
1.3 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
第二章 細胞生理
2.1 導學
2.2 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
2.3 靜息電位
2.4 動作電位(上)
2.5 動作電位(下)
2.6 離子跨膜流動的電化學驅動力
2.7 膜通透性改變的本質和動作電位的觸發
2.8 電緊張電位和局部電位
2.9 動作電位的傳導
2.10 動作電位發生過程中興奮性的週期性變化
2.11 神經-肌接頭興奮的傳遞
2.12 橫紋肌細胞的收縮機制
2.13 興奮-收縮耦聯
2.14 影響橫紋肌收縮效能的因素
第三章 血液生理
3.1 導學
3.2 血漿滲透壓
3.3 紅細胞的生理特性
3.4 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3.5 血小板生理特性
3.6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7 血液凝固
3.8 纖維蛋白溶解
3.9 ABO血型
3.10 RH血型
第四章 血液循環
4.1 導學
4.2 心動週期與泵血過程
4.3 心肌異長自身調節—心室充盈量對搏出量的影響
4.4 動脈血壓對搏出量的影響
4.5 心臟泵血功能評價的基本指標
4.6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形成機制
4.7 浦肯野細胞和竇房結細胞的跨膜電位
4.8 心電圖的基本波形
4.9 心肌細胞的興奮性
4.10 心肌細胞的傳導性
4.11 心肌細胞的收縮性
4.12 動脈血壓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
4.13 靜脈血壓和靜脈迴心血量
4.14 微循環與組織液的生成
4.15 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
4.16 心血管活動的體液調節
4.17 冠脈循環
第五章 呼吸系統
5.1 導學
5.2 肺通氣的動力-空氣是如何吸入和呼出肺的?
5.3 平靜時胸內壓為什麼是負壓?
5.4 肺泡表面張力和肺表面活性物質
5.5 肺通氣的非彈性阻力
5.6 肺通氣功能的評價基本指標
5.7 肺換氣
5.8 氧的運輸
5.9 二氧化碳的運輸
5.10 化學感受性反射對呼吸的調節
5.11 肺牽張反射對呼吸的調節)
第六章 消化與吸收
6.1 導學
6.2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液為什麼不會消化自己?
6.3 胃液分泌的調節
6.4 胃的運動
6.5 食物在小腸內是如何被消化?——小腸內的化學性消化
6.6 小腸內食物是如何被吸收?——小腸的吸收功能
第七章 能量代謝與體温
7.1 導學
7.2 能量代謝受哪些因素影響
7.3 感染時為什麼會發熱
第八章 尿的生成與排出
8.1 導學
8.2 原尿是如何生成?--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8.3 近端小管對物質的重吸收
8.4 腎小管是如何重吸收小管液內的葡萄糖?
8.5 髓袢及遠曲小管集合管對物質的重吸收
8.6 腎小管與集合管可以分泌哪些重要物質?
8.7 腎髓質滲透梯度的形成與維持
8.8 尿液的濃縮與稀釋
8.9 腎小球濾過率的調節
8.10 尿生成的調節(1)—自身調節和神經調節
8.11 尿生成的調節(2)—體液調節
第九章 感官
9.1 導學
9.2 感覺器官的一般功能
9.3 眼的折光功能
9.4 眼的感光功能
9.5 聲音是如何傳向內耳?
9.6 內耳是如何感受聲波刺激?
第十章 神經系統的功能
10.1 導學
10.2 突觸傳遞
10.3 神經遞質與受體
10.4 主要的遞質和受體系統
10.5 反射活動的基本規律
10.6 反射活動的中樞整合
10.7 軀體感覺的中樞分析
10.8 痛覺生理
10.9 牽張反射(上)
10.10 牽張反射(下)
10.11 軀體運動的發起
10.12 基底神經節對運動的調控
10.13 小腦對運動的調控
10.14 自主神經系統
10.15 腦電活動與覺醒-睡眠週期
10.16 學習與記憶
第十一章 內分泌系統
11.1 導學(內分泌系統概述)
11.2 生長激素的作用
11.3 甲狀腺的功能(上)
11.4 甲狀腺的功能(下)
11.5 腎上腺皮質激素(上)
11.6 腎上腺皮質激素(下)
11.7 胰島的功能
第十二章 生殖系統
12.1 導學
12.2 卵巢的生理功能
12.3 月經週期的形成
12.4 卵巢功能的調節
12.5 睾丸的功能 [2] 

生理學課前預備

生理學預備知識

生理學需要預備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等知識。 [1] 

生理學學習資料

1.朱大年,王庭槐主編. 生理學 第八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3
2.王庭槐主編. 生理學(長學制規劃教材),第三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13
3.羅自強等主編. 機能實驗學,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
4..Kim E. Barrett. 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25th Ed,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s,2015
5.John E. Hall.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W. B. Saunders Company, 2016 [1] 

生理學授課目標

掌握正常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瞭解生理學發展動態,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模式、科學態度、科學實驗方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助推醫學生臨牀能力的提升。 [1] 

生理學所獲榮譽

2018年,該課程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稱號。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