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飛

(張玉環案律師,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畢業生)

鎖定
王飛,男,張玉環案再審辯護律師河南淅川縣人,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2006屆法學專業畢業生,北京澤博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著名刑事辯護律師 [1]  2006年,大學畢業不久就通過司法考試,期間他考上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研究生 [1] 
中文名
王飛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河南理工大學
性    別

王飛人物經歷

王飛 [2-3]  ,男,河南南陽人 [4]  張玉環案再審辯護律師 [5-6]  河南理工大學畢業,大學期間任班級文藝委員,喜歡唱歌,最擅長唱楊坤的《無所謂》。王飛覺得在河南理工大學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獨立思考以及和同學、教師之間那種非常真摯的情誼。 [4]  愛好長跑。 [4] 
曾代理的河北唐山廖海軍一案。 [7] 
王飛律師(右一)與張玉環母親 王飛律師(右一)與張玉環母親 [6]
王飛律師和張玉環哥哥張民強、妹妹張丹玉在法院門口 王飛律師和張玉環哥哥張民強、妹妹張丹玉在法院門口
張玉環無罪釋放後,他的家人寫了一封感謝信,把幫助過他們的人都列了進去,排在第一位的正是王飛。 [4] 

王飛人物軼事

王飛 王飛
和很多男孩子一樣,王飛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説,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深深影響着他。尤其是《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是他的偶像,他希望像郭靖一樣,成為正能量滿滿的人,行俠仗義。 [4] 
大學期間,王飛經常談理想、談畢業後如何用法律伸張正義。有一次,他正熱血沸騰地描繪未來的宏偉藍圖時,有人取笑他,説他“太年輕、不諳世事”。不過,王飛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想法,而是立志像郭靖一樣行俠仗義,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的法律工作者。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仍然執着地踐行着自己的理想。他説:“你堅持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善待世界,世界就會善待你。” [4] 

王飛人物評價

在採訪張玉環時,他曾這樣提到律師王飛:“我在監獄裏看報,看法制節目,看到他幫河北廖海軍案平反,廖海軍被關了16年也能出來,我就想,我也一定能出去。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堅持(申訴)一天。” [6] 
王飛 王飛
對於王飛今天的成名,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謝珺一點兒都不意外。在學校時,王飛就是一個熱心公益、很有正義感的學生。此前,他經常免費給普通老百姓打官司,曾有兩個大案因他的辯護,當事人獲得了清白自由之身。那時,在京城律師圈,王飛已小有名氣。通過張玉環案,王飛成了正義的化身,為學校和律師界贏得了榮譽。 [4] 
8月11日,一束鮮花被人放到王飛供職的律師事務所,送花者在卡片上寫着:“即使陽光下有陰影,您依然眼裏有光、心裏有愛!感謝您鍥而不捨、堅持不懈,依然堅持正義。感謝您願意付出努力,為普通人維護權益,感謝您給絕望者以希望!” [4] 
張玉環含冤入獄27年,實在是難以想象這其中的絕望;而用正義救出他的人是王飛,河南理工大學畢業生,實在難以想象這其中的勇敢和艱辛,為校友點贊和感動。” [4] 
“這個被冤枉了26年多的男人終於無罪釋放了。王飛努力奔波了三年,為的就是讓社會減少一蒙冤受屈的人。他的善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1] 

王飛人物觀點

王飛 王飛
我不信刑訊逼供者能逃脱法網。 [6] 
杜絕刑訊逼供,首先要從制度層面對當事人提供保障。比如律師在場權,偵查人員訊問過程中應當賦予律師在場權,律師可以及時制止一些非法取證行為,現有的法律中還沒有做出這些規定,但並不妨礙我們去向一些先進的司法理念努力;另外,從現行法律的執行層面來看,刑訊逼供之所以屢禁不止跟追責不力也有很大關係。對於刑訊逼供這樣嚴重非法取證行為太過寬容,會導致違法犯罪成本太低,致此類行為屢禁不止。以張玉環案為例,是使用一個不好的手段實現了一個壞的目的,最終導致了法院的誤判。再審審判如果不願意去觸及冤假錯案產生的真正原因,那麼這類案件對於法治進步的推動意義就是非常有限的。 [7] 
這個案子平反的關鍵就在於堅持,只要一直去堅持,這個案子判斷上它不難。它並不是一個複雜的案件,這是我遇到的最簡單的一個冤案,但是當事人被冤枉的時間又是最長的,這就是兩個極端。 [6]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成為張玉環希望大眾可以更多去關注並推動那些尚未了結的冤假錯案,往往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在一個案子寂寂無聞時,你把它折騰出動靜,受到重視,這就是雪中送炭。” [6] 
“雖然伸冤的路很累、很長,雖然家屬連最基本的差旅費都支付不起,但在南昌監獄看到那雙渴望清白自由的眼神,無論如何都無法抵抗,決定努力還無辜者一個清白。” [1] 
“只要司法機關實事求是,願意去追責,願意去啓動程序,這不是一個難題。很多人老講難度,這是個立場的問題,不是個難度的問題。技術上不存在多大難度,因為監察機關在反腐敗反瀆職力度很大。在這樣的力度之下,我不認為一些實施了違法犯罪的人能夠逃脱。”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