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燜面

鎖定
燜面(Braised String Bean with Noodle),是中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特色傳統麪食小吃,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以及河南等地,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安徽,湖北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又稱為蒸麪滷麪、爐面、壚面、烀面、糊面。 [2] 
主料是麪粉,配料主要是豆角豆芽豬肉。其他隨自己喜好而加。可以加入蘑菇,香菇,土豆丁,也很好吃,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1] 
燜算是此面的加工方法,對於很多地方稱為:lumian。著名山藥蛋派作家趙樹理就特別愛吃這種面,還因此做了一些考證。他認為lumian應為“壚面”。
“壚”當然不是普通澆滷麪的那個“滷”字,而是當年卓文君司馬相如相戀“當壚賣酒”的那個“壚”字。
燜面是傳統麪食(湯麪)的革新性產品,其加工工藝就是——燜,從烹飪技術來講,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制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蔬菜中的養分和水分流失最少,所以燜面更加營養,口感更好。
中文名
燜面
外文名
Braised Noodles
分    類
麪食,中式主食
口    味
鹹香、軟糯,入味
主要食材
麪條,豆角,豬肉,葱絲,薑片,大料,色拉油,食鹽,醬油,料酒,花椒,幹辣椒
工    藝
燜,炒
種    類
豆角燜面、酸菜燜面、排骨燜面等

燜面食材原料

豆角燜面為例
手擀麪1斤半
豆角1斤半
後腿肉100克
蒜2瓣
八角2顆
花椒10粒
大葱適量
花生油適量
生抽適量
老抽適量
香醋適量
香菜適量
鹽1湯匙
---- [6] 

燜面製作方法

  • 做法一:豆角燜面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圖
步驟1
做豆角燜面最好用筷子粗細的手擀麪,口感更飽滿,首先把麪條用花生油抓勻,防止粘連;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1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1
步驟2
然後處理豆角。把豆角洗乾淨,去掉絲,掰成兩節;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2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2
步驟3
下鍋煸炒,炒至深綠色、比較軟塌時,盛出備用;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3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3
步驟4
鍋底留油,下豬肉絲,翻炒至顏色變白,撥到一邊,下葱末、蒜末、八角、花椒,炒香;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4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4
步驟5
再放入豆角翻炒,沿鍋邊噴入生抽,炒勻,再加些老抽和鹽調味,炒出菜香就可以了;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5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5
步驟6
加入水,水的量剛好與豆角持平,將麪條捋順,平攤在上面,不要粘到鍋,蓋上鍋蓋燜煮,等湯沸騰後,轉中火繼續燜大約10~15分鐘,這時候豆角和麪條整體接近八成熟,會有像收汁似的滋滋聲音;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6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6
步驟7
開蓋,再加適量鹽,用筷子將麪條上下層翻一下,湯汁的量大概為原來1/3差不多,如果還有很多,最好倒出一部分。繼續蓋上鍋蓋燜約5分鐘,調大火,收去多餘的汁水;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7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7
步驟8
用筷子將豆角、麪條和湯汁攪拌均勻。出鍋後,放上剁好的蒜末、香菜末,加些香醋,和麪一起拌勻,就着吃,特別香。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8 豆角燜面製作步驟8
  • 做法二
食材準備
主料:切面,根據做法不同,配料可加,豆芽/豆角/茄子/土豆,豬肉排骨/醃豬肉
輔料:葱、姜、蒜。
調料:色拉油、鹽、醬油、料酒、花椒、幹辣椒皮 (按個人口味選用)
製作步驟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將豆角摘好,洗淨,掰成段(也可以用刀切成長橢圓形的扁片),將雞肉切好,剝好蒜,將的大部分蒜碾成蒜泥,加入鹽(適合口味的人可選)待一會加入熱油,少一部分蒜切碎(炒豆角的時候放),將葱切成葱花,姜切成薑絲,這些都備盤。
步驟2
將切面從中間切斷,打散,切忌不要讓切面成一陀,要像頭髮乾燥的時候一樣。
步驟3
開火熱鍋,加入油,手掌心那麼大即可~~待油升温,(待油熱的時候將少許油倒入碾好的蒜泥中,備盤)放入花椒、幹辣椒皮,翻炒(這叫做煸香),放入雞肉,翻炒,雞肉稍微變色,加入葱薑蒜繼續翻炒,加醬油、料酒繼續翻炒,待有淡香味出鍋;肉的炒制就完成了,當今倒入豆角,和肉翻炒(豆角不用要求炒熟,因為一會還可以跟切面一起燜),加鹽並關火。
步驟4
將打散的切面,均勻覆蓋在豆角炒肉上,可以在切面上淋少許色拉油,將切面鋪平後,倒入水(水不可以超過面)這時候扣上鍋蓋,開火,先用大火,將水燒開(就是沸騰的時候冒白氣),再用小火煨(十五分鐘左右,小心不要乾鍋,時間依照面的多少和鍋的大小定)
步驟5
蒸熟後,將油潑蒜泥倒入切面上,與鍋底豆角均勻攪拌,就可以吃了。
  • 做法三
食材準備
食用油、花椒、大料豬肉、葱、姜、蒜、鹽、醬油、扁豆、土豆、西紅柿、面;
製作步驟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先把油熱了,放花椒、大料熟一下,然後花椒、大料撇掉;
步驟2
將少量肉餡(喜歡肉片的可以用肉片,喜歡素食的可以不放)、葱、姜、蒜、少量鹽、醬油大火煸炒一下,然後放洗好的扁豆和切成塊的土豆(塊不要太厚),再放適量的鹽和醬油然後翻炒一小會;
步驟3
放入一個或兩個西紅柿再翻炒一下;
步驟4
然後放入水(水放的不要沒過菜,水的量很重要),等水沸騰後把面放在上面,蓋好鍋蓋,大概中火燜15分鐘左右(要定時去看下水,可不要糊鍋哦,如果水不夠,可以適當加點);
步驟5
水基本沒有後關火,然後把面和菜翻勻就可以了
1、面面燜好出鍋的時候,先將面面挑散了,再和菜菜拌勻,這樣更省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要忘記再添個湯和小菜做搭配,更營養更美味。(取些已泡好的豆角沖洗乾淨切丁,辣椒切丁,葱蒜姜切碎放熱油爆香鍋,放入肉末炒至變色加入豆角丁辣椒丁炒熟,加入適量生抽,糖,葱花。如果豆角鹹度不夠可以適量添加鹽)
燜面
  • 做法四
材料
五花肉手擀麪芸豆或豆角、精鹽、醬油、生薑、小葱、大蒜、八角
步驟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五花肉用刀切薄片。
步驟2
芸豆洗淨擇掉筋脈掰成小段,長度以兩個豆粒為準,過短芸豆在炒制過程中易開裂豆粒掉出。
步驟3
小葱切葱花,生薑切絲,大蒜切粒。鍋上火,碼入五花肉片,小火煸炒出油。放入葱姜,八角炒香。喜歡辣味的可放一點紅椒提味。
步驟4
倒入芸豆段,翻炒。
步驟5
調入兩湯匙醬油,調入適量精鹽,翻炒均勻至芸豆變色。
步驟6
倒入豬骨湯或適量的清水翻炒均勻,蓋上鍋蓋小火燉5分鐘。
步驟7
取部分手擀麪(或者是鮮麪條),抖散後蓋在芸豆上,倒入豬骨湯或適量清水。
步驟8
蓋上鍋蓋,小火燜上10分鐘。
步驟9
燜的過程中要開鍋查看,並再次倒入一些豬骨湯或適量清水。看到麪條透亮吸飽了菜的湯汁後即可關火。盛到碗裏,灑上蒜粒即可。
小貼士:
1、燜面用濕面最佳,如沒有濕面可把幹麪條煮軟後撈出用來燜面。
2、炒制芸豆或豆角時可適當的多放點油和調料使做出的湯汁味道濃厚,濃厚的湯汁燜出的面更有味道。 [4] 
  • 做法五:山西燜面
食材準備
1、面: 提前和好面(餳1小時最好),比煮麪條的而稍硬即可.(或買機器, 要細的那種)。
2、豆角: 洗好,掰成約1寸的小段(三口之家, 2斤左右即可)。
3、豬肉: 切小薄片(多少、肥瘦根據個人喜好.如果偏瘦, 炒制時要稍多放油)。
4、葱絲、薑片、大料
5、半小碗開水(或涼開水、純淨水均可)+ 醋1小勺(根據個人喜好可多可少)+ 香油少許 + 蒜泥+炒過豆角和肉後所用的湯汁(可根據喜好可放可不放)。
製作步驟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用稍深的鐵鍋燒熱(熱鍋涼油),放一個大料,待油温燒熱,放入肉,炒至變色放醬油、鹽,炒出香味後(約半分鐘)放葱絲、薑片,再炒約半分鐘後放入豆角炒約1、2分鐘。倒入約1碗水,改小火
步驟2
擀麪,擀至約1、2mm厚的大面片即可,將麪攤開,在大面片上多撒些乾麪粉,再用擀麪杖將大面片捲起,用刀順着擀麪杖的長度方向將面切開,形成了約10cm寬(擀麪杖的直徑)的面片,再切成短細麪條就行成了。
步驟3
這時再看已炒好菜的鍋,改成中火,以保證有足夠的蒸氣(如水多可先倒出一部分,鍋內留的水以剛不漫過豆角為宜)將二分之一的面均勻撒在菜上,蓋蓋燜2-3分鐘,用筷子將麪條抖一抖,以免粘連,再放剩餘面,再燜2-3分鐘。
步驟4
最後將配好的半碗水(備料5中所示)澆在面上,再蓋蓋燜1、2分鐘,(如水多可多燜一會兒,關火前鍋內的水應只有1cm為最好)關火。
步驟5
再蓋蓋燜1、2分鐘。掀蓋,拌勻即可吃了。
注意事項
1、如果是買的麪條,步驟2可省略。如想吃自己擀的麪條,如果足夠熟練,方可按照步驟2做,如果不太熟練,可將步驟2提在步驟1的前面,但要注意不要讓麪條粘連了。也可兩人合作,一個人做菜,一個人做面
2.放麪條的次數可根據面多少定。
3.燜的過程要隨時注意鍋裏的水,如果水少了, 可分次將倒出湯或開水順着鍋邊分次倒入鍋內,以保證鍋內有足夠的水。
  • 做法六:河南燜面
食材準備
手工面(或鹼面)豬肉、豆角、青椒花生油、鹽、雞精、味精、蒜蓉、香油、醬油。
製作步驟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豬肉一定要是半肥瘦的,把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少許。
步驟2
油燒到七成熱,放入蒜蓉爆香,再放入豬肉煸炒,火不要太大,慢慢炒,要把這些半肥瘦豬肉裏的油全給炒出來。
步驟3
豬肉斷生後,放入洗乾淨的豆角和青椒(豆角以五釐長左右為好,青椒要切成塊狀)。
步驟4
豆角和青椒下鍋後,迅速的加入鹽、雞精、味精、醬油,把豆角和青椒裏的水份炒出來。
步驟5
把菜湯倒到一個稍大一點的碗裏。菜不用出鍋,把面放在菜上面,然後在菜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涼水,按1:1的比例加的,把稀釋後菜湯慢慢的再澆回鍋裏,最好是每一根麪條都要澆到。
步驟6
蓋上鍋蓋,時間不能長,十分左右就差不多,打開鍋蓋,看到麪條基本上呈半透明狀,再淋上一些香油,一道葷素兼備,有菜有飯的河南燜面就成了。
  • 做法七:社旗燜面
食材準備
手工面(或鹼面)豬肉、豆角、青椒,花生油、鹽、雞精、味精、蒜蓉、香油、醬油。
製作步驟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豬肉一定要是半肥瘦的,把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少許。
步驟2
油燒到七成熱,放入蒜蓉爆香,再放入豬肉煸炒,火不要太大,慢慢炒,要把這些半肥瘦豬肉裏的油全給炒出來。
步驟3
豬肉斷生後,放入洗乾淨的豆角和青椒(豆角以五釐長左右為好,青椒要切成塊狀)。
步驟4
豆角和青椒下鍋後,迅速的加入鹽、雞精、味精、醬油,把豆角和青椒裏的水份炒出來。
步驟5
把菜湯倒到一個稍大一點的碗裏。菜不用出鍋,把面放在菜上面,然後在菜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涼水,按1:1的比例加的,把稀釋後菜湯慢慢的再澆回鍋裏,最好是每一根麪條都要澆到。
步驟6
蓋上鍋蓋,時間不能長,十分左右就差不多,打開鍋蓋,看到麪條基本上呈半透明狀,再淋上一些香油,一道葷素兼備,有菜有飯的河南燜面就成了。 [3] 
  • 做法八:豆角燜面
材料準備
主料:鍋裏的豆角燜面豆角750克,紅麪條700克(約乾麪500克)。
輔料:食油100克,醬油40克,精鹽10克,葱、蒜、花椒、香油、香菜、醋各少許。
製作步驟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將豆角擇角去筋,洗淨後用手摺成2釐米長的段。葱切成葱花,蒜搗成蒜泥,香菜切成末。
步驟2
瓢上火放入食油和花椒,油熱後,將約60克的花椒油舀入一小碗內(瓢內留約40克),隨後加入少許醬油、醋、香菜、香油、蒜泥和葱花,攪勻成調味汁。
步驟3
將葱花和豆角投入瓢內煸 炒,待豆角發翠綠時,加入醬油、精鹽,翻炒均勻,再加入約100我汪水,然後將麪條撥散,均勻地鋪撒在豆角上,用鍋蓋蓋嚴瓢面,中火燜制。約3分鐘後揭開鍋蓋,用筷子累累撥散麪條,再加入清水少許(要根據瓢內水分多少而定,水多則可使麪條成疙瘩,水少則要糊鍋)蓋嚴鍋蓋,再燜約3分鐘(燜制中要注意水分),麪條即熟。這時揭去鍋蓋,用筷子將調味汁均勻地淋灑在麪條上(即可撤鍋),一手拿小鐵鏟,一手用筷子將麪條一豆角翻攪均勻,食時盛入碗內即成。 [5] 
  • 做法九:香菇燜面
步驟
具體操作
步驟1
準備食材。鮮麪條300克、幹香菇適量、豬肉100克、姜適量、葱適量、蒜適量。
步驟2
幹香菇清洗乾淨,然後用温水泡發。(一定要完全泡發。)
步驟3
香菇泡發好後切成塊、豬肉切片、葱薑蒜切末備用。
步驟4
泡髮香菇的水不要倒掉,留下沉澱一會兒,然後把上面的清液倒出來備用,底下有雜質的部分倒掉。
步驟5
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後把豬肉片放入鍋中煸炒至顏色變白。
步驟6
往鍋中放入1勺老抽、半勺白糖,煸炒至肉上色,然後把葱薑蒜放入鍋中煸炒出香味。
步驟7
把香菇放入鍋中煸炒均勻。
步驟8
把留下的香菇水倒入鍋中,再放入2勺生抽、1勺鹽調味。(水的量一定要完全沒過香菇,如果香菇水不夠,可以加一些普通水。)
步驟9
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燉15分鐘。然後開蓋,把鍋裏的湯盛出一碗備用。
步驟10
把麪條均勻的鋪在鍋中,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燒2分鐘。
步驟11
打開鍋蓋,把剛才盛出的那一碗湯均勻的淋在麪條上。然後蓋上鍋蓋,再燒4-5分鐘,最後關火燜2分鐘。
步驟12
揭蓋把菜和麪條拌勻即可盛出開動了。

燜面營養價值

麪粉
麪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2] 
豆角
燜面 燜面
豆角含豐富維生素B、C和植物蛋白質,能使人頭腦寧靜。調理消化系統,消除胸膈脹滿。可防治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有解渴健脾、補腎止泄、益氣生津的功效。多在夏秋季節食用。對由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瀉、嘔吐、女性白帶等症狀,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糖尿病患者由於脾胃虛弱,經常感到口乾舌燥,平時最好多吃扁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