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WebSocket

鎖定
WebSocket是一種在單個TCP連接上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協議。WebSocket通信協議於2011年被IETF定為標準RFC 6455,並由RFC7936補充規範。WebSocket API也被W3C定為標準。
WebSocket使得客户端和服務器之間的數據交換變得更加簡單,允許服務端主動向客户端推送數據。在WebSocket API中,瀏覽器和服務器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兩者之間就直接可以創建持久性的連接,並進行雙向數據傳輸。
中文名
WebSocket
外文名
WebSocket
所屬學科
計算機科學
解 釋
基於TCP的全雙工通信協議

目錄

WebSocket定義

WebSocket 是獨立的、創建在 TCP 上的協議。
Websocket 通過HTTP/1.1 協議的101狀態碼進行握手。
為了創建Websocket連接,需要通過瀏覽器發出請求,之後服務器進行迴應,這個過程通常稱為“握手”(handshaking)。

WebSocket原理

很多網站為了實現推送技術,所用的技術都是輪詢。輪詢是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如每1秒),由瀏覽器對服務器發出HTTP請求,然後由服務器返回最新的數據給客户端的瀏覽器。這種傳統的模式帶來很明顯的缺點,即瀏覽器需要不斷的向服務器發出請求,然而HTTP請求可能包含較長的頭部,其中真正有效的數據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顯然這樣會浪費很多的帶寬等資源。
而比較新的技術去做輪詢的效果是Comet。這種技術雖然可以雙向通信,但依然需要反覆發出請求。而且在Comet中,普遍採用的長鏈接,也會消耗服務器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HTML5定義了WebSocket協議,能更好的節省服務器資源和帶寬,並且能夠更實時地進行通訊。

WebSocket特點

較少的控制開銷。在連接創建後,服務器和客户端之間交換數據時,用於協議控制的數據包頭部相對較小。在不包含擴展的情況下,對於服務器到客户端的內容,此頭部大小隻有2至10字節(和數據包長度有關);對於客户端到服務器的內容,此頭部還需要加上額外的4字節的掩碼。相對於HTTP請求每次都要攜帶完整的頭部,此項開銷顯著減少了。
更強的實時性。由於協議是全雙工的,所以服務器可以隨時主動給客户端下發數據。相對於HTTP請求需要等待客户端發起請求服務端才能響應,延遲明顯更少;即使是和Comet等類似的長輪詢比較,其也能在短時間內更多次地傳遞數據。
保持連接狀態。與HTTP不同的是,Websocket需要先創建連接,這就使得其成為一種有狀態的協議,之後通信時可以省略部分狀態信息。而HTTP請求可能需要在每個請求都攜帶狀態信息(如身份認證等)。
更好的二進制支持。Websocket定義了二進制幀,相對HTTP,可以更輕鬆地處理二進制內容。
可以支持擴展。Websocket定義了擴展,用户可以擴展協議、實現部分自定義的子協議。如部分瀏覽器支持壓縮等。
更好的壓縮效果。相對於HTTP壓縮,Websocket在適當的擴展支持下,可以沿用之前內容的上下文,在傳遞類似的數據時,可以顯著地提高壓縮率。

WebSocket示例

WebSockets 它可以在用户的瀏覽器和服務器之間打開交互式通信會話。使用此API,可以向服務器發送消息並接收事件驅動的響應,而無需通過輪詢服務器的方式以獲得響應。 [2]  WebSocket 對象提供了用於創建和管理 WebSocket 連接,以及可以通過該連接發送和接收數據的API。 [1] 
// 創建WebSocket連接.
const socket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

// 連接成功觸發
socket.addEventListener('open', function (event) {
    socket.send('Hello Server!');
});

// 監聽消息
socket.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Message from server ', event.data);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