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P-47戰鬥機

鎖定
P-47戰鬥機(英文:P-47 Fighter [1]  ,代號/綽號:Thunderbolt,譯文:雷電,暱稱:Jug,譯文:水獾),是美國一型螺旋槳式戰鬥機
P-47戰鬥機為平直翼單座單發氣動佈局,是當時最大型的單引擎戰鬥機,其後期的M/N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最快的螺旋槳戰鬥機之一,除了在空戰中表現優異外,更適合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二戰中美國陸軍航空隊最佳的三種戰鬥機之一
P-47戰鬥機於20世紀40年代初由美國共和飛機公司開始研製,1941年5月6日首飛,在停產之前共和飛機公司製造了15683架 [2] 
中文名
P-47戰鬥機
外文名
P-47 Fighter [1] 
研製單位
美國共和飛機公司
研製時間
1939年~1941年
服役時間
1942年
定型時間
1941年5月6日
國    家
美國
機    型
螺旋槳式戰鬥機
首飛時間
1941年5月6日 [2] 

P-47戰鬥機發展沿革

P-47戰鬥機研製背景

1939年8月1日,美國舍維爾斯基飛機公司(後改名為共和航空)為參加輕型高空截擊機競標,向美國陸航提交了AP-10方案,該方案安裝一台1150馬力的艾利森V-1710-39液冷直列發動機。AP-10總重2222千克,最大速度估計為668千米/時,武器為安裝在機頭的兩挺12.7毫米機槍。美國陸航對AP-10方案總體比較認可,但認為需要加強火力,即使會降低性能。因此共和航空在AP-10在機翼內增加了四挺7.62毫米機槍,總重也增加了2980千克。1939年11月,美國陸航訂購了一架AP-10原型機 [2] 

P-47戰鬥機建造沿革

XP-47A 全尺寸模型 XP-47A 全尺寸模型
1940年1月17日,美國陸航又訂購了一架XP-47A簡化版原型機,該機為了儘早試飛,未安裝武器、無線電和其他戰術設備。此時,通過來自歐洲大陸的空戰報告,陸航得出結論:在未來空戰中戰鬥機需要更強的火力、更多的武器、更多的防護裝甲,以及自密封油箱。因此陸軍通知共和公司如果不進行設計更改,將取消XP-47項目。為了使AP-10在安裝了重火力、裝甲、以及自密封油箱後還能達到要求的性能,共和公司決定圍繞當時功率最大的普惠R-2800型18缸渦輪增壓氣冷星形發動機進行重新設計,並參考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在機翼內安裝了八挺12.7毫米機槍 [2] 
被送到 NACA 進行測試的 P-47B 51-5897 被送到 NACA 進行測試的 P-47B 51-5897
1940年6月12日,共和公司把新設計提交給陸航,美國陸航認可該方案,並在9月6日訂購了一架原型機,編號XP-47B。共和在XP-47和XP-47A上的所有工作都被取消,XP-47的序列號也被分配給XP-47B。1940年9月13日,美國陸航訂購了773架生產型P-47,其中171架是P-47B,602架是P-47C。共和公司採用了“雷電”這個綽號 [3] 
1941年12月21日,第一架專門製造的原型機P-47B交付美國陸軍,並立即在萊特機場展開試飛 [4] 
1942年6至7月,第56戰鬥機大隊首先換裝P-47B,隨着越來越多的戰鬥機下線,第348和355大隊也開始換裝P-47B [5] 
主要型號
P-47C
P-47D
P-47G
P-47M
P-47N
生產量
602架 [9] 
11603架 [5-6] 
354架 [10] 
130架 [11] 
1861架 [12] 

P-47戰鬥機服役歷程

1942年末,第56戰鬥機大隊的P-47B隨第八空軍首次參戰,執行了B-17轟炸機的護航任務。
1943年年底,首批P-47D型機抵達英圍。除了為轟炸機護航,P-47還作為戰鬥-轟炸機在歐洲戰區、地中海戰區和太平洋戰爭中執行了大量任務。
二戰後不久,陸航大量剩餘的P-47戰鬥機給他國空軍,其中包括玻利維亞、巴西、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厄瓜多爾、洪都拉斯、伊朗、尼加拉瓜、秘魯、土耳其、委內瑞拉、南斯拉夫。其中一些一直服役到六十年代被噴氣式飛機所取代 [6] 

P-47戰鬥機技術特點

P-47戰鬥機氣動結構

結構
P-47戰鬥機正面 P-47戰鬥機正面
P-47戰鬥機採用四槳葉螺旋槳,外側整流罩嚴密包裹者星形發動機。為了保證具有較小截面積的流線型機身,大型渦輪增壓器安裝在後機身,增壓器的進氣口和進氣道安排在發動機下方。發動機廢氣通過獨立的排氣管直接通向後機身渦輪,高温廢氣驅動離心渦輪高速旋轉,從而壓縮從進氣口引入的冷空氣,經過壓縮後冷空氣的温度和壓力大大提高,需要再進入中冷器降温後才能提供給發動機使用 [3]  。P-47戰鬥機D型是為渦輪增壓器的排氣系統安裝了可調進氣管,重新設計了發動機附件部分的通風口,發動機罩增加了調整鰓片以改善發動機的冷卻氣流,併為飛行員提供了更完善的裝甲保護 [17] 
機翼
P-47戰鬥機採用單翼,機翼平面為橢圓形,後緣具有外側副翼和內側襟翼。半硬殼機身全部使用金屬製造,控制翼面為織物蒙布 [3] 
起落架
P-47戰鬥機採用收放式起落架,尾輪可轉動並可收放。
座艙
P-47駕駛艙寬敞,前方視野好,座艙有裝甲保護。為了加強飛機的橫側穩定性,原設計安裝了背鰭,從P-47D型以後被拆除,因此其後方視野也得到了改善 [3] 

P-47戰鬥機動力系統

P-47戰鬥機座艙儀表 P-47戰鬥機座艙儀表
P-47戰鬥機B型安裝一台2000馬力的生產型R-2800-21發動機,驅動一副直徑3.71米的螺旋槳 [4]  。所有早期P-47戰鬥機都安裝R-2800-21發動機,P-47D-4-RA和D-5-RE批次開始為發動機增加了噴水加力,在發動機後的防火隔板上安裝有一個57升的乙醇溶液箱,用管路直接通向供油系統。乙醇溶液噴入燃燒室後遇到高温燃氣迅速膨脹,大大增加了汽缸壓力,在短時間內可以使發動機增加15%的功率,使R-2800的緊急作戰功率達到2300馬力 [7]  。P-47戰鬥機D型發動機更換為R-2800-59型 [8] 

P-47戰鬥機武器系統

P-47戰鬥機D型裝備有8挺12.7毫米M2勃朗寧機槍,備彈3400發,可外掛1134千克炸彈,10枚127毫米火箭 [8] 

P-47戰鬥機性能數據

基本參數(P-47D型)
乘員
1人
機長
11米
翼展
12.42米
機高
4.47米
機翼面積
27.87平方米
整體空重
4536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
613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7938千克
參考性能
最大飛行速度
697千米/小時(9145米)
實用升限
13100米
最大航程
1290千米(作戰)
2900千米(轉場)
爬升率
15.9米/秒(初始)
翼載荷
284.8千克/平方米
動力裝置
發動機
1台普拉特·惠特尼R-2800-59雙排星形發動機
功率
1890千瓦/台
載油量
/
武器系統
機炮
8挺12.7毫米M2勃朗寧機槍(備彈3400發)
航彈
1134千克炸彈(外掛)
10枚127毫米火箭(外掛) [8] 

P-47戰鬥機衍生型號

P-47B
P-47B編隊 P-47B編隊
P-47系列第一批生產型,第一架P-47B交付試飛後繼續留在共和工廠。首批四架生產型P-47B在1942年3月中旬交付,並被各機構用於測試 [4]  。1942年3月26日的一次事故使P-47B被限制飛行,驗收被推遲到1942年5月。經過設計修改後,P-47B生產線開始引入金屬蒙皮副翼和升降舵,多數早期出廠的P-47B也更換了全金屬副翼和升降舵,飛行限制隨後被解除。P-47B的新副翼還修改了外形,改用較鈍的前緣,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操縱力過大的問題。方向舵增加了配平調整片以降低腳踏的力度。滑動式座艙蓋取代了鉸鏈式座艙蓋,解決了座艙蓋高空卡死的問題,為此重新設計了機背的無線電天線並進一步後移。P-47B(41-5896)開始採用新座艙蓋。P-47B(41-5951)開始引入風擋除霜器,P-47B(41-5974)開始對控制翼面運動進行了限制,並調整了平尾的安裝角,還安裝了新的起落架輪胎,41-6016開始在機炮上增加了退鏈槽。
1942年8月1日,陸航在一架P-47B飛掉方向舵後再次頒佈限飛令,不允許其速度超過483千米/時,禁止激烈的機動,規定只能在機身後油箱加載燃油。P-47B被嚴格用於測試和訓練,沒有投入作戰。1944年P-47B的編號被改為RP-47B,R指“受限制”,即表示該機不能用於作戰 [4] 
P-47C
P-47C 各批次在外觀上的差異
P-47C 各批次在外觀上的差異(2張)
P-47系列第二種生產型,與P-47B基本相同,修改了垂尾,加強了垂尾結構並採用全金屬方向舵,消除了高速時垂尾抖振的問題。P-47C還安裝了改進型氧氣系統,從B型的一個增加到四個氧氣瓶,其中一個氧氣瓶安裝在左翼前緣。P-47C還安裝了新型SCR-274-N和SCR-515-A無線電,並使用較短的直立天線取代了P-47B的前傾天線。
1942年9月14日,首架P-47C下線。P-47C-1-RE批次發動機防火隔板前的機身加長了20.32釐米,使重心前移以改善飛行特性,第一架P-47C成為加長前機身的原型機。該批次除加長機身外,還改進了主起落架和剎車以及尾輪,取消了尾輪的轉向功能;改進了增壓器進氣道;在升降舵控制系統內增加了配重,以幫助解決高速俯衝時升降舵的操縱問題;發動機油門、螺旋槳和渦輪增壓器可以聯動,飛行員只要控制一個撥杆就能完成全部相關的操作。P-47C-2-RE批次被認為是首種具備作戰能力的批次,在機腹增加了炸彈或副油箱的掛架。在掛載一個757升的副油箱時。P-47C-5-RE引入了改進型無線電、儀表以及天線,增加了座艙加熱器。到1943年2月轉產P-47D時,共和已交付了602架P-47C [9] 
P-47D
第 368 戰鬥機大隊的 P-47D-6-RE 42-74840 第 368 戰鬥機大隊的 P-47D-6-RE 42-74840
P-47系列第一種大批量生產的型號。1941年10月14日陸航訂購了首批850架P-47D。早期的P-47D與法明代爾工廠生產線上的P-47C-5-RE區別不大,只是為渦輪增壓器的排氣系統安裝了可調進氣管,重新設計了發動機附件部分的通風口,發動機罩增加了調整鰓片以改善發動機的冷卻氣流,併為飛行員提供了更完善的裝甲保護。一般情況下只能通過序列號來辨認早期型P-47D與C型。由於陸航需求量太大,所以共和在印第安納州埃文斯維爾設立新廠來生產P-47D。
1942年1月31日埃文斯維爾工廠獲得1050架P-47D的生產任務,埃文斯維爾製造的P-47D編號中有RA的後綴,以區別於法明代爾工廠的RE [7] 
P-47D-15-RE和P-47D-15-RA批次開始安裝翼下掛架,可掛載一個炸彈或409升副油箱,為此加強了機翼,並佈置了燃油管路,這樣機翼和機腹共有三個掛架,可掛載兩枚454千克或三枚227千克炸彈。P-47D-20-RE開始採用“通用”機翼,可掛載多種炸彈和副油箱。還引入了具有改進型點火系統的R-2800-59或R-2800-63發動機,同時還增加了尾輪支柱的長度。
P-47D-25-RE P-47D-25-RE
P-47D-22-RE和P-47D-23-RA引入大型寬弦螺旋槳,可以使發動機充分利用噴水加力產生的額外功率。這兩個批次還開始採用拋射座艙蓋,飛行員只要拉動拉環,座艙蓋就會自動向後滑動,然後被氣流吹離飛機。此外還開始安裝防彈風擋,同時增加了內油載量。
法明代爾工廠製造的3962架P-47D(批次從-1-RE到-22-RE)、埃文斯維爾工廠製造的1461架P-47D(批次從-2-RA到-23-RA)、寇蒂斯製造的354架P-47G(批次從-1-GU到-15-GU)都採用的是P-47B的滑動隔框座艙蓋。但實戰發現對空戰產生了相當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少數P-47D在外場改裝了皇家空軍的“馬爾科姆”座艙蓋,但數量稀少。
陸航為這種進行重大改進的“氣泡雷電”定義了一個新的生產批次。首個批次是P-47D-25-RE和P-47D-26-RA,繼承了P-47D-20-RE批次的結構,並加強了機腹掛架。P-47D-27-RE開始在垂尾根部增加了一段背鰭以加強方向穩定性,以恢復由於後機身被削平而產生的穩定性不足的問題。P-47D-30-RA開始在翼下增加了10個零長度火箭發射架。法明代爾共生產了2547架,埃文斯維爾生產了4632架 [6] 
XP-47E
XP-47E原型機 XP-47E原型機
1942年9月,最後一架P-47B在製造過程中被改裝成XP-47E原型機,具有增壓座艙和鉸接座艙蓋。但是隨着歐洲戰場越來越重視低空作戰,這種增壓型最終沒有投產 [4]  [10] 
XP-47F
XP-47F是使用另一架P-47B(41-5938)改裝的原型機,具有新的層流翼型大機翼。該機在1942年9月17日首飛,最後也沒有投產 [4]  [10] 
P-47G
1942年1月,陸軍取消P-60A的訂購合同後為了補償寇蒂斯-萊特公司,陸航授予該公司一份按許可證生產P-47D的合同。寇蒂斯·萊特的“雷電”編號為P-47G。
1942年12月首架P-47G交付。寇蒂斯生產的首批20架P-47G-CU與共和的P-47C完全一樣,之後的批次按照D型的標準生產。到1944年3月,寇蒂斯共生產了354架P-47G,批次號從P-47G-CU到P-47G-15-CU。由於P-47G在引入最新改進方面落後於共和制造的“雷電”,所以多數P-47G被用於美國本土的訓練,只有少數被派駐海外。1944年3月結束生產。寇蒂斯製造的兩架P-47G被改裝成串列雙座教練機,為此拆除了一個機身油箱以增加第二個座位,該機編號為TP-47G,保留了單座型的八挺機槍 [10] 
XP-47H
XP-47J原型機 XP-47J原型機
1943年兩架P-47D-15-RE被用於測試實驗性的克萊斯勒XI-2220-116缸倒置V形液冷發動機,編號被改為XP-47H。為了安裝該發動機,XP-47H在機身下方增加了大型散熱器,因此改變了外形,長度也增加到11.94米。該項目始於1943年8月,但直到1945年才進行了改裝。1945年7月26日XP-47H開始試飛。由於試驗發動機沒有投產,所以XP-47H也沒有再生產同型機 [10] 
XP-47J
P-47系列的減重型,共和於1942年11月提出該方案,目的是研究P-47基本設計的極限性能包線。XP-47J在緊湊的風扇風冷發動機罩內安裝了一台普惠R-2800-57(C)發動機,發動機渦輪增壓器的進氣口與發動機罩分開並後移,四葉螺旋槳的槳轂增加了大型錐形槳轂罩,同時還降低了機翼的結構重量,機槍也從八挺減少到了六挺。1943年6月18日陸航批准了研製合同。
XP-47J總體看來是架全新的飛機而不僅是P-47D的改進型。XP-47J43-46952在1943年11月26日首飛,是第一架平飛速度超過800千米/時的螺旋槳飛機,但陸航因為更先進的XP-72放棄了P-47J。共和還曾計劃給XP-47J安裝R-2800-61發動機,驅動兩幅對轉螺旋槳,但未能實施 [11] 
XP-47K
P-47D-5-RE批次中一架標準型號為了實驗霍克“颱風”的氣泡座艙蓋而進行了改裝,其“剃刀背”被削平,改裝後的飛機被稱為XP-47K,於1943年7月開始試飛,被證明可行,並及時引入法明代爾和埃文斯維爾的生產線 [6]  [11] 
XP-47L
P-47D-20-RE批次中一架從生產線上被抽離作為XP-47L原型機,該機可被看作增加了載油量的XP-47K,內油從1155升增加到了1400升,改進型油箱也被P-47D-25-RE應用 [6]  [11] 
P-47M
P-47系列中一種特別的高速型號,準備用來攔截德國的V-1導彈和德國空軍在二戰末期裝備的新型噴氣式戰鬥機和火箭戰鬥機。法明代爾工廠從生產線上選擇了四架P-47D-27-RE,進行發動機改裝,還在機翼下方增加了俯衝減速板,編號改為YP-47M。
1944年9月法明代爾工廠在最後130架P-47D-30-RE上引入了新發動機和渦輪增壓器,批次號也改為P-47M-1-RE序列號44-21108~21237。1944年12月首批P-47M交付,並裝備駐歐的第56戰鬥機大隊。但因發動機問題P-47M直到戰爭的最後幾個星期才參戰。儘管P-47M可以安裝翼下掛架,但一般只執行空戰任務 [11] 
P-47N
P-47系列中最後的批生產型號,是特別為太平洋戰場設計的遠程型號。1944年年中第三架YP-47M原型機安裝了新型“濕”機翼,新機翼的翼展和翼面積稍稍增加,該機的編號改為XP-47N。新機翼還具有大型副翼和方形翼尖,加強了滾轉率和機動性。XP-47N氣泡座艙蓋後的背鰭面積要大於P-47D,增加的載油量加大了飛機的總重量,為此加強了起落架。
1944年夏,首架生產型P-47N-1-RE下線,接下來的批次是P-47N-5-RE,增加了翼下零長度火箭發射架。後期批次安裝了R-2800-77發動機,例如P-47N-25-RE。在1944年12月到1945年12月,P-47系列生產線最終關閉,法明代爾工廠共生產了1667架P-47N,埃文斯維爾生產了149架P-47N [12] 

P-47戰鬥機服役動態

亞太戰場
1943年6月,太平洋戰場第5航空軍第348戰鬥機大隊開始換裝P-47D。
1944年初,第25、58大隊也開始換裝P-47D,此外還有第8大隊第35中隊和第49大隊第9中隊。美國海軍陸戰隊佔領塞班和關島後,第7航空軍的第318和508大隊率先裝備的P-47N遠程“雷電”,並在1944年6月投入作戰。
P-47戰鬥機執行任務 P-47戰鬥機執行任務
1945年,P-47N開始為從塞班起飛轟炸日本本土的B-29護航。中緬印戰區因太平洋的戰場的優先級低於歐洲戰場,所以直到1944年4月才開始裝備P-47。戰後P-47D/N繼續在美國空軍中服役多年,戰略空軍司令部、戰術空軍司令部個防空司令部都有各自的中隊,從一線部隊撤裝後又繼續轉給國民警衞隊中隊使用,1948年編號改為F-47D/N,直到1955年才全部退役 [13] 
二戰中墨西哥空軍也裝備了25架P-47D,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墨西哥第201中隊加入美國陸航第58戰鬥機大隊在太平洋戰場參加了對日作戰。1945年5月第201中隊來到菲律賓,在呂宋島戰役最後階段投入戰鬥。後來第201中隊隨第58大隊的其餘部隊轉移到沖繩,開始對日本最南部的九州島目標的攻擊。墨西哥的P-47D主要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實施了96架次作戰任務,損失七名飛行員。戰爭結束後,墨西哥飛行員返回祖國,他們的“雷電”被留在了太平洋地區,最後美國補償給墨西哥25架P-47 [14] 
歐洲戰場
英國皇家空軍共獲得了830架P-47D。在皇家空軍中“剃刀背”P-47D被稱為“雷電”Ⅰ,“氣泡雷電”被稱為“雷電”Ⅱ皇家空軍在歐洲對“雷電”進行了作戰評估,但多數“雷電”都被派往中緬印戰區與日軍作戰 [15] 
1942年8月22日,巴西對德意宣戰,巴西空軍派出第1大隊的P-47D跟隨第12航空軍第350戰鬥機大隊作戰。1944年11月11日巴西的P-47首次參戰,到戰爭結束時,巴西空軍已經接收了88架P-47D [15] 
1944年3月,美國陸航開始為北非裝備“颶風”的自由法國空軍部隊提供P-47D。
1944年5月,自由法國在科西嘉島成立了裝備P-47D的兩個戰鬥機大隊,很快又增加了第三個大隊。1944年末又成立了第二個聯隊,並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月中投入戰鬥。戰爭結束後,法國的“雷電”繼續服役多年 [14] 
中國戰場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收了美國第14航空軍第38和81戰鬥機大隊的102架P-47D,經篩選後獲得可飛的75架P-47D,換下了國民黨空軍第11大隊的P-40戰鬥機 [16]  。P-47形成戰鬥力後立即參加了內戰,在各大戰役中頻繁出擊。為了彌補作戰損耗,國民黨從美軍太平洋地區剩餘物資中購得戰機一批,其中P-47戰鬥機70架,除補充第11大隊外,還換裝第5大隊第17和27中隊的P-51 [8] 
1949年6月15日,第11大隊上尉作戰參謀毛履武(中共地下黨員)在從漢中南鄭機場駕駛P-47D起飛偵察西安途中,見僚機因故障返航,便果斷改變航向,直飛已被解放軍接收的河南安陽機場,安全降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解放軍有完好的P-47D一架,待修理的4架,1950年退役 [8] 

P-47戰鬥機總體評價

P-47戰鬥機被評為二戰中美國陸軍航空隊最佳的三種戰鬥機之一,另外兩種是北美P-51“野馬”和洛克希德P-38“閃電”。P-47還是二戰中產量最大的美製戰鬥機 [2] 
在1944年的那些輝煌的日子裏,美國陸航一度有不少於31個一線戰鬥機大隊在飛“雷電”。“雷電”活躍在包括阿拉斯加在內的所有美軍最前線,大約2/3的P-47裝備給了部署在海外的作戰部隊。在1943年3月~1945年8月的兩年半的時間裏,這些“雷電”執行了超過五十萬架次的作戰任務,擊毀超過12000架的空中和地面敵機。在二戰中共損失5222架,但其中只有824架戰損,這相當於部署在海外的P-47有54%最終毀於事故和敵方火力,這在戰時是一個相當典型的損失率。而“雷電”真正的戰損率只有0.7%,一個非常低的數字 [2]  。到戰爭結束時,P-47獲得了1:4.6的總體空戰交換比。據統計共投下了132482噸炸彈,發射了59567枚火箭彈,以及1.35億發子彈。在歐洲戰場,從D日登陸到歐戰勝利,共擊毀了86000節車皮、9000個火車頭、6000輛裝甲車和坦克、68000輛卡車,2752架空中敵機,3315架地面敵機 [2] (空軍之翼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