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EtherNet/IP

鎖定
EtherNet/IP是由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開發的工業以太網通訊協定,由ODVA(ODVA)管理,可應用在程序控制及其他自動化的應用中,是通用工業協定(CIP)中的一部分。
EtherNet/IP名稱中的IP是“Industrial Protocol”(工業協議)的簡稱,和網際協議沒有關係。
外文名
EtherNet/IP
公    司
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
性    質
工業應用層協議
標    準
標準UDP/IP與TCP/IP協議
學    科
計算機
領    域
計算機

EtherNet/IP簡介

EtherNet/IP是應用層的協定,將網絡上的設備視為許多的“物件”。EtherNet/IP為通用工業協定為基礎而架構,可以存取來自ControlNet及DeviceNet網絡上的物件。 [1] 
EtherNet/IP使用以太網的物理層網絡,也架構在TCP/IP的通訊協定上,用微處理器上的軟件即可實現,不需特別的ASICFPGA。EtherNet/IP可以用在一些可容許偶爾出現少量非決定性的自動化網絡。
EtherNet/IP很容易誤解為Ethernet(以太網)及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的組合。不過EtherNet/IP是一個工業使用的應用層通訊協定,可以使控制系統及其元件之間建立通訊,例如可編程邏輯控制器I/O模組等,EtherNet/IP中的IP是指工業協定。
EtherNet/IP的應用層協定是以使用在DeviceNet、CompoNet及ControlNet的通用工業協定(CIP)為基礎。
EtherNet/IP是一種適合於工業環境和對時間要求比較苛刻的應用的網絡。EtherNet/IP使用標準的以太網、TCP/IP技術和一種名叫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al)的開放性應用層協議。CIP也是DeviceNet和ControlNet網絡的應用層協議。這個開放性的應用層協議使得面向自動化和控制應用的在EtherNet/IP上的工業自動化和控制設備的互操作性和互換性成為現實。

EtherNet/IP歷史

EtherNet/IP是在1990年後期由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開發.是羅克韋爾工業以太網絡方案的一部分。後來羅克韋爾就和EtherNet/IP交給ODVA管理,ODVA管理EtherNet/IP通訊協定,並確認不同廠商開發的EtherNet/IP設備都符合EtherNet/IP通訊協定,確保多供應商的EtherNet/IP網絡仍有互操作性。

EtherNet/IP技術細節

EtherNet/IP將以太網的設備以預定義的設備種類加以分類,每種設備有其特別的行為,此外,EtherNet/IP設備可以:
  • 用户數據報協議(UDP)的隱式報文傳送基本I/O資料。
  • 傳輸控制協議(TCP)的顯式報文上傳或下載參數、設定值、程式或配方。
  • 用主站輪詢、從站週期性更新或是狀態改變(COS)時更新的方式,方便主站監控從站的狀態,訊息會用UDP的報文送出。
  • 用一對一、一對多或是廣播的方式,透過用TCP的報文送出資料。
  • EtherNet/IP使用TCP埠編號44818作為顯式報文的處理,UDP埠編號2222作為隱式報文的處理。

EtherNet/IP功能

EtherNet/IP同時支持CIP的時分的和非時分的消息傳輸服務。時分的消息交換基於生產者/消費者模型,在這個模型裏一個傳送者在網絡上發送數據並被網絡上的多個設備同時接收到。
EtherNet/IP支持下列功能:
  • 時分消息交換(用於I/O控制);
  • 人機界面;
  • 設備組態和編程;
  • 設備和網絡診斷;
  • 與嵌入在設備中的SNMP(簡單網絡設備管理協議)和網頁兼容;
  • 對以上功能的支持、提供了互操作性和互替換性決定了EtherNet/IP是一種基於以太網的、面向工業自動化的開放性的網絡標準。

EtherNet/IP安全性

2012年2月14日,Basecamp計劃的安全研究者提出了一個針對羅克韋爾的ControlLogixPLC,EtherNet/IP通訊缺陷的Metasploit攻擊。此安全性漏洞若沒處理,可以允許遠端攻擊者破壞設備或使設備在未預期的情形下重新開機,而這些設備往往也是工業系統上的關鍵設備或元件。

EtherNet/IP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1.    Brooks P. Ethernet/IP-industrial protocol[C]//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Factory Automation, 2001. Proceedings. 2001 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01, 2: 50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