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用工業協定

鎖定
通用工業協議(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簡稱CIP)是一種應用在工業自動化的通信協議,由開放DeviceNet廠商協會(簡稱ODVA)所維護。以前的名稱為控制信息協議(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tocol,簡稱也是CIP)。
中文名
通用工業協定
外文名
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
領    域
計算機

通用工業協定簡介

通用工業協議包括了許多消息及服務,應用範圍都和製造自動化有關,包括控制、安全性、同步、運動控制、配置和信息。通信工業協議在EtherNet/IPDeviceNet、CompoNet及ControlNet等通信協議中都有支持。
開放DeviceNet廠商協會支持許多以通信工業協議為基礎的網絡技術,包括一些通信工業協議(CIP)的派生協議:如CIP Safety、CIP Motion及CIP Sync。 [1] 

通用工業協定EtherNet/IP

EtherNet/IP是由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開發的工業以太網通訊協定,由ODVA(ODVA)管理,可應用在程序控制及其他自動化的應用中,是通用工業協定(CIP)中的一部分。
EtherNet/IP名稱中的IP是“Industrial Protocol”(工業協議)的簡稱,和網際協議沒有關係。 [1] 

通用工業協定歷史

EtherNet/IP是在1990年後期由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開發.是洛克威爾工業以太網絡方案的一部分。後來洛克威爾就和EtherNet/IP交給ODVA管理,ODVA管理EtherNet/IP通訊協定,並確認不同廠商開發的EtherNet/IP設備都符合EtherNet/IP通訊協定,確保多供應商的EtherNet/IP網絡仍有互操作性。

通用工業協定技術細節

EtherNet/IP將以太網的設備以預定義的設備種類加以分類,每種設備有其特別的行為,此外,EtherNet/IP設備可以:
  • 用户數據報協議(UDP)的隱式報文傳送基本I/O資料。
  • 傳輸控制協議(TCP)的顯式報文上傳或下載參數、設定值、程式或配方。
  • 用主站輪詢、從站週期性更新或是狀態改變(COS)時更新的方式,方便主站監控從站的狀態,訊息會用UDP的報文送出。
  • 用一對一、一對多或是廣播的方式,透過用TCP的報文送出資料。
  • EtherNet/IP使用TCP埠編號44818作為顯式報文的處理,UDP埠編號2222作為隱式報文的處理。
EtherNet/IP的應用層協定是以使用在DeviceNet、CompoNet及ControlNet的通用工業協定(CIP)為基礎。

通用工業協定安全性

2012年2月14日,Basecamp計劃的安全研究者提出了一個針對洛克威爾的ControlLogixPLC,EtherNet/IP通訊缺陷的Metasploit攻擊。此安全性漏洞若沒處理,可以允許遠端攻擊者破壞設備或使設備在未預期的情形下重新開機,而這些設備往往也是工業系統上的關鍵設備或元件。 [2] 

通用工業協定DeviceNet

DeviceNet是一種用在自動化技術現場總線標準,由美國的Allen-Bradley公司在1994年開發。DeviceNet使用控制器局域網絡(CAN)為其底層的通訊協定,其應用層有針對不同設備所定義的行規(profile)。主要的應用包括資訊交換、安全設備及大型控制系統。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較高。
DeviceNet由開放DeviceNet廠商協會(Open DeviceNet Vendors Association,ODVA)所維護,是該協會的通用工業協定(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中的一部分。 [3] 

通用工業協定歷史

DeviceNet通訊協定是由美國的Allen-Bradley公司(後來被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合併)所開發,以Bosch公司開發的控制器局域網絡(CAN)為其通訊協定的基礎。DeviceNet移植了來自ControlNet(另一個由Allen-Bradley公司開發的通訊協定)的技術,再配合控制器局域網絡的使用,因此其成本較傳統以RS-485為基礎的通訊協定要低,但又可以有較好的強健性。
為了要推展DeviceNet在世界各地的使用,洛克威爾公司決定將此技術分享給其他廠商。後來DeviceNet通訊協定是由位在美國的獨立組織開放DeviceNet廠商協會(ODVA)管理。ODVA維護DeviceNet的規格、也提供一致化測試),確保廠商的產品符合DeviceNet通訊協定的規格。
後來ODVA將DeviceNet通訊和其他相關的通訊協定整合成通用工業協定(CIP),其中包括以下的通訊協定
  • EtherNet/IP(其N為大寫,此處的IP不是網際協議,為“Industrial Protocol”的簡稱)
  • DeviceNet
  • CompoNet

通用工業協定技術簡介

  1. 定義OSI模型七層架構中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應用層
  2. 網絡中除了信號外,也包括電源,支援網絡自供電機能(一般用在小型的設備中,如光電監測器、限位開關或近接開關等)
  3. 允許三種比特率:125 kbit/s、250 kbit/s及500 kbit/s,不同比特率下的主幹線(trunk)長度和比特率成反比
  4. 網絡中可以使用扁平電纜
  5. 單一網絡中最多可以有64個節點,節點地址(在DeviceNet中稱為MAC ID)由0到63
  6. 有重複節點地址偵測的功能
  7. 支援主站-從站(master-slave)及端對端(peer-to-peer)通訊架構,不過大部分的設備是在前者的網絡架構下運作
  8. 允許單一網絡中多重主站的功能
  9. 可以在高噪聲的環境下使用

通用工業協定架構

物理層
DeviceNet網絡使用幹線(trunkline)-分支線(dropline)的網絡拓撲,允許在網絡中使用分接頭,一方面簡化配線及存取網絡。而且要從網絡中加入或移除設備都相當簡單,減少生產線停機及除錯的時間,提高網絡的靈活性。
DeviceNet提供125 kbit/s、250 kbit/s及500 kbit/s三種不同的資料傳輸速度。依使用的通訊線種類不同,DeviceNet允許的通訊線長度也有所不同,若使用圓的粗電纜,通訊線長度最長可以到500米,一般的圓電纜長度可以到100米,扁平型的電纜在比特率125 kbit/s時可以到380米,500 kbit/s時則只能到75米。
DeviceNet使用控制器局域網絡(CAN)為其數據鏈路層。CAN是一種差動的串列總線,其低成本及高干擾性為其優點。CAN的每一個訊息都有其對應的訊息標識符,訊息標識符可用來決定不同訊息的優先級,網絡上的設備也根據訊息標識符來判斷是否需處理此一訊息。
在送出資訊幀時會先送出幀啓始位元進行同步,訊息標識符及遠程需求位元會用來決定訊息的優先權,CAN使用CSMA的技術,在網絡空閒時,任何設備都可以試圖送出資料上傳,在送出資料時,設備也會同步確認網絡上資料和送出資料是否一致,此作法可以避免多台設備同時試圖送出資料,也可以驗證送出資料的正確性。在二台或多台設備同時試圖送出資料時,會利用訊息標識符及遠程需求位元進行位元仲裁(Bitwise Arbitration),上述資料最小的訊息有優先權,可以繼續傳送,其他設備則會停止送出訊息,其到網絡空閒時才會再次送出資料。
後面的六個位元為控制字段,其中二個位元固定,後面四個位元標示實際資料的長度。資料字段中則為實際的資料,長度可以由0到8個個字節不等,需和控制字段中標示的長度一致。在資料字段後面的是15個位元循環冗餘校驗(CRC)字段,可以在收到資料時確認資料是否正確。CAN提供了許多錯誤檢查及故障隔離(fault confinement)的機制,適合噪聲較大的環境下使用。
應用層
DeviceNet是一個以連接(connection)概念為基礎的通訊協定,若要與一設備通訊,就需要和設備建立連接,可以透過未連接訊息管理器(UCMM)和未連接埠來建立連接,之後就可以和此設備進行通訊。設備藉由連接可以傳送或接收顯式(Explicit)訊息及I/O訊息。
顯式訊息的資料包括有資料及協議內容,一般會用請求/應答的方式進行。典型的顯式訊息包括組態資料及對沒有及時性要求的資料。I/O訊息也稱為隱式(imlicit)訊息,一般都是有及時性要求的資料,資料中不包含通訊協議,因此傳送端及接收端都需事先知道訊息中資料的定義,其優點是通訊的效率較高。在DeviceNet中,二個設備要建立隱式訊息連接之前,需要先透及用顯式訊息進行設定,只要連結設定完成,即可透過CAN識別符將訊息傳送給對應的節點。
DeviceNet設備的製造商可透過一致性測試,宣告其產品和DevicNet規範相容。ODVA在全球有三個獨立的測試實驗室,製造商可將其產品送交進行認證。
廠商在進行一致性測試前,需向ODVA進行註冊供應商,索取供應商ID,再購買DeviceNet規範及一致性測試的軟件及對應的硬件界面卡。廠商可以自行測試其DeviceNet產品,在自行測試完成後提交ODVA的測試實驗室再作驗證。若驗證未通過,廠商需再進行修改及測試,直到通過測試實驗室的獨立驗證為止。 [3] 

通用工業協定參見

參考資料
  • 1.    "IEC 62026-3:2014: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Controller-device interfaces (CDIs) - Part 3: DeviceNet". IEC. Retrieved 20 July 2016.
  • 2.    張戟、程旻、謝劍英. 《基於現場總線DeviceNet的智能設備開發指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4. ISBN 7-5606-1388-8.
  • 3.    "DeviceNet Technical Overview" Archived 2007-01-28 at the Wayback Machine. from Open DeviceNet Vendor Association, Inc. (OD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