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AG600水陸兩棲飛機

鎖定
AG600水陸兩棲飛機,全稱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簡稱:AG600,代號:“鯤龍” [26]  )是中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 [25]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採用了單船身、懸臂上單翼佈局型式;選裝四台WJ6發動機,採用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AG-600水上飛機在執行森林滅火任務時,可在20秒內汲水12000千克,飛機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在執行水上救援任務時,飛機最低穩定飛行高度50米,並可在水面上停泊實施救援行動,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AG600飛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承擔研製 [1] 2016年7月23日AG-600水上飛機在珠海總裝下線 [40]  ,2017年12月24日首飛成功 [18]  。2023年11月,由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亮相首屆通航展。 [41]  2024年3月,水陸兩棲飛機——中航工業AG600大型滅火飛機亮相“雅典國際消防展”。 [46]  2024年4月24日,“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了着水救援和空投救援水上救援演示驗證,試驗過程中飛機與水面救援力量配合良好,救援實施過程流暢,AG600已初步完成水上救援模式驗證。 [47] 
2024年5月13日,AG600完成兩項高風險試飛科目。 [49] 
中文名
AG600水陸兩棲飛機 [2] 
外文名
AG600 amphibious plane [19] 
國    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類    型
水陸兩棲飛機
設計單位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AG600水陸兩棲飛機發展沿革

AG600水陸兩棲飛機研發背景

別裏耶夫別-200水上飛機 別裏耶夫別-200水上飛機
隨着中國戰略方向由陸地轉向海洋,海軍對大面積海區進行迅速探潛和攻潛手段的需求日益強烈,海軍航空反潛兵力薄弱的問題更加突出。新世紀後,運-8高新工程機取得了突破,機翼整體油箱、渦槳-6C發動機和6葉複合材料螺旋槳的研製成功,使得平台的整體性能與C-130J相近。同時,我國在反潛聲吶浮標、磁異探測器、空投反潛魚雷等領域的明顯進步,都為中國發展新一代反潛機的出現打下來了堅實基礎。那麼對於新一代水上飛機需求的討論已由“軍用”專為“民用”。隨着中國經濟發展,海上交通、遠洋捕撈等海洋活動的日趨活躍,對海上救援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較於歐美,這方面中國還是相對薄弱的。新水上飛機就成為中國海上救援體系建設的必要的物質條件之一。
PBY水上飛機結構剖視圖 PBY水上飛機結構剖視圖
鑑於水轟-5已經使用了30餘年,機體結構老化,已不具備改裝條件。中國曾設想過引進俄羅斯的別-200型飛機。但最終考慮到整機採購成本,以及相應後勤保障、訓練維護體系的引入耗資較大,我國還是放棄別-200的引進,開始了AG-600新一代水上飛機的研製工作。在AG-600在研製上的機型定位拋棄了已屬不切實際的轟炸、反潛攻擊等軍事用途,而是着重於民用領域的水上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上巡察等需求。按照“一機多型、水陸兩棲、系列發展”的設計思想,還可根據用户需要加裝必要的設備,來實現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客貨運輸等任務。
AG600水陸兩棲飛機 2015年7月17日,在中航工業通飛珠海基地,中國自主研製的“三個大飛機”之一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簡稱AG600)機身段完成對接,全面進入總裝階段,這是AG600研製進程中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着該機向2015年底前在珠海完成總裝邁出了關鍵一步。
AG600是當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中國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對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3] 

AG600水陸兩棲飛機研發歷程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於2009年6月經國家正式批覆立項,2009年9月5日AG600項目正式啓動 [40]  ,2012年通過可行性評審,2014年上半年進入工程製造階段。2014年12月29日,AG600首個大部件中機身在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成功下架;2015年3月12日,AG600中央翼段大部件在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下架;3月13日,由中航工業成飛民機及成飛承擔的機頭大部件在成都順利完成總裝下架;4月27日,AG600中後機身、後機身在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下架;7月5日,AG600發動機短艙及支架在中航通飛華北公司下架交付。
隨着AG600中機身、機頭、中後機身、後機身等大部件陸續運抵珠海,中航工業通飛作為責任主體全面進入研製攻堅狀態。5月14日,隨着機頭緩緩吊起、上架、柔性支撐定位器入點,成功完成AG600飛機機頭吊裝入位,順利打響了AG600飛機總裝研製第一槍。5月18日,開始AG600後機身吊裝入位工作,並進行了後機身與中機身的預對接,基本實現對合到位。5月22日上午,AG600中機身與機頭、中後機身成功對接到理論位置,為全機身對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5月29日下午,AG600全機身對接開鉚正式進行,經過裝配生產一線員工一週的努力,於6月5日晚完成了機頭與中機身船底對接鉚接。
自AG600飛機001架中機身吊裝上架以來,中航工業通飛先後攻克了機身三段調姿、中央翼對接調姿、翼身接頭孔精加工等難關,實現了AG600研製預期的階段目標,完成了機身三段調姿對接、起落架安裝、中央翼鉸孔安裝等工作,奠定了全面進入總裝的重要基礎 [9] 2016年7月23日,AG600在珠海航空產業園完成總裝下線。 [40] 
2017年5月20日,AG600成功完成首次低速滑行試驗,此前曾於4月30日完成首次地面滑行試驗。自2016年底AG600飛機推出總裝以來,陸續完成了各系統通電/功能檢查、測試改裝及調試、機上地面試驗、全機共振試驗等工作
2017年8月12日,中國國產TA600(也稱AG600)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航空工業高速水動力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完成水動性能研發試驗,試驗的成功為TA600飛機水上首飛奠定了基礎 [8] 
2022年2月8日,記者從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瞭解到,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1003架機發動機試車成功,標誌着其發動機性能基本符合設計預期。 [20] 
2022年5月31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在廣東珠海首飛成功。 [24] 
2022年9月27日,由中國自主研製的“鯤龍”AG600M滅火機以全新消防塗裝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完成12噸投汲水試驗。 [30] 
2023年2月,兩架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M分別從珠海和宜昌成功轉場至西安閻良,有序拉開了2023年科研試飛工作的序幕,推動AG600M正式進入型號合格取證試飛階段。 [34] 
2023年6月25日,據民航上海審定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6月20日,上海審定中心AG600審查組在航空工業強度所閻良新區審查目擊了AG600飛機穩定俯仰2.5G工況極限載荷適航驗證靜力試驗,AG600飛機靜力試驗機按試驗大綱的要求順利完成加載並通過考核。 [38] 
2023年7月,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已完成典型滅火場景驗證試飛科目,這標誌着“鯤龍”AG600已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 [39] 
2024年2月,AG600M在海拉爾完成最後一項高寒試飛任務,,其動力裝置系統、燃油系統、液壓系統、飛控系統、航電系統、起落架系統等關鍵系統通過了高寒地面試驗和試飛驗證。 [45] 
2024年2月,AG600M順利用10天完成了所有試驗,提前結束了在海拉爾外場的低温試飛工作。 [44] 
2024年4月24日,“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了着水救援和空投救援水上救援演示驗證,試驗過程中飛機與水面救援力量配合良好,救援實施過程流暢,AG600已初步完成水上救援模式驗證。
2024年5月7日19時,陝西蒲城國家民機試飛基地,AG600飛機在日落前起飛。經歷數小時的飛行,於22時圓滿完成試飛並返場關車。從黃昏到深夜,這次試飛累計開展了9個架次的連續起降,開展首次夜航飛行試驗。 [48]  [50] 
2024年5月13日,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順利完成了兩項高風險試飛科目。 [49] 

AG600水陸兩棲飛機合作單位

中航工業通飛作為責任主體,中航工業特飛所/中航通飛研究院作為總設計師單位,中航通飛華南公司作為飛機主承製單位。利用全行業力量,開展飛機研製。其中中航工業成飛民機承擔機頭及前機身結構製造,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承擔中機身及機翼製造,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承擔後機身及尾翼製造,其他主要部件及系統也由中航工業所屬相關單位研製 [10] 

AG600水陸兩棲飛機首飛成功

2017年12月1日至3日,AG600首飛技術質量評審會和首飛放飛評審會先後在珠海召開。經過質詢和討論,專家組認為AG600飛機已達到首飛技術狀態,一致同意通過首飛技術質量評審。12月7日,AG600水陸兩棲飛機(B-002A,MSN001)取得中南局頒發的編號為SFP5036的特許飛行證,AG600計劃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進行首次研發試飛。
2017年12月24日9:30時許,廣東珠海金灣機場。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一架藍白相間的大型飛機上,由航空工業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首飛。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是中國通用航空產業,乃至整個航空工業的重大歷史性突破。
AG600填補了中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領域的研製空白,成為繼運20、C919之後,中國大飛機家族又一名強有力的重量級選手。
2017年12月24日上午,首架AG600在廣東珠海進行陸上首飛。這也標誌着這型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從研製階段正式邁入試飛階段,飛機計劃在2018年進行水上首飛。陸上首飛成功 [2] 
2018年10月20日8時45分,AG600飛機在荊門漳河機場滑行入水,隨即從水面騰空而起。在平穩飛行14分鐘,完成既定一系列試飛科目後,飛機於9時5分順利着水降落 [5]  [13] 
2022年5月31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在廣東珠海首飛成功。 [23] 
2022年8月29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鯤龍”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AG600M)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水上首飛成功。 [27-28] 
2022年9月10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第二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M“鯤龍”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完成了首次飛行試驗。 [29] 
“鯤龍”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AG600M)水上首飛成功 “鯤龍”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AG600M)水上首飛成功 [27]
2023年1月4日,AG600M“鯤龍”(1003架)在廣東珠海完成本年度首次飛行任務。 [33] 
2023年2月25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第四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M在廣東珠海首次飛行成功。這是研製批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中最後一架完成首飛的AG600M飛機,其首次飛行標誌着AG600M研製批全面進入適航取證試飛。 [36-37] 
2023年12月5日,AG600順利完成國際公認I類風險試飛科目——顫振和氣動伺服彈性(ASE)表明符合性試飛。 [42] 

AG600水陸兩棲飛機獲得認可

2022年3月3日,航空工業通飛與光大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推動AG600飛機研發生產和運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此次簽約為雙方加速磋商首批AG600飛機的融資租賃方案,簽署購機協議奠定基礎,更是AG600飛機實現市場化的重要一步,標誌着AG600飛機已經初步獲得市場認可,即將在中國應急救援體系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21] 
2024年1月,4架AG600M在2023年先後完成了空速校準、失速速度、顫振、高速特性和高迎角保護等核心關鍵平台性能及部分國際公認I類風險試飛科目試飛。確保AG600安全且高效完成滅火型高原滅火任務飛行試驗、多機種航空應急救援綜合實戰演練及40%表明符合性試飛任務 [43] 

AG600水陸兩棲飛機簽訂訂單

2022年12月15日,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與江蘇祥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5架“鯤龍”AG600M(滅火型)飛機購機合同,加快推進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市場化進程。 [32]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技術特點

AG600水陸兩棲飛機總體設計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按“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採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佈局及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選裝4台WJ6發動機,起飛重量53.5噸,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水面起降抗浪高度達到2米 [16] 
為了滿足水陸兩棲的特性,AG600機頭上部是飛機座艙和通艙結構,底下是一個雙曲面的流線型船體結構,既要保證水密性要求,又要實現機體的增壓要求,機頭部件還要滿足功能使用要求,設計和工藝製造難度非常大。製造難度高於傳統的運輸類飛機。
除了機頭製造難度“爆表”,中機身的製造難度也毫不遜色。作為AG600整機綜合性、複雜性最強的大部件之一,中機身有起落架、機翼、斷接和水箱等難度頗大的設計結構。比如飛機用於儲水的8個水箱全部在中機身,這意味着這個部件內部需要有8個水箱門,如此大和多的開放空間,給飛機水密性要求出了不少難題,其製造工藝和難度至少要比常規工序多上一倍。因此,從鉚接到防腐蝕材料的選用,每一個環節都要滿足水密和防腐蝕要求,還要克服協調要求多、船體結構複雜、下側空間狹小等許多不利因素,最終部件要達到氣密、噴水及灌水水密三項試驗均一次性100%合格才能過關。同時,整個船體唯一的斷接也在中機身,因為水陸兩棲飛機在起飛離水時,有了這種斷接,水的粘合力才能夠下降,從而保證飛機離開水面升空。
而AG600中後機身、後機身的技術難度也不容小覷。其具有機身段長度大、水動外形要求高、艙門大開口等幾個特點,全長17.5米,幾乎佔到整個機體長度的一半;此外,其水動外形變化大,空間相對狹窄,裝配協調關係複雜,對鉚接工藝、相關組件協調提出了很高要求。AG600中後機身承製單位在研製過程中,相繼攻克了大型機身蒙皮多層化銑,多交點艙門製造、安裝和協調,部件密封檢測,大部件對接協調等一系列科研、生產難關 [11-12]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性能用途

AG600飛機具有速度快,低空巡航速度46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超過4000千米,可達性、機動性好,搜索範圍廣、搜索效率高,安全性高,裝載量大等優點。
AG600飛機一機多型,最大起飛重量53.5噸,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能力,可根據用户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客貨運輸等任務的需要。
該飛機的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除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6-7]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性能數據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性能參數
參考數據
動力系統
4台WJ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7] 
最大平飛速度
460千米/小時
最大起飛重量
53.5噸 [7] 
最大航程
4000千米
最大救援半徑
1600千米
最大救援人員
50人
汲水速度
20秒內12噸
單次加油最大投水量
約為370噸
單次投水救火面積
4000餘平方米 [6] 

AG600水陸兩棲飛機服役動態

AG600在第13屆中國航展飛行投水錶演 AG600在第13屆中國航展飛行投水錶演 [15]
2014年11月,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AG600獲得兩架意向訂單,AG600已取得了17架意向訂單,展現了良好的市場前景 [13-14]  [17] 
2021年10月第十三屆珠海航展,AG600“鯤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進行飛行投水演示,充分展示了強大的火場滅火能力 [15] 
2022年4月12日,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的信息。航空工業集團新聞發言人周國強介紹,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1003架機首飛準備工作正有序推進,航空工業集團主機廠完成2022年一季度均衡生產目標,全集團型號研製、經營發展實現“開門紅”。 [22] 
2022年12月15日,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與江蘇祥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5架“鯤龍”AG600M(滅火型)飛機購機合同,加快推進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市場化進程。 [31] 
2023年2月16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項目2023年度工作會。會議系統總結了AG600項目2022年度研製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度任務目標。 [35] 

AG600水陸兩棲飛機總體評價

AG600水陸兩棲飛機2017年

2017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AG600首飛成功的賀電: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中國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它的首飛成功,標誌着中國航空工業特種用途飛機研製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是繼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後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最新成就,對於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製造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AG600首飛成功只是項目研製中的關鍵一步,後續任務依然艱鉅繁重。希望你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勇攀科技高峯,加快中國大型水陸兩用飛行器研製進程,促進國家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2] 

AG600水陸兩棲飛機2018年

2018年10月20日,習近平致電祝賀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圓滿成功,是中國航空工業堅持自主創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全體參研單位和人員奮勇拼搏、攻堅克難,項目研製實現重要突破。我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希望各有關方面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推動創新發展,再接再厲,大力協同,確保項目研製成功,繼續為滿足中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要、實現建設航空強國目標而奮鬥 [4] 
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表示祝賀。他在批示中指出,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中國堅持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業的標誌性裝備,圓滿完成水上首飛意義重大。謹向參研參試的各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再接再厲,奮勇拼搏,追求卓越,爭取AG600早日投入使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製造品牌,為中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供堅強有力支撐,為促進航空工業發展、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作出新貢獻 [5]  。(中國政府網、中國航空報 評

AG600水陸兩棲飛機2024年

AG600飛機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飛機,是全球在研最大水陸兩棲飛機。截至2024年3月,全球該類型飛機短缺,此款飛機為南歐地區消防滅火飛機的選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新華網 評 [46] 
AG600水陸兩棲飛機在中國航展 AG600水陸兩棲飛機在中國航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