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鎖定
單簧管協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後第二部作品,該曲的手稿現已丟失,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後十年,甚至更晚才複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單簧管獨奏聲部修改得符合標準的A調單簧管的音域。
中文名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外文名
In A clarinet concerto
外文名
Clarinet concerto in A K622 [1] 
作    者
莫扎特
樂    器
單簧管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作品簡介

莫扎特 莫扎特
莫扎特對單簧管的喜愛是他的音樂氣質的一個重要方面,他第一次聽到曼海姆樂隊中的單簧管時,只有七歲,當時作為音樂神童在巡迴演出。後來,他在倫敦,在巴黎,在重訪曼海姆時,一再聽到單簧管。單簧管引起的美感的聲音,它那靈敏的力度層次,彩虹般的音色幅度,從近乎小號般燦爛的高音到最低音區(所謂的夏盧莫音區)的濃厚音色,使他着迷。在他悲慘的短短一生的最後幾年,他在維也納同單簧管大師安東-斯塔德勒(Anton Stadler,1753-1812,皇室宮廷樂隊演奏員,和莫扎特一樣,是個共濟會員)的友誼使莫扎特對單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斯塔德勒從莫扎特的友情中得益更大,莫扎特不僅為斯塔德勒創作了古今整個單簧管曲目中最偉大的兩部作品(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K581和這首單簧管協奏曲),還讓斯塔德勒隨意享用他一家的慷慨,莫扎特手頭只要擠得出一點錢,總是借給斯塔德勒;沒有錢接濟時,甚至借給他兩隻金錶去典質。1791年12月莫扎特去世,葬在一個無名墓中時,根據官方統計的全部"資產"中有一筆斯塔德勒屢借不還的欠款五百弗羅林,摺合三千餘美元。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巴塞特的出現

單簧管協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後第二部作品,比這部協奏曲更遲的作品只有一部:<共濟會>康塔塔K623(偉大的<安魂曲>K626則是他未完成的作品)。他一定是在歌劇<魔笛>首演(1791年9月30日)後立即動手寫這部協奏曲的。一個星期後,莫扎特寫信給在巴登附近療養的妻子説,他已於10月7日寫好施塔德勒迴旋曲的全部配器。估計他在一兩天內就寫完總譜。我們雖不知道首演的時期,但不會相距太久,因為按莫扎特的習慣,他總是要捱到演出日期逼近才動筆,緊巴巴地等到臨演出前才交稿。
該曲的手稿現已遺失,但據説是專為施塔德勒的特製的單簧管寫的,那支單簧管很特別,比當今普遍使用的A調單簧管低四個半音,可吹奏低音至大字組A(記譜音高為小字組C)。不幸的是,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後十年,甚至更晚才付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單簧管獨奏聲部,修改得符合標準的A調單簧管的音域。直到最近,經音樂學家考證,才找出這些修改的範圍和性質。獨奏部份有三十來處經過改動,小至個別的特徵低音,大至九小節長的段落,多半為移高一個八度,這樣協奏曲失去了最重要的音樂性,並改變了旋律線。早期的編輯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不然這部傑作就無法在一般單簧管上演奏。近年來已製作成有施塔德勒那樣大的音域的A調巴塞特單簧管,因此,演奏者就可以吹奏莫扎特寫的每一個音符,而不是人們熟悉並仍然喜愛的那個略經閹割的版本。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配器

木管組
1支長笛
1支雙簧管
1支大管
銅管組
2支圓號
A大調長筒單簧管
絃樂組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低音提琴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樂曲賞析

第一樂章:快板,A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
樂隊引子以絃樂組的一個温柔撫愛的主部主題開始。這首協奏曲的一大特點是,所有的單簧管獨奏段都在一個最能表現這種樂器天鵝絨般的,給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開始。獨奏單簧管接過主部主題時,效果甚至比樂章開始時更柔美。親切的室內樂織體是由於先把伴奏只限於小提琴而獲得的,後來才加上中提琴,最後允許低音絃樂器參加時,只是為了加幾筆輕淡的和聲支託。第二主題為E大調,單簧管與絃樂密切配合,獨奏單簧管的漣漪般的音階和琶音結束主部主題的陳述,絃樂器接着插入第一主題的旋律完整的結束了呈示部。緊接着,聽到單簧管用憂鬱的小調式吹出一個對比旋律,開始了發展部。這些惆悵的筆觸,即使在活潑的第一和第三樂章中最陽光燦爛的時刻,也總是揮之不去。迴轉聯動後,樂曲很快又回到再現部
該樂章樂隊伴奏部分章曾被第83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作為電影結束曲。
第二樂章:柔板,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
慢樂章開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見的最優美的創作旋律,由獨奏單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樂隊引子。誰能相信,這一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紀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陳詞濫調為依據的,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時代人用過幾十遍,甚至幾百遍,但從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難以言傳。獨奏聲部越是裝飾、擴展,如在抽枝發芽,越覺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單簧管的音色。該樂章曾被用於奧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廣為流傳。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A大調,6/8拍子,迴旋曲式
儘管節奏遒勁,迂迴曲折,這個迴旋曲樂章的基本主題和前兩個樂章一樣,開始由獨奏樂器輕輕地、温柔地吹出。在迴旋曲基本主題的各次回覆之間,可以聽到越來越歡騰的插段,裝飾性的音階和琶音一瀉而下,直落到單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轉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第二主題為E大調,作曲家利用單簧管的極高音區,使樂曲更為生動細膩。在小提琴還原F音的強奏下,單簧管被迫奏出A大調第一主題旋律。迴旋曲的第三主題為#f小調,雖然惆悵,但始終壓倒不了光明。緊接着單簧管又以A大調呈現第二主題。結尾沒有獨奏單簧管,僅由樂隊奏出。雖然此樂章亮點不多,但莫扎特探索並利用單簧管音域的兩極,是簡樸寫作、爐火純青的選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