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創造

鎖定
《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創造》是2009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李繼凱。本書旨在對剛剛過去的20世紀中國文學,從文化創造的有無、大小、方式、形態和性質等等角度,給予整體性的把握。 [1] 
中文名
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創造
作    者
李繼凱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2月1日
定    價
5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0484073

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創造內容簡介

本書認為,這一世紀的文學總的來説具有嶄新的文化創造,在對新文化的不同形態(如民主文化、科學文化、自由主義文化、重建的民族主義文化、理想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等)的追求中,經歷了非常艱難曲折的過程,並且這一建構的過程在新的世紀裏仍會繼續。本書一方面儘量從具體的個案分析中見宏觀大勢,從微觀中見出實在的創造之跡;另一方面,又具有整體思考和把握,不能淹沒在具體的材料或個案之中。本書體現了對文化建設和人文學科前沿的關切,儘可能多所借鑑和融會,強調創新意識,努力實現文學研究向文化學和創造學的層次深入,並注意文學與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向交流和影響。總之,本書的意義不僅在於對現當代文學和文化的探源與分析,亦可作為社會和人生的鏡鑑和文化建設規劃的參考。對從事現當代文化、文學研究的學者尤其是對青年學子當有所啓發。 [1] 

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創造作者簡介

李繼凱,1957年生,男,江蘇宿遷人。文學博士。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以及《中國文學年鑑》編委等。著有《民族魂與中國人》、《秦地小説與三秦文化》、《全人視境中的觀照》、《中國近代詩歌史論》、《新文學的新分析》、《墨舞之中見精神》、《才子的書緣》等多部,主編或編選有《解析吳宓》等多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文章百餘篇,獲省部級科研、教學等獎勵10多次。

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創造圖書目錄

緒論 世紀之碑的鑄造
第一節 文藝文化學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闡釋
第二節 從文化三層面看20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創造
第三節 比較文化視野中的20世紀中國文學
第一章 新文化語境和新文學創造
第一節 五四新文化語境與新文學創作
第二節 啓蒙熱與文學熱的興起
第三節 新文學的六大文化母題
第四節 現代白話:語言革命的文化意義
第五節 五四新文學與出版業的互動效應
第二章 社團流派與文化創造
第一節 綜合性思想文化期刊與社團流派
第二節 競爭和創造:文學社團與文學流派
第三節 “百花齊放”與文化創造
第三章 文學大師的文化創造
第一節 文化創造的尺度與文學大師的定位
第二節 不同類型文學大師的風範
第三節 大師的文化品位及其影響
第四節 準型大師與諾貝爾文學獎
第四章 各體文學的創新追求與文化創造(一)
第一節 現代文學文體探索的先驅:以魯迅為中心
第二節 現代小説“三通”境界的追求:以張愛玲為中心
第三節 雙城書寫:《邊城》與《圍城》之比較
第四節 形象創新:30年代小説中的女傭形象塑造
第五節 創業文學的文學史價值:以柳青為中心
第六節 現代話劇藝術的創造者:以曹禺為中心
第五章 各體文學的創新追求與文化創造(二)
第一節 20世紀中國詩歌的文體創新
第二節 20世紀中國詩歌的文化意義
第三節 紳士風與家常味的調和:以梁實秋散文為例
第四節 現代散文的文化分析:以台灣女作家散文為例
第五節 煉五色石以補蒼天:以當代文學的災害書寫為例
第六章 世界化與民族化複合性的文化選擇
第一節 外來文化的“來而能化”
第二節 翻譯文學的文化創造功能
第三節 會通中西的文學創作取向:以路遙為中心
第四節 地域文學與地域文化的激活:以西部文學為例
第五節 民間文化與作家的文學創作:以沈從文為中心
第六節 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的文化追求:以回族文學為中心
第七章 文學批評、媒體和文化創造
第一節 文化視閾中的現代文學批評
第二節 批評模式的建構:以新時期比較批評為例
第三節 內在的渴望:主體性文論的個案分析
第四節 文學批評的感受性和原創性
第五節 媒體傳播與現代文學:以《新青年》為中心
第八章 現當代文學教育與學科建構的文化意藴
第一節 20世紀中國文學的高等教育
第二節 文學史研究:學科建設的基礎工程
第三節 學術文化建設與現當代文學學科
結束語 面對未來的文化心態和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