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攀鱸

鎖定
攀鱸,是鱸形目攀鱸科攀鱸屬一種。又稱太陽魚。其體側扁,口次上位,眶前骨下緣和鰓蓋骨、下鰓蓋骨、間鰓蓋骨外緣具細齒,上、下頜具尖鋭齒帶;無須,具上鰓腔,第一鰓弓擴大成多瓣狀輔助呼吸器官;頭、體被櫛鱗,背鰭一個,鰭棘部與鰭條連續,側線平直,中斷為二;體表布有深淺不一的黃色、綠色和黑色條紋。 [7] 
攀鱸原產於中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分佈於亞洲,為亞洲特有屬。 [8]  棲居於河溝、池塘等平靜水體,以浮游動物、小魚、小蝦為食。繁殖期在每年5-6月,卵浮性,水温適宜,每年繁殖多次。 [7] 
攀鱸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能在陸地上爬行而聞名於世,是重要的食用魚。 [8]  攀鱸適應性強,易飼養,體色鮮豔,可供觀賞。 [7] 
中文名
攀鱸
拉丁學名
Anabas testudineus
別    名
攀鱸
過山鯽
龜殼攀鱸
攀木魚
外文名
Climbing Bas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鱸形目
攀鱸科
攀鱸屬
攀鱸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攀鱸亞目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och,1792
保護級別
(IUCN 2019年 ver 3.1)——無危(LC) [3] 

攀鱸動物學史

攀鱸發現史

丹麥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是第一個對攀鱸做出了研究報道的科學家。1791年,達爾多爾夫在特蘭奎巴探險的時候,竟然在一棵樹上發現了魚,而且還是活着的。根據當地居民的説法,這種魚會爬樹,它們還經常爬上岸邊高達5英尺的棕櫚樹去吸食果汁。他在報道中詳盡地描述了攀鱸攀爬樹木的情形:“一條攀鱸正在一棵離水塘不遠的樹縫裏向上爬。它用張開的鰓蓋上的刺在縫隙的壁上托住自己,來回地擺動尾巴,用肛鰭上的刺支撐着縫壁,向前推進,然後再次用鰓蓋托住自己,並以這種方式向上運動。”他還在報道中指出這種魚確實可以在陸地上活動,而且在乾旱季節的幾近枯竭的水域,它們會藏身淤泥之中以求生存。達爾多爾夫的這個發現一經報道便引起了當時的西方社會的轟動。 [4] 
英國動物學家朗西斯·戴博士記錄了一份攀鱸成功地離水遷移的材料。在泰國的一個水塘旁,一名員工在清理池塘時把一條攀鱸放在了筐子裏,那名員工因為臨時有事而暫時離開了。而這條趁機“越獄”的攀鱸的行動被博士看到並記錄了下來:首先它橫穿了草地區域,然後爬上了房屋間的堅實路面。當它到達花園之後,繼續跋涉它通往天堂的路,在小小地轉了個彎之後,它頑強地穿越了花池,然後讓自己成功地再次落入了那個小池塘裏。這段崎嶇的歸家之路長約100米,它用了大概30分鐘。 [4] 
在九世紀末,一名叫索利曼(Soliman)和另一個不知其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來到了印度。在這裏,他們聽説有一種魚會從水中躍出,翻越陸地,攀爬上一種生長在印度的棕櫚樹,吸食這種棕櫚樹上含有酒精成分的果汁,然後再回到水裏去。
18世紀,有一位名叫約翰(John)的傳教士,為贏得幾名信徒而前往印度,收穫到幾條這種“想象中的魚”,並以此得到了被寫入科學書籍的殊榮。約翰(John)送給了當時著名的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五條“爬樹魚”(Baumklettere),並在信中告訴布洛赫,“爬樹魚”這個名字實際上是該魚在印度名稱的直譯,因為這種擁有鋸齒狀鱗片和鋒利魚鰭的魚能夠在雨水沖垮棲息地的時候爬上岸邊的棕櫚樹。爬樹魚可以在乾燥的環境下生活,藉助奇妙的身體曲線向前挪動。
1791年,丹麥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Daldorff)在當時還是丹麥在印度的殖民地的特蘭奎巴(Tranquebar)探險的時候,竟然在一棵樹上發現了魚,而且還是活著的!根據當地居民的説法,這種魚會爬樹,它們還經常爬上岸邊的棕櫚樹上高達5英尺高的地方去吸食果汁,這個發現轟動了當時的西方社會。
1797年,達爾多夫(Daldorff)在與倫敦林奈學會(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的研討中分享了他的這一研究,並將這種魚描述為一種新的物種,以拉丁名“Perca scandens”或者攀爬魚“Kletterbarsch”命名。達爾多爾夫(Daldorff)描述了當時魚正在一顆離水塘不遠的樹的樹縫裏向上爬。它用張開的鰓蓋上的刺在縫隙的壁上托住自己,來回地擺動尾巴,用肛鰭上的刺支撐着縫壁,向前推進,然後再次用鰓蓋托住自己,並以這種方式向上運動。即使在被逮住後,它還在一個屋外的沙地上來回跑了好幾個小時。這種攀樹魚在後來的旅行者和研究者的報告中並沒有出現,唯一一次還是出現在達爾多夫和約翰約定會談的結果中,在這次會談中達爾多夫(Daldorff)向約翰(John)道歉,因為之前達爾多夫曾經嘲笑過約翰的這一發現,但是這一次他們對這一現象達成了共識,即“Pannei-Eri”這種魚確實可以偶爾在陸地上活動,他們也證實了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和泰奧弗拉斯(Theophrast)的理論:這種魚在乾旱季節的幾近枯竭的水域會身陷淤泥之中。達爾多夫是對這種存活於世的魚類作研究報道的第一個歐洲人,雖然這種魚其實已經於1792年被德國動物學家布洛克命名為“testudineus”(名字取自這種魚身上如同龜甲殼般堅硬的鱗甲),因此達爾多夫遵從命名上的優先法則,沿用了“testudineus”這個更貼切一些的名字。儘管如此,攀爬魚“Kletterbarsch”這個其實並不貼切的名字還是在英語語系中和以英文書寫的文獻資料中被大量應用了。這個名字本來是描述一種限定在美洲,歐洲和北亞地區的鱸魚的分支,這個分支其實並沒有很大程度上遠離鱸魚的主種,但是這裏所指的並不是這個鱸魚種類。由於最先作為種類綱目名登錄的名字按照目錄名稱的標準而言過短,於是在1816年博物學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補充命名了新的種類屬名“Anabas”,將其歸於攀鱸科的東方譜系,其中著名的品種還有中國鬥魚,暹羅鬥魚和絲足鱸魚。
在1927年,這個關於攀鱸的神話被一位印度的魚類專家B.K Das撰寫的研究報告“澄清”,由於這種魚在雨天有時會上岸遷移,常常被鳥捕捉,比如池塘旁的烏鴉,這些鳥把魚叼走然後把魚放在樹梢和樹杈。
這種魚經常在樹冠處被發現,發現它有的時候會懸掛在樹上,還有時呆在有水的棕櫚樹的罅隙間的水窪裏,於是人們認為這種魚可以遷徙爬樹。但之後又有研究學者通過觀察研究,對這一種説法提出質疑,當這些鳥類或其它動物在捕捉到這些魚之後,它們鋭利的嘴和爪能直接使這些魚喪命的。雖然攀鱸會爬樹的説法沒有得到有效的科學證實,但這個名字還是被用在整個攀鱸家族。注:拉丁文:testudineus,原意為“像”龜或龜狀。
英國的著名動物學家朗西斯·戴(Francis Day,1829年3月2日-1889年7月10日)博士在印度和緬甸生活多年並發表一本關於這些國家的魚類的大作(1876至1878年:印度的魚類)。有一份關於現實中龜殼攀鱸魚成功離水遷移個例的記錄材料,此記錄材料是朗西斯·戴博士在泰國暹羅半島觀察所得。這條龜殼攀鱸魚生活在一個獨立的圓形花園中的一個小水塘裏,這個花園密植了花卉和灌木。這條魚在屋主準備進行池塘清理的時候被發現,隨即被一位員工從池塘中移出,以將其放生到臨近的一條河流中去。途中這位員工因為別的事被臨時喊走了,員工將裝了這條魚的筐子就這麼放置在了河流附近。期間這條魚竟然從筐子中自行爬出,而且,與預料的逃入河流中截然相反,這條魚竟然爬回了小池塘的方向。它“越獄行動”前半部的行為是通過推測而得,但是它行動的後半部被發現並觀察記錄了下來:首先它橫穿了草地區域,然後進入了房屋間的堅實路面。當它到達了花園之後,繼續跋涉他的通往天堂之路,在小小的轉了個彎之後,它頑強地穿越了花池,然後讓自己成功地再次落入了那個小池塘裏。這段崎嶇的歸家之路長約100米,它用了大概30分鐘。
這種龜殼攀鱸魚除了具有在乾燥地表活動和大氣中呼吸的能力之外,還具擁有進化良好的可適應從水中折射到空氣折射光線改變的視覺系統(這對於魚類是及其罕見的!),而且看起來還有良好的方位感本能。
只有當魚離開它們的在池塘、沼澤或通道的停留地點或去其他生存條件可能更好的水域時時,攀鱸魚(Anabas)的攀爬能力才有效。通過這種變化,魚與旱地接觸,並且這一特點被當地居民熟知。
在暹羅,朗西斯·戴博士經常遇見攀鱸魚(Anabas),通常在晚上,它們穿過塵土飛揚的街道,越過乾旱的草原,或漫遊在田地中。它們離開的水域很容易被發現,但並不能每次事先確定他們想要移進的水域。
在有些情況下新水域的水質並不比離開水域的水質好。魚爬過的幹掉的通道和池塘的河岸通常又高又陡,需要有技巧和耐心去解決它們。然而為了到達一個新的水域,魚需要十分小心謹慎偶然能看到動物從陡坡摔下去,消失在水中。
在斯里蘭卡和印度的土著語言中以及一些馬來西亞方言中有一種叫“Baumkletterer”(攀樹魚)的魚,表示這種魚有爬樹的能力。但這種説法被大部分印度早期的魚類學家質疑或否認。沒有任何原因能解釋為什麼這些攀鱸魚要爬樹。過去在印度、緬甸、斯里蘭卡、暹羅(泰國的舊稱)、法屬印度支那馬來半島(亞洲馬來半島)、菲律賓和在一些澳大利亞靠近亞洲的島嶼上見過這種魚,有的就在樹幹下,但沒有一條是在樹上或正在樹幹上向上攀爬的。朗西斯·戴所瞭解到的關於這種魚能在水域以外活動的信息並不足以打消人們對達爾多夫(Daldorff)觀點的懷疑或偏見。對一條攀鱸魚來説,爬上一棵枝幹粗糙、葉柄離地面不過幾公分的棕櫚樹並不比攀爬垂直的柳筐內壁難。想必對於一條數週甚至數月都只需要一點水的魚來説從棕櫚樹幹上留下的雨水就是它們的不竭動力吧。

攀鱸分類學

攀鱸(Anabas testudineus)是在1792年,德國博物學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在《外地魚類的自然史》(Naturgeschichte der auslandischen Fische)第6卷中,採自亞洲的標本,以龜殼花鮨(Anthias testudineus)」之學名首次被記載。 [5] 
攀鱸
攀鱸(6張)
攀鱸屬(Anabas)是在1816年,由法國醫生、解剖學及博物學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Cloquet,1787-1840),在法國動物及博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1832)的胞弟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1773-1838)所編《自然科學字典》(Dictionnaire des sciences naturelles)第2卷的附錄中,根據1797年博物學家達爾多爾夫(Baron Dagobert Karl de Daldorff或IngobartCarl de Daldorf)在《倫敦林奈學會會刊》(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第3卷之論文攀鱸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Perca scandens)所載之攀鱸(Perca scandens =Anabas testudineus)作為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5] 
該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為Amphiprion testudineusAnabas testudineusAnthias testudineusSparus testudineus,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甚多,有Amphiprion scansorAnabas elongatusAnabas macrocephalusAnabas microcephalusAnabas scandensAnabas spinosusAnabas testudineus lacustriAnabastestudineus riceiAnabastestudineusriveriAnabas trifoliatusAnabas variegatusLutjanus scandensPerca scandensSparus scandens等。 [5] 

攀鱸形態特徵

龜殼攀鱸身體側扁延長略呈長方型,口端位,上下頜具細齒,尾柄短而側扁,尾鰭圓型。體表底灰色略帶灰綠,體後方具許多黑色散點,腹部略淡,鰓蓋兩強棘間及尾鰭基中央各具一黑斑,體側具約十條黑綠色橫紋。無須,具平行背緣中途斷裂的側線,吻兩側淚骨及鰓蓋緣均具強鋸齒,體表被有硬而厚的櫛鱗,背鰭及臀鰭各具鋒鋭硬棘,背鰭硬棘16~20枚;背鰭軟條7~10枚;臀鰭硬棘9~11枚;臀鰭軟條8~11枚,體長可達25釐米以上。魚的體色會受生活環境影響,有銀灰色的,也有顯金黃色的。在鰓內部上方具有輔助呼吸器官,稱鰓上器或迷路器,能納入空氣進行呼吸,在缺氧的滯水裏亦能生存。龜殼攀鱸在整個攀鱸科中擁有最發達的鰓上器或迷路器,也常被認為是最原始的家庭成員。(龜殼攀鱸的鰓上器官由第一鰓弓的咽鰓骨、上鰓骨突出,形成骨質瓣,形似似花朵)。 [5] 

攀鱸生活習性

攀鱸喜棲息於水流緩慢的河溝和池塘中,幼魚主要攝食微型水生動物,如小魚和小蝦等,為雜食性魚類。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經過馴化後可攝食人工配合飼料。適宜生長的pH6-9,水温範圍為18-35℃,最適生長水温25-30℃,水温低於15℃時停止攝食。 [1] 
攀鱸的鰓上器非常發達,能呼吸空氣,能離水較長時間而不死;另一方面是攀鱸擁有強壯的胸鰭,可以依靠擺動鰓蓋、胸鰭、翻身等辦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所以,當水環境被嚴重污染,其它魚類都無法生存相繼死亡時,攀鱸依然頑強地活着。隨着水環境污染的加劇,越來越多原生魚類都遭到了滅絕性的打擊;攀鱸卻能倖免,它不僅適應了重污染區域,而且成為污染區域的絕對優勢種羣。因此,攀鱸的存活密度可以間接反映水體的污染程度,可作指標物種。 [6] 

攀鱸分佈範圍

攀鱸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賈瓦、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3] 
引種: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 [3] 
存在不確定:不丹。 [3] 

攀鱸中國

分佈於香港、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澳門、海南島及雲南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鄰近的濕地、稻田。 [4] 

攀鱸繁殖方式

攀鱸約一年半能達至成熟,體長約12釐米就能繁殖。它的兩性異型不明顯,雄性頭略大圓鈍,具較濃暗的紅色,雌性頭小略尖,腹部略脹。繁殖期於春夏5-7月,在水生沉水及挺水植物茂盛處產卵,大型成熟個體可產約2 000粒浮性卵,具領域及親代撫育行為。 [6] 

攀鱸養殖技術

  • 池塘條件
養成用池塘面積大小不限,但以5-20畝大小為宜;水深1.5-1.8米,過深的池水在攀鱸露出水面呼吸時消耗的魚體能量大而影響生長;池底留淤泥20-30釐米,底質最好為沙質土壤,不滲水;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附近無污染源,排灌方便,進、排水系統分別設置。在池埂建30-40釐米高防逃設施。 [1] 
  • 餌料生物培養
池塘在使用前要嚴格清塘消毒。每畝投放150千克發酵有機肥,用以繁殖餌料生物。待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浮游動物性餌料達到高峯時,及時投放魚種,以後隨着魚體的長大和水位的升高,要適時、適量追加有機肥。 [1] 
  • 苗種放養
魚苗放養密度一般為5000-7000尾/畝;攀鱸適宜單養或與濾食性、草食性的種類混養,不宜與雜食性和肉食性的種類混養。魚苗可以是當年繁殖的,入池前先在育苗池經標粗培育至3釐米時再開始成魚養殖。 [1] 
  • 飼料及投餵
攀鱸的商品魚養殖,初期馴化是關鍵。飼養前期應以動物性餌料為主,佔總投餵量的50%左右;中、後期要加大全價配合顆粒飼料的投餵,而減少動物性飼料的投餵,並最終完全投餵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的蛋白質含量要達到30%以上,營養平衡而全面,且動物性成分要保證。投餌率3-5%,按“四定”原則分早、晚2次投餵。每15-20天抽樣測量魚體生長情況1次,並結合測量情況調整投餌量。 [1] 
  • 水質管理
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水質的調節。隨着魚體的生長,投餌量的增加,應根據天氣及水質情況及時更換新水,每次換水量要超過池塘總水量的30%,整個飼養過程中,要保持水體的pH在6.5-8,氨氮濃度低於0.5毫克/升,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在高密度飼養後期,池塘每天都要注入新水,防止水質惡化。 [1] 
病害防治工作也是飼養期間的重要工作,重點是要注意防治爛腮病、爛尾病、赤皮病、出血病和腸炎病等。 [1] 

攀鱸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無危(LC)。 [3] 

攀鱸主要價值

為熱帶、亞熱帶淡水經濟魚類,經人工馴化後可以進行多種方式的人工養殖生產,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1] 

攀鱸物種危害

攀鱸超強的生存能力和遷移性使它成為淡水養殖業的危害,如會捕食水產動物和傳播疾病等 。因為攀鱸習性兇猛,攝食量大,會捕食大量的主養經濟品種;其次,攀鱸在養殖區池塘裏經常從一個池塘爬到另外一個池塘,部分發病蝦池的病原隨着攀鱸的移動大肆傳播,導致疾病高發。 [6] 

攀鱸防治方法

在水產養殖場中,人們通常採用藥物、調節水體pH值、人工捕撈等方式來預防攀鱸對經濟魚類的危害。如在蝦苗放養前使用生石灰、“精博清塘劑”、“清塘盡”或“精博殺魚螺”徹底清塘,殺死藏在泥土中的攀鱸;放養蝦苗後發現池塘中有攀鱸,使用“精博殺魚螺”或魚藤酮製劑,殺滅攀鱸。龜殼攀鱸喜歡弱酸性軟水,適宜pH 5.5-6.5之間,如將水質調節至pH8.0以上,則能大幅降低池塘中攀鱸的存量。 [6] 

攀鱸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攀鱸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33 千卡
蛋白質 17.2 g
脂肪 7.1 g
水分 75 g
碳水化合物 0.1 g
灰分 0.9 g
161 mg
64 mg
2.5 mg
維生素A 1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3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18 mg
煙酸(煙酰胺) 2.6 mg
展開
參考資料
  • 1.    唐建清主編,鱸魚養殖一月通,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5,第93-95頁
  • 2.    Anabas testudineus Bloch, 1792  .biolib[引用日期2020-04-21]
  • 3.    Anabas testudineu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4-21]
  • 4.    雷炳新.會爬樹的魚[J].初中生學習(低),2016,(第3期):17
  • 5.    龜殼攀鱸 Anabas testudineus (Bloch, 1792)  .香港魚類學會[引用日期2013-08-05]
  • 6.    謝俊,謝麗玲,張振霞,鄒湘輝,查廣才,朱興彪,鄭玉忠.龜殼攀鱸的基本特徵及其生態毒理學研究進展[J].漁業信息與戰略,2015,(第2期):106-111
  • 7.    攀鱸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4]
  • 8.    於川編著,水箱裏的主角 觀賞魚,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6.04,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