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龔雋

鎖定
龔雋,男 ,1964年生,江西南昌人, 2002年調任中山大學哲學系,任中山大學比較宗教研究所教授,副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2002-2003年度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 [1] 
中文名
龔雋
出生地
江西南昌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中國哲學史
任職院校
中山大學

龔雋人物經歷

龔雋教育經歷

198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圖書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7年就讀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主攻中國哲學史方向,
1990年畢業並獲哲學碩士學位,
1990年就讀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師從蕭蓵父教授,主攻中國哲學史方向,
1993年畢業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 

龔雋工作經歷

1993年至2001年,就職於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哲學研究所,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所長,
2002年調任中山大學哲學系,任中山大學比較宗教研究所教授,副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1] 

龔雋兼任職務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部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基地”外聘研究員,
《新史學》(中華書局)學術編委,
《漢語佛學評論》(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 [1] 

龔雋研究方向

中國佛教思想史、比較宗教學及中國哲學史。 [1] 

龔雋主要貢獻

《新史學》(中華書局)學術編委,《漢語佛學評論》(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
龔雋教授主要從事中國佛教思想史、比較宗教學及中國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近年已發表的主要著、譯作品有:
中國禪學研究入門》(與陳繼東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禪史鈎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三聯書店,2006年版);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4張)
《修剪菩提樹——“批判佛教”的風暴》(多人合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禪學發微——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史研究》(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2002年版);
《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修訂版)(“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31輯,台灣佛光出版社,2001版);
《佛:覺悟與迷情》(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版)。
編輯《學術思想評論》第六、第七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另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世界哲學》、《宗教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於國內刊物發表的主要有:
唐宋《圓覺經》疏之研究:以華嚴、天台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11/2);
走出舊有研究的思考惰性(《中國哲學史》2010/ 02);
從智顗 、知禮對《觀音菩薩普門品》的詮釋看天台宗的解經學(《哲學研究》2008/04);宋明楞嚴學與中國佛教的正統性——以華嚴、天台《楞嚴經》疏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8/03);
再論初期禪史中的頓漸(《學術研究》2006/11);
再論中國哲學史作為“學科”的合法性危機與意義(《哲學研究》2005/08);
梁譯《大乘起信論》的本覺論思想分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5);
北宋天台宗對《大乘起信論》與《十不二門》的詮釋與論爭(《中國哲學史》2005/03);
歐陽竟無與“人間佛教”之比較——從佛教與政治、佛教研究法兩方面看(《江西社會科學》2004/05);
“反抗的現代性”:二十世紀的日本禪、京都學派與民族主義(《世界哲學》2004/02);
在自由與規範之間——略論中國禪的“遊戲三昧”及其與律制的關係(《哲學研究》2003/09);歐陽竟無思想中的三個論題(《哲學研究》1999/12);
嚴於染淨真俗之界:歐陽竟無思想三論(《佛學研究》1999/00);
哲學史研究中的有效解釋及規則(《哲學動態》1998/08);
曹溪禪學典據考釋——從《大乘起信論》看曹溪禪學的形成與開展(《中國哲學史》1998/02);
近代佛學從經世到學術的命運走向(《哲學研究》1997/05);
人生天地有形間——現代中國社會對合理性的期望及其意義代價(《開放時代》1997/01);
早期佛道異同論(《江西社會科學》1996/08);
文化中心意識及其他(《開放時代》1996/05);
禪慧與儒境──白沙心學的持養與境界論(《中國文化》1996/01);道德文明與道德理性(《哲學動態》1995/09);
安身立命有新篇——評《仁山智水論人生——中國傳統人生論述評》一書(《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03);
現代嶺南文化的定位與走向(《開放時代》1995/03);
儒釋之間——略論陳白沙哲學的工夫論(《中國文化研究》1995/02);
近代中國科學主義的誤區(《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04);
《肇論》思想新釋(《人文雜誌》1993/05);
“理事無礙”與“虛心玄鑑”——中國傳統哲學本體論、方法論新詮(《江西社會科學》1993/02);
超越名言 感而遂通——走出西方科學方法的困境(《周易研究》1993/01);
論僧肇(《宗教學研究》1992/Z2);
從哲學本體論、方法論看中國哲學的現代意義(《社會科學家》1992/06)
於港台、國外刊物發表的主要有:
唸佛禪——一種思想史的讀解(《普門學報》第七期,2002年1月);
作為思想史的禪學寫作——以漢語語境禪學研究為中心的方法論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7月)。
參考資料
  • 1.    龔雋  .中山大學哲學系[引用日期201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