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龔向陽

鎖定
龔向陽,男,漢族,1963年3月生。雙峯縣永豐鎮人,民主黨派成員,中國電信雙峯縣分公司員工。期間曾任婁底公共頻道記者,現兼雙峯網編輯。
龔向陽業餘從事攝影創作10餘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函授大專畢業。現系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湖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婁底市攝影家協會理事,雙峯縣第六、七屆政協委員、文聯委員。
中文名
龔向陽
別    名
向陽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雙峯縣永豐鎮
性    別

龔向陽人物介紹

龔向陽 龔向陽
龔向陽,男,漢族,1963年3月生,雙峯縣永豐鎮人,民主黨派成員,中國電信雙峯縣分公司員工。期間曾任婁底公共頻道記者,現兼雙峯網編輯。
龔向陽業餘從事攝影創作10餘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函授大專畢業。現系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湖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婁底市攝影家協會理事,雙峯縣第六、七屆政協委員、文聯委員。

龔向陽個人履歷

龔向陽在富厚堂 龔向陽在富厚堂
1986年開始攝影創作和紀實文學寫作,先後共發表“慰安婦” 系列、流浪兒系列等社會紀實新聞近10萬字,發表、展出攝影作品200多幅(次),其中《日暮催人歸》獲全省第10屆攝影藝術展優秀獎;《老宅新月》獲第全省第二屆樂凱杯攝影比賽彩色組三等獎、《追日》先後獲全省第11屆攝影藝術展銅獎、全省郵電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展一等獎、全市“五個一工程”獎、全國五一文化獎提名等20餘個獎項;歷時四年跟蹤拍攝的紀實攝影組圖《一位韓國慰安婦的最後歲月》先後在《南方週末》發表,並獲文化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中華當代藝術家作品展”三等獎。
1995年12月被湖南省攝影家協會吸收入會,1996年10月當選婁底地區攝影家協會理事,1997年5月以攝影家身份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1999年9月擔任婁底市國慶50週年美術、攝影、書法聯展攝影類評委。
1998-2000年間主拍了《雙峯風光》明信片、大型外宣畫冊《中國·婁底》雙峯圖片。2003年開始紀錄片創作,2006年,紀錄片提案《舞台》入圍上海文廣傳媒紀實頻道“真實中國·導演計劃”。歷時三年拍攝的紀錄片《印馬渡》,2007年9月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2007國際紀錄片選片會”年度優秀紀錄片獎;10月在第50屆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中國日”上映;與央視的《大國崛起》等三國五部影片同獲2007(第九屆)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人文類紀錄片評委特別獎提名獎,12月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展映。2008年3月,《印馬渡》被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收藏,5月,入選紐約第四屆REEL CHINA當代中國紀錄片雙年展。

龔向陽成就榮譽

作為一名民主黨派成員、政協委員,龔向陽還積極參政議政,多次參與專題調研並撰寫調研論文、報告和提案。2007年5月被縣委統戰部向市委統戰部推薦為黨外知識分子代表人物。
2008年4月,被省人事廳、農工民主黨湖南省委代表省人民政府授予二等功,以表彰他多年來在參政議政和文藝創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龔向陽獲獎情況

2008年5月,中國農工民主黨湖南省委向雙峯電信員工龔向陽頒發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省人事廳、農工省委授予的二等功證書,以表彰他多年來在參政議政和文藝創作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績。
龔向陽是中國電信雙峯分公司員工,業餘從事攝影創作10餘年,1997年5月以攝影家身份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現系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湖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婁底市攝影家協會理事、雙峯縣第六、七屆政協委員、文聯委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龔向陽積極參政議政,多次參與專題調研並撰寫調研報告和提案。
在創作上,他先後獲全國五一文化獎、省攝影展銅獎、市五個一工程獎等20餘個獎項。2003年開始紀錄片創作,2006年紀錄片提案《舞台》入圍上海文廣傳媒紀實頻道“真實中國·導演計劃”。拍攝歷時3年的紀錄片印馬渡》,2007年9月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2007國際紀錄片選片會”年度優秀紀錄片獎;10月在第50屆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中國日”上映;獲2007(第九屆)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獎人文類紀錄片評委特別提名獎。 今年3月,《印馬渡》被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收藏。《印馬渡》這一系列的展映和獲獎,標誌着湖南的獨立電影開始走上國際影壇。 [1] 
本次立功人員中,絕大多數是省內專家、教授,龔向陽是唯一的普通國企員工。

龔向陽作品摘選

印馬渡(紀錄片劇本)
2006年6月12日傍晚,《印馬渡》的主人公、11歲的宋德義在替父親擺渡時,不幸落水身亡,到今天已整整兩年。現特發影片劇本,以志紀念。
《印馬渡》劇照 《印馬渡》劇照
——作者
犁頭嘴渡口。鏡頭從荒草叢生的河岸,搖過空曠的河面,定在對岸破舊的廠房;渡口碼頭一棵小樹旁,古老的渡船停泊在岸邊;寫有“民間渡船牌”字樣的木牌旁,老渡工在吸煙;船艙內的生活陳設;過河人走下石階,登上渡船;抱小孩的男子;擺渡的渡工;船槳在水中划動;蒿草叢前,渡船在行駛;渡船靠岸,過河人上下船;從鋼索搖至行進的木渡船;魚網作前景的河面,渡船在行駛;河邊廢棄的木渡船;剪報《童年的渡船》特寫(以上畫面處理成黑白影像及邊緣虛化)。畫面淡出。
旁白:小時候,父親在郊外的酒廠上班,我經常去那裏玩。工廠門前有一條大河,河邊是一個叫犁頭嘴的渡口,擺渡人是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妻,他們帶着一個七、八歲的兒子住在船上。後來,在一個初夏大雨後的深夜,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將渡船和船上熟睡的一家三口吞沒了。從此,這裏便沒有了渡船。那年,我10歲。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渡船就是一個家。
鋼索、滑輪搖至河中紅色的鐵渡船。渡工宋竹初(以下簡稱“父親”)在船上搓洗塑料桶裏的衣服,他的兒子宋德義(以下簡稱“兒子”)坐在船艙門口的小桌旁寫字;父親站在船舷邊彎腰在河水中漂洗衣服,兒子繼續寫字;父親持蒿撐船,渡船靠岸,過河人上船(父子倆出場時分別打上字幕:“渡工宋竹初50歲”、“宋竹初之子 宋德義 9歲”)。
前景:寫有“印馬渡”字樣的水泥路牌,遠處的河面上,紅渡船駛來。鏡頭推至路牌消失,路牌剛消失在畫面外時,推出片名(用兒子拉繩駕船那條。片名字體用粗黑體,豎式)。畫面淡出。
旁白:30年後的一個秋日,在犁頭嘴的下游,我發現了又一個安在渡船上的家。只不過這個家只有兩口人,是一對父子,兒子是一個半啞的弱智孩子。那隻渡船也不是當年那種木船了,而是一隻鐵船。
這個渡口,名叫印馬渡。
蘆葦叢前,渡船在行駛。疊字幕:
2004年秋 湘中 測水
渡船靠岸,一男一女各挑着一擔穀子上船,婦女放下擔子,走到艙門口坐下;父親在船頭撐船離岸(前兩條鏡頭轉場時用半透明字體在屏幕右上角打出本章節標題,笫一條鏡頭末一秒、笫二條鏡頭前兩秒,共保留三秒。下同。)。
兒子坐在艙門口朝船頭喊:“爸爸,來呀…來呀…”婦女問:“你媽媽呢?你要媽媽不嘍?光喊爸爸、爸爸。”兒子玩着手裏的打火機,沒有反應。婦女:“不要媽媽啊?”兒子小聲應道:“嗯。”婦女:“到媽媽那裏去玩下子嘛,看她有零食給你吃沒有。”兒子無反應。婦女:“冒得啊?”
參考資料